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退下,让朕来 > 第312章 运动会项目(三)

退下,让朕来 第312章 运动会项目(三)

作者:油爆香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22 来源:泡书吧

“我没说浑话。”

沈棠拨开祈善的手。

神色带着几分小小的意外。

她道:“一看就知道元良不是当奸商的料!房地产可是割韭菜的超级大镰刀!不被它割过的韭菜那都不能算是正宗的韭菜!咱们花钱聘用庶民干活修建房屋,然后再将房屋卖给他们,将他们手中的钱赚回来,赚回来的钱再聘请他们继续干活……”

祈善:“……”

前面那几句他听得半懂不懂。

勉强连蒙带猜明白大致的含义。

后面的几句话就通俗易懂了。

乍一听似乎没什么毛病。。

不过,他们给庶民的薪水也只够庶民基础温饱,手中只剩一点儿余钱罢了。

按照主公的设想根本完不成。

除非他们给庶民开更高的薪酬。

一来这不现实,他们没有那么多钱粮;二来,人力价值是有限的,超出人力本身价位,会养成庶民懒怠、不事生产、不思耕作的坏习惯,破坏其他行业,其后患无穷矣。

祈善对此提出了异议。

希望能掐灭自家主公不显示的想法。

沈棠道:“我当然知道这些问题。”

庶民手中是没什么钱,赚的钱也不够,至少不够修缮新屋子,但他们可以低息放贷。好比先前低息抵押房贷给商贾、庶民,鼓励他们去外地进年货回来买卖一样。

祈善蹙眉。

这问题不是绕回来了?

他们手中没有这么多余钱。

沈棠见祈善还是没有get到自己的意思,叹气——不都说文心文士黑心狡猾吗?

元良这么老实,反倒衬得自己这个“黑心·房地产开发商·资本家”过于无耻。

“不需要那么多钱粮。”

“不需要?”

沈棠道:“对,假设——一户普通三口之家居住的屋子价值一千钱,庶民先付两百五十钱就可以住上新屋子。剩下七百五十钱分作几年、十几年还完,每个月挑选固定一日还钱。数额必须是他们努力工作就可以承担的,不影响温饱,这样如何?”

祈善顺着沈棠的提议往下想。

并不乐观:“庶民已经得到新屋子,又怎么会主动偿还剩下的七百五十钱?”

这种法子太容易出现坏账。

庶民若想赖账,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最重要的是,坏账的不会是一家一户, 而且每个月都要收账, 事务繁琐,也意味着每个月都可能存在拖欠、赖账的风险。

不说其他地方, 只说浮姑城这一块。

从月初催账到月末都能把人累死。

更遑论说几年、十几年了。

“在庶民偿还所有欠款前,这屋子还不是完全属于他们的。倘若这么低还是无法偿还或者恶意拖欠,治所有权将屋子收回来重新卖出去,所得欠款扣除庶民还未偿还的部分, 剩下的部分再还给庶民, 这不就行了?”

祈善问了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但主公有无想过——庶民手中莫说两百五十钱,便是五十钱都很难凑出来。”

效仿晏子修筑路寝以赈济灾民的法子才实施多久?饥民目前还要靠着每日结算的钱粮解决吃饭问题。再怎么省吃俭用,结余下来的储蓄还不足以维持几日温饱。

又怎么掏得出两百五十钱?

除非再给他们加薪。

然后问题就绕回了原点。

“哎,元良就是太老实了……”

祈·恶谋·善:“???”

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此生会跟这个词有关, 若让秦礼他们知道还不笑掉大牙了?

“咱们可以打条子。”

“打条子?”

沈棠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稀碎的纸条, 往上面戳了一个自己的文心花押印记,亮到祈善跟前,道:“就是这种条子,咱们就用一部分这种条子抵押一部分银钱。姑且称之为‘房条’?庶民通过劳作积攒这种条子, 多少条子就能换到多少价值的屋子……”

祈善默默思忖片刻。

“这不就相当于变相铸钱?”

