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英伦文豪 > 第125章 严谨与科幻

英伦文豪 第125章 严谨与科幻

作者:员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6:45 来源:23小说

第二天。

陆时、萧伯纳受邀前往巴黎歌剧院。

歌剧院由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是折衷主义代表作,

其建筑将古希腊罗马式柱廊、巴洛克等几种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

凡尔纳带众人进入场地,

他介绍道:“在戏剧开始之前,会有简单的串场表演。”

萧伯纳轻笑,

“那可比英国的剧院会来事。”

凡尔纳哈哈大笑。

他们被安排在了第一排视野最好的地方,

几人依次落座。

不多时,表演开始了。

一名身穿燕尾服的男子登上舞台,随后让助手搬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盆橘树的盆栽,

这些东西显然是表演用的道具。

陆时诧异,

“竟然是魔术?”

听他这么说,罗兰不由得好奇,问道:“陆教授也见过这个吗?”

陆时笑着摇了摇头,

“没,没见过,但是听说过。中国有一本志怪故事集,名叫《聊斋志异》,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正聊着天,舞台上的魔术师已经开始表演了,

人们眼看着橘树上结出一颗颗小橘子。

惊叹声四起。

凡尔纳嘀咕道:“纵使已经看过很多次,我还是看不穿其中的奥秘。”

他转头,问陆时:“陆教授,能讲讲中国的魔术吗?说不定,我能从中看出什么秘……啊……抱歉,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一旁的庞加莱说道:“儒勒就是这样,什么东西都喜欢刨根问底。”

陆时摆手,随口讲了一段,

“在《聊斋志异》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闹市之中,有个耍把式的将绳子抛向空中,然后顺着绳子爬上去,许久都没有回来。他的孩子等不及了,爬上去寻找,然后上面便会抛下来一些残肢断臂。”

“嘶……”x4

萧伯纳、罗兰、庞加莱、凡尔纳同时倒吸凉气,

说好的魔术,怎么忽然变惊悚故事了。

陆时轻笑,

“耍把式的下来后,会告诉人们,只有自己有资格上天庭,孩子上去寻父犯了天规,被大卸八块了。看热闹的人看表演者可怜,便会掏钱。”

庞加莱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结局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吧?那个小孩很快便会活蹦乱跳地出现在人群中。”

陆时说:“是这样没错。”

罗兰好奇道:“那原理是什么呢?”

陆时摊手,

“这种东西是人家吃饭的本事,怎么会对外公开呢?”

其余人纷纷应是。

庞加莱用右手手指绕着胡须,笑道:“不过,我觉得这类事件可以用严谨的方法来解释,正如儒勒那些科学幻想作品一样。”

说着,他对舞台颔首示意,

此时的魔术师正把“摘”下来的橘子分给第一排的观众。

凡尔纳耸肩,

“你可别给我戴高帽了。”

庞加莱看过去,

“怎么?”

凡尔纳说:“我写的也不是本本都是科学幻想题材啊。就比如接下来要看的《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就没什么创新,说是游记或许比较合适。”

一旁的陆时笑着说:“若论严谨,这本书可一点儿也不差哦~”

没想到陆时会忽然插话,

庞加莱嘿嘿一笑,

“看,人家陆教授都这么说了。”

凡尔纳也来了兴致,向陆时这边前倾身体,问道:“陆教授为什么会这么说?”

陆时没回答,而是抛出了一个问题:

“凡尔纳先生,您是一个法国人,为什么用英国绅士作为主人公,写出《八十天环游地球》?”

凡尔纳不由得愣了愣,

当时创作这本书时,他隐约记得自己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

但问题的答案,他说不清。

凡尔纳沉吟,

“应该是某种灵感的启示吧。”

萧伯纳打趣地说:“说不定真是某种灵感,因为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是每一个设定、每一句话都能解释出个所以然的。”

纳博科夫在讲课时还说过一个论调:

许多时候,作者写作的某个细节也许只是潜意识,但读者却能够从中提炼出作者自己当时没意识到的意图。

凡尔纳也说:“人的念头难免起灭无常、稍纵即逝嘛~许多技巧运用或想法也许是无意识的,但也可能是作者内心写照。只不过,作者自己未必知道。”

罗兰一拍手道:“那我能解释陆教授刚才的问题了。”

凡尔纳问:“怎么讲?”

罗兰说:“打赌是英国人的恶习,凡尔纳先生表示我们法国人不会。”

一阵诡异的安静,

“……”

“……”

“……”

随即,几人哈哈大笑。

歌剧院的观众们不由得纷纷侧目。

庞加莱拍拍罗兰的肩膀,低声说道:“你啊你……我敢打包票,陆教授一定不是这么想的。”

陆时点头,指指舞台,

“要开始了,我们一会儿聊。”

戏剧表演开始了。

其实《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故事非常简单,

英国绅士福格先生和俱乐部的会友以两万英镑作为赌注,打赌“八十天里可以环游地球一周”,赌约定好后,他便带着绰号为“路路通”的仆人从伦敦出发,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环球旅行,

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从伦敦到苏伊士。铁路和邮船。7天;

从苏伊士到孟买。邮船。13天;

……

从纽约到伦敦。邮船和铁路。9天。

最后总计是80天。

演到这里,陆时问:“伱们注意到福格先生制定路线的特点了吗?”

萧伯纳将手伸进口袋里,捏了捏烟草包,随后将手指伸到鼻子下轻嗅着烟草的香气提神,

良久,他说:“大英的殖民地。”

一语点醒梦中人。

凡尔纳说:“没错,我当时应该就是这么想的。”

按照的背景时间1872年,英国人几乎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