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退下,让朕来 > 第1315章 吃谁的饭?(中)

退下,让朕来 第1315章 吃谁的饭?(中)

作者:油爆香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22 来源:泡书吧

“崔郎这话未免过于轻佻了。”

栾信反应慢一拍,伸手拦在苗讷身前。

靠气味认出苗讷就是游宝,乍一看是没什么,顶多说一句崔熊嗅觉好、记性好,但要鸡蛋挑骨头也能说他举止轻浮。未婚男女得接触多频繁亲密才能深深记得对方气味?

哪怕二人发乎情止乎礼,但在外人听来却不是这么回事。栾信的脸色不太妙,语气也多了几分冷淡:“崔氏乃是西南大族,想来家教不会差,若是再有第二次,栾某也不介意舍了脸面,跟你外祖你父亲好好谈一谈此事。”

崔熊小脸发白。

似乎没想到还会有拦路虎。

“不知栾公如何称呼?”

崔氏情报有涉及康国王庭几个重臣的相貌特征,即便画像辨识度不高,也能凭着独一无二的文心花押将人对号入座。栾信虽为吏部尚书,六部之首,但存在感却不咋高。

据传言,此人温润敦厚,平易近人,是康国朝臣中为数不多的和善人。自己跟他无冤无仇也无交集,为何一见面就对自己生意见?

思来想去也只能是因为“游宝”了。

栾信道:“希敏是我学生。”

这个答案让崔熊眼前一黑又一黑。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徒关系在当下仅次于血缘关系。在栾信跟前放肆,这跟直接得罪“游宝”生父有什么区别?崔熊也没有犟嘴辩解,只是拱手行礼,乖巧道:“晚辈崔熊,见过栾师。”

他顺杆子往上爬,这下轮到栾信不舒坦。

“别乱喊,你我能有什么关系?栾某哪有资格让崔氏长公子喊一声‘栾师’?”栾信不客气地直言拒绝。他说话腔调四平八稳,不紧不慢,隐约带给人极大的心理压力。

至少崔熊后背已经冒出了一片汗水,紧张与忐忑全部掩盖在日积月累的平静之下。

他紧张到眼前发黑:“晚辈与高足有数年婚约,平日相处发乎情止乎礼,并无任何僭越之举,更无轻佻怠慢之意。她此前……跟晚辈不告而别,失踪离开两月有余,晚辈无一刻不挂念。不曾想会在此地骤然相见,这才激动之下情难自抑,还请栾公明察。”

栾信忽略大段大段发言。

他只在乎一件事情。

“跟你有婚约的人是游氏。”

崔熊的天是塌了又塌,整个人僵硬。

栾信继续道:“崔郎这是拿我取笑吗?即便栾某甚少在外走动,也知道希敏出身西北小族苗氏,更是家道中落多年的寒门小户,应该是不大可能与崔氏长公子定亲的。”

未婚妻失踪就去找。

杵在这里讨什么嫌恶?

栾信说罢,挥袖示意苗讷跟上自己,师徒二人径直从崔熊身边走过,一点儿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崔熊微咬着唇,乌黑水润的眸子可怜巴巴对上苗讷眼,后者似被灼烧一般猛地避开。苗讷垂下头,手指抓着衣摆,小步疾行,仿佛身后有豺狼虎豹在追着自己。

彻底离开崔熊的视线范围,她仍有种有人用炽热眼神锁定她背影的错觉。回过神,差点撞上不知何时停下脚步的栾信:“栾师?”

栾信道:“别心软。”

对待感情中的男人不用心软。

因为无法判断对方是真的可怜,还是伪装可怜,将示弱可怜当做攻城略地的武器。

栾信几乎可以肯定,苗讷在崔熊说出那句“三年了,你什么气味我认得出”的时候,不仅被感动了,心也动摇了。谁都希望自己对他人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

苗讷脸上不太明显的红晕缓慢退去。

她道:“我知道。”

语气听着很是复杂。

近三年的欺瞒,她并无任何心理负担。

对她来说卧底就是办公,做好分内之事就是天经地义,阻碍她卧底的就是绊脚石。

崔熊不是绊脚石,但也是公事一份子。

对待公事,干砸了才要反省。

完美完成任务,她哪用得着愧疚?

