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退下,让朕来 > 第1266章 一战定西南(三)

退下,让朕来 第1266章 一战定西南(三)

作者:油爆香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22 来源:泡书吧

清水庵修建在边郊半山腰。

起初只是一座藏在掩映山林间的荒废庵堂,之后被崔氏老太君买下修缮,用来修行与收养无家可归的妇孺弃婴。一些宵小之徒一度以为清水庵是那种白日虔诚礼佛,晚上与人谈论风月的野庵,视庵中比丘尼为从事风月的野庵姑子,居然半夜三更上山侵扰。

为了让岳母安心修行,崔止派人看护。

不过他很快就知道自己多此一举。

他这位吃斋念佛的岳母有的是凌厉手段。

抓住试图翻墙轻薄比丘尼的宵小之徒,命人上刑搞成残废丢出庵堂。岁月在五官雕琢的痕迹并未让岳母慈眉善目几分,斜睨地上几人仿佛在看几团会呼吸的烂肉:【尔等该庆幸遇见现在的贫尼,若再早个一二十年,必叫你们五马分尸、凌迟三万六千片!】

几次下来,天清郡都知道此地有一座罗刹坐镇的庵堂,附近那些走投无路的妇人来投奔,她们的夫家娘家也都要掂量一下能不能惹,再无蠢货敢去打扰一众比丘尼清修。

清水庵几乎不招待男客。

之所以说是几乎,那是因为崔麋和崔熊幼时去看外祖母会小住几日。不过,他们长到少年身量的时候,便不再去了,每次过来都是在山脚小宅与外祖母见面,共聚天伦。

即便是崔止这女婿,拢共也就上山三回,每次还都是在清水庵外一里处的香客茶肆等待。第四次踏上上山这条路,连天摧地塌都不能让他失态的人,这会儿却失了力气。

山道脚印凌乱,入眼皆是枯枝败叶。

继续沿着山路往山上走。

必经之路被截断,简陋拒马桩拦住去路。

崔止敏锐注意到暗中有对准他要害的弓箭,他抬手命令随从停下:“崔氏崔至善,请好汉出来一见,吾等并无恶意,此行是为接山中清修的女眷下山归家,恳请通融。”

听到“崔氏”二字,远处隐有骚动。

不多时,从地下、树后、石旁冒出十几颗脑袋,小心观察,确定崔止没有僭越强攻才派主事出来跟崔止交涉。主事有些迟疑地打量崔止模样,试探:“你是……姑爷?”

凑巧,主事是崔止小舅子家中管事。

因为崔止甚少出面,管事只见过他几次。

不太确定,再仔细认认。

崔止勉强松了口气。

既然是小舅子的人扼守此处,山上的岳母应该无事。管事也将悬着的心放回原处,回首招呼其他人将拒马桩搬开。崔止让一半随从留在原地帮忙防守,剩下的人带上山。

路上跟管事打听情况。

主要还是在骂自家小舅子。

不是早就吩咐他要见机行事,一有不好就带着家眷投奔自己或者崔氏大宅?外头再怎么惊涛骇浪,自己总能护住他们周全。崔止对外人都极少说重话,更别说是自家人。

可见他这次是动了真火!

管事忍不住替自家家长叫屈。

并非不想走,而是实在是走不了。

官府派人把守各处要道,不管是谁都不能离开,家长只能走官府的门路,只是结果还没下来,庵堂新收留的女子身上突然发病。她们身上带着疫气又感染了数人,短短两天时间倒下了十几人,剩下的比丘尼也心下惶惶。

发病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此刻弃之不理,她们死路一条。

“怎会有这么多人感染瘟疫?”

管事压低声音:“年初情况不好,许多人家一天吃不上一顿,庵堂主持让人布施斋饭足足两月,之后庵堂也没了余粮,不得不停下,但庶民却将家中累赘都丢了过来。”

庵堂人多口杂,瘟疫就是那时混进来的。

以主持脾性不可能抛下这些人不管。

感染瘟疫的人虽多,但庵堂储备的药草不少,勉强能撑住。情况刚有好转,山下又发生什么邪教徒暴动,到处烧杀劫掠。管事心有余悸道:“听说官府也被他们砸了。”

崔止又问起小舅子一家。

“主母和诸位郎君娘子一并送到安全地方,家长不放心老太君,带人折返回来守着庵堂……”管事疲累苍老的声音添了点儿不易察觉的哽咽,崔止想到山脚下的布置,不由自主勒紧了缰绳,不祥预感如厉鬼纠缠在他心头。

“主持如何了?”

“四日前圆寂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砸到他头上。

耳畔嗡鸣不断,他险些没听到管事说崔徽赶在最后见到主持最后一面。说话间,视线中也出现一派萧条的清水庵,侧殿被布置成了简陋灵堂。崔止一个踉跄,险些被门槛绊倒,撑着门框才站稳。崔徽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不该出现的人,麻木眼底浮现诧异。

“克五……”

他唇瓣翕动,吐出两字。

崔徽披麻戴孝替生母守灵。

她这几天心绪平复许多,连崔止跪在自己身侧都没阻拦:“你怎么会跑到这里?”

