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魏霸主 > 第980章 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大魏霸主 第980章 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28:45 来源:书海阁

第987章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弗罗利难陀气得哇哇大叫,高吼道:“胆小鬼,废物,懦夫,!”

只是他再如何喝骂都无济于事,幸存的二百余骑部下全部被魏军步兵淹没。

在这个时候,魏军胜利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然而,唯一魏军五个部团团保护的三个土着千人队却开始集体爆发了。

这些土着打硬仗不行,所以谢玄根本没有把他们当成炮灰去抵抗笈多骑兵,因为谢玄非常清楚,一旦把这些土着摆在阵前,非但不能成为魏军的助力,反而会一个照面崩溃,从而冲跨魏军的阵形。

虽然这些土着打硬仗不行,不过他们却不是傻子,在顺水顺风的时候,却又变得勇猛无比。谁都知道魏军讲信用,以首级酬功,只要是在战场上斩下首级,就可以获得魏军大爷们赏赐的钱和各种物品。所以当笈多帝**队开始露出败象时,他们都发疯似的冲了出来,对准笈多军队就是疯狂砍杀,

“该死!”阿利特罗咒骂着,不过却无力回天。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灵活的土着小矮子飞快的奔跑着,灵活的避开那些混乱的骑兵,快速向他冲来。阿利特罗怒极而笑道:“蝼蚁般的臭虫也敢找本将军的麻烦,简直就是活腻味了!”

只是在阿利特罗眼中的这个臭虫,却简直是一个杀星,他手中只有一柄劣质的长矛,他手中的长矛如同灵蛇吐信,不时的将路过的笈多骑兵刺落马下。面对笈多骑兵的纷纷而来的刺杀,他时而在地上打个滚,时而钻入战马马腹之下,时如同灵猴,把笈多骑兵扑落战马之下,短短几息功夫居然有七八名笈多骑兵被这名卑微的土着士兵刺杀。

“杀,杀。杀”魏国战兵和没有着甲的土着辅兵们一道,高声呐喊着,顺着敌军让开的道路,长驱直入。沿途看到躲避不及的骑兵,便是兜头一刀。看到试图躲避的战马,也是兜头一刀。

所有人都陷入了战斗的狂热当中,此刻他们个个都是无敌猛将。既感觉不到恐惧,也感觉不到疼痛和疲倦。除了战斗,战斗,一刻不停的战斗之外,别无所求。而那些先前看起来高大凶猛的笈多人,先前看起来威风凛凛的战马,此刻在大伙眼睛里,都变成了土偶木梗。你只要探出刀去,就能砍断他们的大腿。然后将他们掀翻在地上,又一刀割去头颅。

笈多骑兵们顿时吓坏了,没有人敢与这群疯子继续战斗,他们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逃,逃得越远越好。”

骑兵们害怕了,至于步兵更加不堪了,靠近魏军的泰米尔和锡克族勇士都杀光了,最精锐的步兵们大部分都死了,剩下的本来就是凑数的,和土着辅兵们差不多,捡便宜的时候他们倒是可以一涌而上,不落人后。可是像这种疯狂的战斗,就吓得他们肝胆俱裂。

“让开,让开,快绕到他们身后!”阿利特罗倒没有失去方寸,可是他的命令根本传达不下去,杂乱的战场上,充斥着各种怒喝谩骂,兵刃交加的声音,根本没有人去理会阿利特罗的命令。

在看台上的宾头刹罗笈多气得七窍生烟。六千五六百骑兵,六千多精锐步兵,一直在养精蓄锐步卒,还有八千多弓箭手,居然被不到一万塞里斯人打得节节败退,还把步兵副普利特那人头被人给砍了下去。这一仗,即便最后赢了下来,也足以他颜面无光。

看着步骑皆陷入了绝境,那些溃败的士兵马上就要冲溃弓箭手的阵线,宾头刹罗笈多急忙下令道:“弓箭手上前,无差别射击!”

就在这个时候,宾头刹罗笈多身边的一个全身被钢铁包裹的将领道:“城君大人,还是末将上吧!”

虽然笈多帝国是采取类似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度,把功臣和宗室子弟分封各个邦国。不过和周朝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城君身边都有一支隶属中央的军队保护着。像宾头刹罗笈多的胡格利邦,在笈多帝国只算中下城邦,但是他身边却有一个普利特那的部队保护着。这一个普利特那(相当于师)其中包括一千八百五十六名骑兵,一千八百五十六名步兵,和一千五百余名骑兵组成。

如果皇帝愿意,随时可以要这些邦国城君的脑袋。这一支中央军虽然钱粮由城邦支付,不过中央军将领和大部分将士则隶属中央,以华氏那邦附近招募而成,这些人的家眷皆在中央,所以对皇帝也非常忠诚。

这个普利特那名叫马拉提辛格,也出身于笈多帝国辛格家族,也是有名的军人世家。

宾头刹罗笈多吼道:“给我杀光他们!”