崔熊碰见自己是他倒霉,期间对自己动心是错上加错,明知真相还不改心意,那就是他自讨苦吃。只是,苗讷也没想到这么快又碰上崔熊,自己连心情都都没收拾好呢。

栾信提醒她:“你要耐得住性子。”

这话倒是让苗讷不明白了。

见她眼神带着明显询问,栾信慢吞吞道:“崔熊眼下还不是真正的自己人,在西南彻底纳入王庭掌控之前,他代表着崔氏,崔氏代表着西南士族的利益,博弈没结束。”

这种时候投入感情容易惹一身骚。

“倒不如等事态明朗,再考虑其他。”

期间也能看看崔熊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真情还是假意,他不可能一直都没破绽。

“听栾师的意思,不是很嫌他?”

栾信刚才那几句话一点儿没有客气。

“为什么要嫌?只要你找的人不是顾望潮之流,他叫崔熊还是叫崔狼都行,只要是你满意的。”说良心话,栾信还是挺满意崔熊。

这种满意仅限于崔熊的出身家庭。

露水姻缘只用看男女的脸和身体,俊美康健即可。兴起而行,兴尽而止,但若要考虑更长远的婚姻就不得不看对方的家庭背景。西南崔氏有家底,崔熊的外祖崔孝在朝中也有底蕴,崔熊作为这一代的长子长孙,有钱有权还有名望,能为子孙后代省多少辛苦?

子孙天赋还要看运气。

但父辈祖辈底蕴是真的底蕴。

这些话,栾信并未跟苗讷直言,想来她心里也清楚。苗讷不是养在闺中不谙世事的懵懂贵女,人家有勇气在学业势头一片大好的时候权衡利弊,果断肄业闯荡江湖,行为鲁莽却也不能说她错。在外多年还能安然无恙,攒下的阅历见识玩一个崔熊还不简单?

只要选择出发点都是为自己、为前程,就算吃亏也吃亏不到哪里去,怕就怕习惯性为他人着想,不分身份不分场合地同情心泛滥,例如“他好可怜,离了我就不行啊”。

旁人死活重要,还是自己幸福重要?

苗讷心虚摸了摸鼻子,将话题从自己身上挪开:“栾师为何这般厌恶顾御史啊?”

这种嫌弃完全不加掩饰,也不考虑给同僚面子。背着顾池这么说,当着顾池的面也敢这么说。苗讷还以为官场老油条人均笑面虎,就算背地里恨不得将对方千刀万剐,明面上仍会笑脸相迎,更别说顾池还是御史大夫啊,御史台一把手,任务就是纠察上下、弹劾官员、肃正纲纪,吏部虽为六部之首也受其监管。

这么明着得罪不好吧?

栾信言简意赅道:“有私仇。”

苗讷记在心上。

能让吏部头子跟御史台头子不对付这么多年,这私仇估计不小。她不意外康国臣工之间有私仇,惊讶的是结仇多年两个都还活着。

想到这里头更大了。

崔熊的外祖崔孝跟御史大夫顾池一个阵营的,二人配合默契就只差穿一条犊鼻裈。自己作为吏部尚书门生要是跟崔熊破冰了,这不是让老师为难?苗讷的心思百转千回。

被崔熊那句话撩拨的心湖再度平静下来。

私情先搁置一边,日后再说吧。

如沈棠最初预料那般,崔熊此行另有目的,遇见苗讷是意外之喜,却也没有因为她而忘记正事。除了第一日见到沈棠,其余时间他像是被沈棠遗忘到了脑后,并未召见。

如此冷待也不见他烦躁。

“年纪虽轻,却很沉得住气,似有备而来。处理不当,怕是要被咬下一大块肉。”

沈棠一边死死盯着荀贞上奏的折子,一边揉着太阳穴缓解胀疼。她现在最怕看到荀贞署名的折子,不,准确来说是户部的折子都不想看到。她不用打开就知道里面不是哭穷就是希望削减来年预算的,大家勒紧裤腰带,再不就是委婉暗示别跟户部要钱了啊。

户部留下的一笔预算有大用,不能挪。

除了户部,其次就是武将的折子。

阵亡士兵的抚恤,立功兵将的嘉奖,巴拉巴拉一大堆……压台需求就是希望来年军需预算希望能提高,最后一点最重要!康国吞并整个西南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各地要设立折冲府,要招兵买马,想要练出精锐之师要砸钱,军费最少最少也要翻个一倍吧?

户部怎么能连这么小的正常诉求都驳斥?