“收到消息说天清郡被围,担心你与母亲……母亲为何会圆寂?是因为疫病?”崔止忍不住问岳母的死因。他刚刚跟管事打听,对方也是含糊不清,崔止只能来问崔徽。

他设想过许多可能。

也许是病故,也许是大限到了……

“母亲被人歹人所杀。”

崔止猛地看了过来。

“歹人在何处?”

崔徽麻木无神的眸子涌出晶莹热泪:“暴徒听说庵堂此前布施斋饭两月,收留诸多难民,便以为庵中有余粮,也有浑水摸鱼的匪徒盯上庵中收留的女眷,带人来洗劫。”

作为主持的母亲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搜光庵中上下也只弄到一点粮,顿时恼羞成怒,欲杀人泄愤。母亲出面阻拦,匪首诧异这个老尼姑居然有着不错的身手,几个回合下来也没能杀了对方,再加上身边有人受过清水庵一饭之恩,担心大开杀戒会惹众怒,便想了个折中法子:【老子没念过书,不认得几个大字,却也听说过你们这些秃驴念叨什么佛祖割肉饲鹰……嘿嘿嘿,不如这样吧,你若是自裁于此,老子就放过这里所有人……】

主持自然不会答应。

双方冲突,主持为护弟子被伤了要害。

庵堂一众弟子看到主持受伤,奋力抵抗,一直撑到山下曾受庵堂照拂的村民赶来相助。这些匪徒本就是乌合之众,仗着人数才作威作福,看到这个架势也打起了退堂鼓。

主持受伤过重,撑了两天等到崔徽。

匆匆交代遗言便去了。

临终之前也不忘安慰女儿,说自己这算是喜丧:【……你阿祖两代人干的都是打家劫舍的活儿,为娘也染了不该染的血,这条命早该被天收了……能活到这把年岁,子孙绕膝享天伦之乐……呵呵呵,那也是上天不长眼……】

土匪就是土匪。

从无正义还是不正义之说。

她自小在匪寨长大,能知道什么好坏?

她年轻的时候跟着她父亲也杀了许多人,这些人里面有不无辜的,也有无辜的。她当时不觉得如何,但等金盆洗手,自己也成家有了子女,那些看似寻常的画面变成了午夜梦回纠缠她的梦魇。一边侥幸自己会是例外,一边忐忑冥冥之中会有报应。日子一晃就晃到女儿长大,她几乎要忘掉恐惧的时候,匪寨上下被焚尽,儿女跟着她颠沛流离。

是报应。

她这种人就不该善终。

憎恨崔孝欺瞒害死全寨的时候,她何尝不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女儿的不幸,寨中叔伯婶娘的死,何尝不是当年杀戮的报应?她应该以死谢罪,但又放不下她一双儿女。

看着儿女成家,孙辈一个个降生,久违的恐惧又侵占她每个噩梦。她努力吃斋念佛,努力做善事,只希望抵消哪怕一点点罪孽,让子孙后代能顺遂平安一生。看着女儿女婿和离,女儿孤身一人在外流浪,心中悔恨更深。

这种念头缠得她无法解脱。

是她当年创下的恶报才让子孙不幸。

崔徽没想到母亲心中郁结这么深,这么多年都不曾释怀。不,至少临终前释怀了。

庵堂虽有死伤,在她拼死之下保住了大半,崔徽调来的药材能挽救更多人性命,这些多多少少能让她对当年血债释怀。崔徽还在母亲耳畔一遍遍呢喃保证:【这些够了,这些绝对够洗清咱们家的罪孽。若不够,女儿后半生也会攒够……女儿一代人不够,咱们还有孙辈,未来会有曾孙……子子孙孙总能偿还干净。】

崔徽这么说不过是想母亲走得安心一些。

“至善,这批药材你……”

“留着吧,母亲灵前说这些作甚。”

崔徽紧抿着唇。

她调走药材不算小事,崔止跟她争吵也是正常的,如今却一语不发,反倒让她无所适从。崔止命人取来笔墨书简和女婿孝服:“除了这些,母亲临终前还有其他交代?”

崔徽道:“还有就是一些叮嘱。”

不外乎是一些平平安安的祝福。

几乎每个人都照顾到了。

包括她那个父亲。

守灵一整日,崔徽让崔止多少吃点儿,夫妻二人坐在侧殿门外相顾无言。崔徽心中酝酿了许多话,最后只剩干巴巴的两句:“战事要紧,你作为国主重臣岂能在外逗留?你留点儿人下来就行,这里有我盯着……耽搁久了,对你,对崔氏……都不太好……”

崔止将抄好的经文一篇篇烧了。

“不好就不好吧。”

这话让崔徽怀疑身侧男人是假的。

她做梦都没想到这会是崔止亲口说的话。

崔止似乎看不到她脸上的错愕:“听到消息的时候,我满心满眼担心你遭遇不测,药材没了就没了,家大业大还能再筹……你要是没了,我还能找岳父岳母再要一个?”

崔徽眼神像是见了鬼:“崔至善?”

别不是什么人伪装骗她的吧?

崔止看着炭盆中静静燃烧的书简经文,似在呢喃,又似跟崔徽说:“就这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