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英伦文豪 > 第241章 《海燕》,作者:高尔基、Lu

英伦文豪 第241章 《海燕》,作者:高尔基、Lu

作者:员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6:45 来源:23小说

清晨。

圣彼得堡。

哒哒哒——

清脆的马蹄声刺破了寂静。

空气中弥漫着寒意,像刀片轻轻划过马儿的皮肤,

马儿抖了抖脑袋,打个喷嚏,鬃毛随之颤栗。

马车内坐着两个老朋友——

马克西姆·高尔基和列夫·托尔斯泰。

两人似乎都很疲惫,

尤其是托尔斯泰,毕竟年纪大了,半闭着眼睛,长时间的赶路让他仿佛经历了一场无尽的战斗。

“托翁……”

高尔基压低声音,

“托翁?”

托尔斯泰缓缓睁开眼睛,

他的脸上布满岁月的痕迹,颧骨更加凸出,皮肤也变得松弛,

“怎么了?”

出乎意料地,他明明看着很累,可双眼炯炯有神。

高尔基松了一口气,

“咱们一路赶来,舟车劳顿,你没问题吧?”

托尔斯泰摆手,

“我能有什么问题?亚斯纳亚离莫斯科近得很,坐火车也很方便嘛~”

亚斯纳亚-博利尔纳,

这其实不是一个标准的地名,

在俄语中,它的意思是“空旷的林间空地”,但因为是作家托尔斯泰出世、生活的地方而闻名于世。

托尔斯泰摊手,

“反倒是你,从西伯利亚赶来,才是真的舟车劳顿。”

“啊这……”

高尔基有些尴尬。

托尔斯泰哈哈大笑,拍拍对方的肩膀,满是欣赏。

高尔基叹气,

“我应该听陆教授的劝说,低调行事的。”

当时,他从法国回程后,因头脑发热,参加了圣彼得堡的示威游行,结果被捕,

出狱后,他又秘密组建印刷所,没想到事情败露,理所当然地第二次被捕,

俄国可没有“再一再二不再三”的说法,

第二次被捕的结果就是流放,

发配西伯利亚种土豆,没得商量。

幸好西伯利亚的监管漏得就像得了痔疮的菊花,

身强力壮的囚犯,趁着看守撒尿,找个雪窝熬一阵就能脱身;

有钱的更简单,贿赂就行。

总之,高尔基逃出来了。

托尔斯泰轻轻掀开车窗帘的一个缝隙,

冷风灌进来,

他不由得缩缩脖子,

“阿列克赛,你能感觉到一股期待正在酝酿吗?”

高尔基:“啊?”

有些跟不上老爷子的思路。

托尔斯泰低声道:“随着太阳的升起,寒冷将会慢慢消退,温暖重回大地。所以,寒冷能带来冷冽的清新,也能带来对温暖的期待。”

高尔基:“……”

心里吐槽,

托翁未免也太浪漫了,直说要打倒沙皇,那多干脆。

这时,外面忽然跑过几个孩童。

托尔斯泰赶紧叫停马车,

“等一等!停车!”

车夫一勒缰绳,气冲冲地问:“干嘛?这么冷的天!”

隔着大老远,伏特加的酒气便飘了过来,甚至连车厢里的高尔基都能闻到。

托尔斯泰却没回答车夫,

他对那几个孩子招手,

“过来。”

孩子们面面相觑,低声交流,似乎是在评估风险。

车夫大为恼火,猛灌了一口酒,捋着大舌头呵斥道:“伱们几个别在那儿磨磨唧唧的,赶紧过来!车上的老头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是秘密警察啊!?”

如此直接,正是俄族特色。

但车夫说得确实有道理,

孩子们商量一阵,还是靠近了马车。

车夫对托尔斯泰说道:“动作麻利点儿!”

他跳下马车,在附近找了个墙根,用嘴叼着酒瓶,解开裤腰带撒尿。

高尔基嘿嘿一笑,

“这车夫,倒是聪明得很。”

其实,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底层人都非常聪明,知道“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

托尔斯泰扫他一眼,

“你不是最近在构思戏剧吗?主题就是劳苦大众吧?”

高尔基点头,

“所以我才那么说的。”

他构思的剧本叫《在底层》,是通过20年时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

而他本人也是底层出身,知道底层生存的智慧。

托尔斯泰对那几个孩子点了点头,

“你们卖报纸吧?”

此言一出,孩子们立即变得紧张起来,

年龄最大的那一个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托尔斯泰摆手,

“我怎么知道的无所谓,关键是看你们都卖什么。让我见识见识吧。”

说着,从怀中拣出几枚硬币,

“这是瑞典克朗。”

孩子们立即瞪大眼睛。

1900年,俄国因为外债过高难以偿还,经济增长开始出现放缓甚至停滞的情况,物价飞涨,

到后来的日俄战争时期,通货膨胀甚至导致铁路线都无法正常运作,经济之差可见一斑。

有个孩子说:“我们有报纸!有很多!”

说着,他左右看了看,随后将上衣从下摆处掀开,露出里面厚厚的一叠。

托尔斯泰扫了一眼,

“我不要这些。”

他晃了晃手中的硬币,说道:“我既然给你外国钱,那么,买外国报纸应该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吧?”

高尔基在旁边附和,

“孩子们,该拿的都拿出来吧,我知道你们有。”

为首的孩子回答:“外国报纸可不便宜。”

他从屁股侧后方拨拉出一个小邮差包,把里面皱皱巴巴的报纸展示给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点头,

“都给我。”

他将硬币收了回去,改用纸币。

为首的孩子嘀咕:“这个是……是真钱吧?”

托尔斯泰笑,又收回纸币,转而将衣兜里的硬币全都翻出来,塞进对方手中。

孩子们不认识瑞典克朗,但硬币上的阿拉伯数字总归是认识的,

况且,金属看着就比那些纸片可靠。

他们连装报纸的邮差包都不要了,直接丢进马车,转身跑走。

“啧……”

高尔基咋舌,

“这搞的,简直像买卖违禁品的人在接头。”

托尔斯泰大笑,

“这么说也没错啊。现在,某些报纸肯定是违禁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