国库是没钱了吗?

委屈之情都能透过文字溢出来。

他们委屈,户部这边更委屈,又不是说国库有钱就能随便乱用,偌大康国也不是只有他们武将等着花钱,多少地方嗷嗷待哺呢?钱就这么多,户部的职责就是让所有人都勉强吃半饱,而不是让一方吃饱了,其他人都饿死。

武将这边又有意见了。

怎么,他们打仗这么多战利品呢?

这些不都是钱?

谁知户部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扯天扯地就是不扯钱。两拨人隔空骂得激烈,一些用词连沈棠都能大开眼界。这也苦了她,这阵子一宿宿失眠,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沈棠太阳穴突突得疼。

这世上要是有第二个即墨秋就好了。

“他哪里有这个本事?”沈棠眉眼间噙着愁,看得苗讷心中生堵,连带着对崔熊也有意见,“主上多年来纵横四境,如今君臣一心,一切皆顺,不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沈棠:“……”

她似笑非笑,无奈看着苗讷。

苗讷被她盯了几秒,蓦地反应过来。

跟着前任戚国国主太久了,天天换着花样给对方拍马屁,不知不觉养成了习惯,开口就是奉承阿谀。好话谁都想听,但要是被好话吹捧得忘乎所以,狂妄自大,那就是**裸的捧杀了。苗讷正不知如何收场,沈棠倏忽探手捏她的脸:“嘴巴抹了蜜是吧?”

苗讷声如蚊讷:“也是肺腑之言。”

眼下确实是局势大好。

她想要动崔氏太简单了,都不需要重兵压境,只需点一支兵马就能将人三族都埋进地里。什么顾忌,什么忌惮,什么权衡利弊?

主上需要世家,偌大王庭离了世家便无法安全运转,这时的世家才有谈判的筹码。

崔氏手中的筹码显然还没达到这个程度。

筹码不足便意味着可以被宰割。

崔熊如何能从她口中咬下一块肉?

这不是天方夜谭???

沈棠道:“是钱,是税。”

康国目前正是缺钱的时候。

沈棠揉摁着发胀的额头,叹气道:“世家门阀也好,军阀豪族也罢,为何能动辄调动诸多兵马?有句俗话说得好,有奶就是娘,养兵马的钱是谁出的,谁就有话语权。”

私属部曲也就是小打小闹,数百上千规模只能在小范围称王称霸,但要是将舞台放大再放大,对手的兵力规模达到了“万”为单位,这点私属部曲给人塞牙缝都不够的。

“此前西南地界混乱,各地税目不明,十个能有九个亏,还有一个是连年亏,莫说是收归王庭了,年年跟王庭哭诉天灾**,恳请免去上缴的税。你猜这里头多少是,多少是假?”收上来的税大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上缴给王庭,一部分留下来维持治理。

存留比例越来越高。

这里头又有多少没出现在账面上的?

王庭也不想吃亏,干脆就减了某些支出。

“士兵吃谁的饭,就给谁卖命。”

当地方存留比例过高,高到能养兵,士兵吃的当然是地方的饭,跟随将领或是本地高官。高官又多出身本地豪族,稳稳把控这环就能从中牟利。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

对这部分动刀就是直接砍人家的大动脉。

尴尬的是西南这边亏空太大,康国现在的财政也不健康。王庭要是降低本地存留比例,也行,本地的亏空账目王庭来平。存留比例高,每年上缴给王庭的比例低一些,各地可以掏钱自负盈亏,王庭短期内的压力会大大减小,也不影响后续对中部用兵计划。

代价是什么?

代价是沈棠就无法彻底把控西南。

明面上她是王,背地里有无数土皇帝。

地方府兵也会与她离心。

西南疆域太大了,王庭顾不到每个角落,说不定要等到白蚁都掉下来才能发现房梁木柱已经被它们蚕食到摇摇欲坠。沈棠威势鼎盛之时,他们或许不敢做得太明显,但等沈棠年迈或者退位的时候呢?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

从康国这些年的发展就能看出来,只要时间能拉长,治地繁荣是必然的,至少比现在满目疮痍好得多。而康国目前的财政分配,王庭几乎能稳稳当当掐着各地最大命脉。

这显然跟崔氏背后的利益集团相悖。

谁也不想等着被投喂,听话就吃饱,不听话就被饿死。身负枷锁起舞,命不由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