“是!”马拉提辛格狂叫道:“笈多万胜!”

这些出身为中央的军队,装备比城邦**要精锐得多,即使普通将士,也是百分之百着甲,虽然其中七成以上都皮甲,可是钱晌和训练方面,则比城邦军强得太多了。虽然一千八百多骑兵和步兵,甚至不足整个胡格利邦的三分之一,但是如果战斗起来,绝对可以完爆城邦军。然而就在马提拉辛格刚刚加入战斗,而胡格利邦城君宾头刹罗笈多身边却不足两百名亲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笈多大营后面却燃烧起了大火,风借火势,火借风威,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就在宾头刹罗笈多命令身边士兵前去救火时,一声爆喝响起:“杀阿三!”

“杀阿三!”一名魏军军候,率领大约不足五百名步兵冲了出来,直扑看台上的宾头刹罗笈多。

刚刚加入战斗的马拉提辛格扭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他虽然隶属中央,但是却属于亲卫军的性质。按照笈多帝**法,主将战死,所有保护他的亲兵如果抢不回他的尸体,都要被斩首示众。马提拉这回彻底吓傻了,想都不想,立刻再度调转马头,飞奔回去抢救自家主子。

只是在这个时候,战场已经彻底乱了,没有了士气的笈多军队甚至如同猪羊,任由魏军和土着辅兵宰割。

就在马拉提返回军营的瞬间,三四百颗黑铁球飞向骑兵阵中,虽然黑火药手擂弹的威力不算太大,但是却把这一千八百多名没有经过抗爆炸训练的骑兵炸得瞬间崩溃。

关于这场战斗的结果,魏国和笈多帝国双方各执一词,都说自己是胜利者。胡格利邦城君向中央朝廷报告称,二月,塞里斯人十万人马攻击胡格利邦,胡格利邦城君率领邦军拼命抵抗,在付出八千余人阵亡,七千余人受伤的代价后,终于击溃了来犯之敌。

然而,魏国记载却是弘始二年二月,谢玄部与胡格利邦城接战,斩首九千三百余级,所部而归。是役我军伤亡两千三百五十二,其中阵营八百九十二人,三百余人致残。

邺城贡院,科举考试正在进行,众士子决定命令的时刻,谁也不敢大意。可是张方却知道自己,论学问,他仅仅读三年私塾,四书五经根本就不太懂,唯一让他有点印象的只有两个小题,一道是《谨而信》来自《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另外一道是《行之者三》,来自《大学》中“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一句。这两道题目乃是小题,也就是说,从一个完整的句子中裁出几个字来让你作文。你若不知道这个完整句子的意思,根本就没办法下笔。小题考的是考生对儒家典籍的熟悉程度,其实说穿了就是记忆力。

冉明也清楚天下读书生几乎九成以上都是儒家子弟,如果不考儒家经典,根本就没有办法。只有在以后的时间,慢慢提高诸子百家学生,然后削减儒学内容。

其他都小题,考题也不算太难,如:“《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问,这一句中的《诗》是哪本书?作何解释?

其实这种类型的题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的,也只有冉明那个时代才会出此种类似的题。按照正解应该是诗指《小雅》,意思是指一家之中,有长于我的,是兄,我能尽其恭敬而善事之,感得为兄的也常常爱我,这便是宜兄。有少于我的,是弟,我能尽其友爱而善抚直,感得为弟的也常常敬我,这便是宜弟。曾子引之而说道:为人君者,必能善处……

可是张方这个人呢,学问太差,根本不懂。诗他的理解中只有《诗经》,意思也仅仅按照字面意思写出了“兄弟和睦,才能教育国人”的答案。

至于其他题,张方连印象都没有直接连蒙带瞎写,反正是把所有的题都作完了。至于对错如何?恐怕张方心中也没有底。如果仅凭儒学知识,张方绝对是没有机会考中的,可是冉明偏偏不喜那种文弱书生,在考试中加杂了大量的数学题。数,虽然是儒家六艺之一,但是真正懂数学的人却不多,大部分都交给孔夫子了。可是张方是一个帐房,最擅长的就是数学。所以对于考试中的数学题是信心大增。

至于如何算田亩税收,官府组织运作这种事情,他因为时常与官府打交道,虽然不算是公门中人,却了解不少。

除了儒家经典不行之外,像其他杂项试题,张方越作越兴奋,越有信心能考中。张方在心中狂吼道:“我要考中了,我要做官了,我要娶妻纳妾,我要锦衣还乡!”