沈棠道:“元良也可以这么认为。”

这种条子在其他地方没什么用途, 但在沈棠这里就是可以当作钱粮换取新屋子。沈棠可以用它们抵押一部分工钱,降低自己这边的经济压力,小范围代替金钱作用。

最重要的是,这些“钱”只在沈棠这里。

不会被庶民带去其他地方。

只要河尹境内的庶民不离开, 还在这片土地上勤劳干活, 沈棠手中的粮食能支撑聘用的庶民温饱,便能在河尹境内各处营造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兴盛表象。

越来越多的流民就会被吸引过来。

治下人多了, 他们创造的价值才会更多。待春耕种下种粮, 秋收获得新粮,沈棠手中的粮食就能继续支撑庶民忙碌下去。届时,外强中干的兴盛假象就会由假变真!

哎——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感谢联盟军各位盟友的“慷慨解囊”, 以及浮姑城七家地头蛇的丰厚家底,沈棠估摸着自己暗地里砸锅卖铁、咬咬牙, 完全能支撑到来年秋收。

若是再启用“房条”……

这个时间还能更加宽裕。

若是中途再去邻居吴贤那边苦苦穷, 打打秋风什么的, 即便来年秋收收成不理想也不会真正崩盘。只要能盘活河尹的经济,让其健康流动起来, 沈棠压力只会更小。

祈善道:“若有人造假……”

只要有利益就会有人提而走险。

“光是我的文心花押还不够吗?”

“自然是不够的。”不过相较于其他防伪手段,文心花押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若能遏制造假的“房条”, 此举可行。

沈棠脑中灵光一闪。

“可以再加防伪编号。”

每一张“房条”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一人的文心花押不行, 还可以再加其他人的。再不行, 咱们将一份‘房条’一分为二,弄成类似契卷形式……不过,若是这样的话,核对‘房条’就是个不小的工程。”

所谓的“契卷”就是带契约性质的文书玩意儿,作用与现代的发票、合同差不多,一般是一式两份或者一份分成两半,由两方保管。方便“售后”, 对物品“追根溯源”。

在一些还算太平的小国家,商贾贩卖商品就要给顾客一份“契卷”登记, 方便管理集市的小吏古来查账、纳税。商贾若是想逃税贪钱,数额大的,甚至可能俱五刑。

祈善认真思索了良久。

毋庸置疑的, 自家主公的点子有很大的可行性,也的确能减缓己方的财政压力。

不过,这个“房条”搞多少还是要慎重衡量, 庶民相信他们的郡守,它的价值又跟房子挂钩,一旦脱离这两点,这东西分文不值。

祈善揣着满腹心事。

走这条未知路,每步都要小心翼翼,谨慎再谨慎。若崩盘,后果不堪设想。

不同于祈善的愁眉苦脸,沈棠就显得“没心没肺”了,安顿好那头狡猾成精一般的山彘坐骑,在小吏盼星星盼月亮的目光下回到了工作岗位。天晓得小吏发现往日应该伏案忙碌的沈君不在,那种天塌了的心情——

自打沈君上任可没有一天迟到。

小吏都担心沈棠上班路上出意外了。

这段时间更是坐立难安。

“沈君,这是今日顾先生要用的。”小吏将需要核算统计的书简表格全部堆在沈棠桌案上,摞得老高老高,没一会儿又端来另外一摞,“……这是康先生要用的……”

“这是褚先生晌午要用的……”

“这是祈先……”

小吏一扭头便看到祈善就在身后。

他紧张得差点儿碰翻那四摞“高塔”。

祈善示意他下去忙自己的事情。

看着自家主公的矮个子险些被公务简书淹没,他的良心小小的苏醒了一瞬,但很快又冷硬下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历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看着今日要处理的工作量,沈棠瘪了瘪嘴:“元良啊,你觉得公西仇如何?”

跟他干仗比工作香。

沈·社畜·棠想念小伙伴了???

祈善淡淡道:“善一点儿不想。”

主公跟公西仇打架,他多多少少都要受一点伤,有时候还是比较严重的内伤,这让祈善对公西仇这三个字格外不待见。

沈棠仿佛没听到,继续碎碎念。

“元良,你说他和笑芳现在在干嘛?”

