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英伦文豪 > 第105章 关于教材

英伦文豪 第105章 关于教材

作者:员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6:45 来源:23小说

陆时是知道郑观应的,

但这种知道,也仅仅是听说过而已,对郑观应的具体生平不甚了解。

他将两人引进屋。

没想到,夏目漱石先说话了:“郑先生,您可是《易言》与《盛世危言》的作者?”

郑观应诧异,

“这位是?”

陆时便为两人做了介绍。

郑观应的脸色就有点儿不太对劲,

他写的《盛世危言》贯穿富强、救国两大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多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方案,

而创作背景,就是甲午战败。

见着了日本人,能有好脸色才怪。

夏目漱石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话,赶紧上前一步,似乎想“轰动你私密马赛!”。

陆时头大,

“夏目,你可别乱搞了。”

夏目漱石尴尬,老老实实闭嘴。

陆时转向郑观应,说:“郑先生,报纸能否给我看一看?”

郑观应将《泰晤士报》递出。

往后翻了几个版面,便能看到剑桥大学的公开信,邀请陆时到国王学院出任教授,讲汉文学、翻译,再就是语言学,

公开信的署名是剑桥的诸多文学大佬。

这之后,还有牛津大学的公开信,内容差不多。

夏目漱石低声嘀咕道:“沃德豪斯爵士和萧先生怕是要头疼了。”

陆时轻笑,随手将报纸放到了一边,

事情这么发展,不算出乎意料。

郑观应看陆时如此淡定,心中不由得惊诧,

远在海外,竟然有中国人能受到白人的追捧,还是剑桥、牛津这种顶尖大学的公开邀请,实在让人振奋。

辜鸿铭低声道:“怎样?是不是和我说的一致?”

郑观应浅浅“嗯”了一声,

“是啊,真真正正的青年才俊……年轻,太年轻了!”

此番感慨和辜鸿铭初见陆时的时候一模一样。

两人窃窃私语着,

陆时也不急,静静等待。

过了片刻,辜鸿铭说:“陆时,我们坐火车来伦敦,听到学生们讨论你的那篇演讲……对了,《我有一个梦想》也见报了,伱知道吗?就在《每日电讯报》。”

陆时问:“《每日电讯报》?”

因为清楚三大报的倾向,所以他有些诧异,不知道偏保守的《每日电讯报》是怎么想的。

合理的解释是,剑桥施加了影响。

陆时岔开了话题:“两位这次拜访,所谓何事?”

辜鸿铭笑着回答:“闻其声、见其人。听了你的那篇演讲,我备受鼓舞,所以也没想那么多就登门拜访了,想着能与你漫谈一番,定然心情舒畅啊。”

文人交流,没有那么多的理由。

陆时也能理解,遂将目光转向了郑观应,问:“郑先生,您呢?”

郑观应沉默。

实际上,他想劝说陆时为清廷效力,

但辜鸿铭明确地讲过陆时不可能接受,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他说:“陆……额……陆先生还没有表字,我便这么称呼你吧。陆先生,你的在伦敦颇为畅销,戏剧、演讲也极受关注,现在更是伦敦政经的客座讲师,甚至被剑桥、牛津两所……”

陆时抬手,

“郑老先生,我在伦敦是什么情况,自己还不清楚吗?”

言外之意,让对方有话直说。

辜鸿铭哈哈大笑,

“正翔,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了,陆时可不是什么‘尊老爱幼’的人,你没必要在前面加那么多吹捧和抬举。”

郑观应被打过预防针,也不尴尬,

他说:“我已经知道陆先生暂时不准备回国,既如此,可曾想过为京师大学堂编写课本?我相信,剑桥、牛津两所大学公开邀请的人物定然是有才学的。”

这个请求确实让陆时有些措手不及。

他看不上清政府,不会为其效力,

但编写课本启的是民智,两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陆时问:“大学堂再开了?”

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7月,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京城等变故让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

郑观应叹气,说道:“大学堂现在确实是关闭的状态。没办法,德、俄侵略军将学校占为兵营,校舍、书籍、设备都遭到了严重毁坏,暂时无法开课。”

陆时:“……”

辜鸿铭:“……”

夏目漱石:“……”

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沉默弥漫在屋内。

过了一阵子,辜鸿铭才说道:“陆时,你不回国的原因我是知道的,也能理解。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若能为大学堂编写课本,善莫大焉。”

陆时听了对方的话,哈哈大笑,

“辜先生,你不是最看不上维新派吗?怎么会引用梁任公的《少年中国说》。”

辜鸿铭捻着胡须回答:“我看不上的是姓康的。”

说完,他自己也忍不住大笑。

陆时沉思片刻,低声道:“恐怕不行啊。”

辜鸿铭和郑观应面面相觑,

“为何?”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陆时苦笑,

“不是我不愿编写课本,而是……而是……”

不擅长文言文写作这种事,实在有些说不出口。

郑观应问道:“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陆时只好坦言:“郑老先生,我来伦敦留学,却不在中国考取功名,有一个原因便是我的文言文写作极差。若让我用英文或白话文,那倒是没什么问题。”

郑观应:???

“这……”

他千想万想也想不到会是这么个理由。

辜鸿铭却是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

他能理解陆时,是因为他出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即使一直研究古典名著,有些时候也会感到吃力。

这也是他虽然译作等身,但总是被人嘲笑学问不行的原因。

辜鸿铭沉吟片刻,想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