科举制度有一个缺点是没有办法弥补的,那就是对于官员的德行无法考量,反正应试教育千年,教出了太多的斯文败类,宋末年虽然也是汉奸遍地,不过还有几十万百姓和上千士为大宋殉国,可是明朝,读书人最为负心,特别是东林党魁之一的钱某人要跳水殉国,又嫌水太凉,鞑子朝剃发令下达时,他自动剃发,还说皮太痒。

至于张方,简直就是一个极品,可是走科举道路,按照冉明的科举成绩规定,他大半要会考中的,儒家经典全部折算五十分,而杂学项也算五十分,儒学知识肯定没有人可以考满分,可是通杂学的人,不是衙门小吏,就是卑微的商贾,这些人的品德,大部分都是不行的。

不过,冉明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随着科举考试的结束,留下在邺城的学子,特别是感觉科举成绩不理想的,大都开始离开,但是张方却不死心,他每天在街道上乞讨,睡城外的破庙,也要坚持到底,坚持到科举成绩放榜,然后成为官员,大富大贵,衣锦还乡。晚春的雨淅淅沥沥的,落在人身上透着刺骨的凉。张方饿得是实在没有力气跑到城外的破庙避雨,只要蜷缩在一家卖早点的招牌下。仅仅招牌根本避不了雨,很快张方全身上下就被雨淋透了。

冷风一吹,张方冻得哆嗦。到了晚上雨终于停了,可是夜里又起了大雨,经过一夜的折磨,快黎明的时候,张方就陷入了昏迷中。

“不好了,不好了,有人死了。”张方露宿在的那家早点铺是一家非常小的铺子,只有夫妻二人,这夫妻二人都是老实本份的人家,遇到这事顿时方寸大乱。

王猛作为首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今天则是阅卷的最后一天,熬了大半夜,终于把八千多份卷子批阅完了,把考试成绩递给冉明审核,然后公布出来,这就算是功德圆满了。王猛激动得一夜没有合眼,用冷水洗了把脸,又喝了一碗浓茶水,提起了精神。对于考生来说,科举考试五天前就结束了,可对于主考官王猛来直到现在才刚结束。他和同仁们在这贡院院里隔离了五日,等到阅完卷,发了榜才能回家。

科举考试在魏国虽然是第一次,不过冉明对于科举考试可是有了一套完事的程序。首先是利用魏国皇家军事学院和魏国士官学院的学生充当笔贴士,把已经糊上名目的考卷给抄录一遍。接着,再将已经誊录糊名的卷子转给各房房师,又这些考官分别阅卷,从其中挑出合格的卷子,推荐到王猛手上,这就是所谓的荐卷。一般来说,考生的卷子一旦被推荐上去,就算是中了,剩下的只不过是排名的问题。王猛这个主考所需要做的,就是给推荐上来的卷子分派名次。

由于采取是计分制,事实上这次科举考试比较宽松,冉明的要求是儒学知识达到七成准确率,或杂学达到八成以上,都可录取。但是综合成绩高的,才能被授为官员,其他的录取人员则为公务员。

王猛经过一天一夜的统计,终于把录取的一千四百二十一人全部记录在案,连同他们的试卷,将会送到冉明面前御览。坐着马车,马车上放着一个带着钥匙的大箱子,这里面装的就是这次科举考试的试卷。然而就在快要进入朱雀大街时,突然街道上一阵大乱。王猛一下子意识到不好,难道有人要来劫试卷?

王猛冷声喝道:“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说着,王猛命令护卫做好戒备,一旦有人靠近这辆马车,就立即先发制人。然而不一会儿,就听到侍卫道:“王使君前面有人晕倒了,据说还是一名士子,因为没钱吃饭,没钱住宿,昨天在外衣淋了雨,又饿又冻昏迷了!这名考生昏倒在一家早点铺子门前,那铺子的东家没有见识,还以为人死了呢,结果大呼小叫,引来无数人围观。”

“饿晕过去了,怎么可能?”王猛瞠目结舌了片刻,又怒道:“难不成这个考生能吃,又没有计划,提前就饭食吃光,没有熬过来?不对啊,每一个考生一万钱的费用,住一般的客栈八百钱一个月,就算每顿饭都四蔡一汤,这一万钱吃两三个月也不成问题啊?”

侍卫不好意思跟王猛说,王猛说的都是老黄历了,在邺城特别是科举考试期间,涌进八千多名考生,这些考生加上大部分都是富家子弟,不仅来邺城的时候带着仆人和丫鬟,甚至有不少人都租一个独院,这样也造成了邺城的客栈非常紧张。饭菜和住宿价格都非常贵。

侍卫道:“可能花钱花得没有节制吧,要知道那些读书人都喜欢岁月场所,那里都是消金窟,别说一万钱,就是一万金也不够花啊!”

喜欢大魏霸主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魏霸主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