祈善道:“打珠子,赶路。”

算算脚程,翟乐兄弟还在回申国的路上,而公西仇——此人身份背景复杂,但天赋超群,实力几乎能碾压同龄人,冠绝一方。不管到了哪里都会受重用,日子绝对比主公过得美滋滋。主公隔三岔五念叨他们俩,他们俩或许已经将主公忘在脑后了。

沈棠:“……”

她委屈地嘀咕。

“我也想……”

祈善翻开简书的动作一顿。

看着自家主公似乎没怎么长大的小个子,他用极其轻微的声音道:“每日半刻钟,不能被褚无晦他们看到,不然又得念叨。”

“什么?”

“骑猪。”

虽然他一心想将主公往“君子外表、君主内在”培养,但考虑到实际年龄以及操作难度,祈善退了一步。对主公也有些心疼。

主公有这么奇葩的爱好……

或许、大概、有可能是太穷。

接触不到其他更好玩儿的。

_(:3)∠?)_

不就是骑个猪么?

她开心就好。

适当的劳逸结合也能提高效率。

沈棠诧异地看了一眼外头的太阳。

今天的太阳,难道打西边出来?

数日之后。

锵锵锵——

锵锵锵——

治所府前又张贴出新的告示。

小吏张贴好,敲锣讲解。

“别挤俺、别挤俺……”

“你这老东西又不识字,挤什么挤?”

“……这上面又写了个啥玩意儿?”

不只是治所府前,浮姑城西南角工地各处也有敲锣打鼓的小吏。这会儿正好是大家伙儿休息的空挡,听到敲锣都围了上来。

一人迫不及待,忙催促小吏道:“不要卖关子哩,可是沈君有啥吩咐?”

在浮姑城,沈君约等于主心骨。

是沈君不畏强权,掀翻那几家恶心人的玩意儿,还为庶民伸张正义、讨回公道,又让他们每天都有活儿干,吃得饱,每日下工还能结算工钱,真是比亲爹还亲。

每次小吏敲锣就是要“扩招”。

不拘是男人或者女人,也不拘是小孩儿还是老人,干多少活儿就给结算多少的工钱。幸运被挑中来干活的饥民都眼巴巴盼着每日锣声响起,好给自家人抢个机会。

小吏道:“急甚?”

“俺们不急还能催你?”

小吏也不恼,只是笑骂了一句。

“催催催,再催,单不让你听。”

整日跟这些饥民打交道,一来二去也混了个半熟,围上来的其他人哄笑开来。

又一人问:“好事坏事?”

小吏一听板起了脸,道:“浑说!沈君治下还能有坏事?今日可是天大的好事情,以后结算工钱可以领‘房条’了,还有不多的‘布条’、‘油条’、‘酒条’、‘糖条’、‘饼条’……”

一圈人听得众脸蒙圈。

他们就听到什么条条条条……

小吏只得一一解释它们的用途。

众人心里打着鼓。

这个什么条,完全没听过啊。

没听过就对了……

他们这些老官吏也没听说过。

这些花样据说都是沈君弄出来的。

沈·背锅·棠:“……”

天地良心,“房条”的确是她的提议,但后面乱七八糟的“条”可不是,完全是祈善、褚曜几个依葫芦画瓢、一举反三搞出来的。

因为他们发现饥民吃饱了饭,手中还有一点儿余钱,但根本不舍得拿出来用。

钱不能流通,对河尹有害无利。

为了刺激庶民将“钱”花出去,也为了鼓励大老远将货品从外地运回来的商贾,于是由治所出面将他们手中的货买过来,再摆放在特定的铺子。庶民用“条”去兑换还能获得不小的优惠,特别是饼、糖、酒,实惠。

至于“饼条”、“糖条”、“酒条”所需的货物,则由主公私下免费提供。

_(:3)∠?)_

穷,能省一笔开支是一笔。

小吏讲得激情四射,围观庶民听得依旧懵逼,到了这天结算工钱才发现,确实多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条”。大部分饥民比较谨慎,都没选择“条”,依旧按照老法子结算。

但也有一部分尝到“勇于尝试”甜头的人,选择大胆相信沈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