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庶女攻略(锦心似玉原着) > 第四百五十五章 涟漪(下)

徐嗣勤、徐嗣俭兄弟到达落叶山的时候,徐嗣谕正在读书。

看见两人,高兴地迎了出来。

徐嗣勤看见他书案上堆着的书,砚台上搁着的笔,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自从徐嗣谕到落叶山后,他来过好几次。每次来,徐嗣谕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写字。相比他们五天一小休,十天一大休的轻松惬意,辛苦很多。却也给人一种正朝着目标慢慢靠近的踏实感。而自己,和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弟距离也越来越大了!

他忍不住道:“二弟,姜先生收学生,有什么条件吗?”

徐嗣谕微愣,想了想,道:“好像没什么条件,只要你交得起束修,按书院的规矩行事就行。”说完,又觉得不对,“有的交不起束修的,姜先生就让欠着。”这样说好像也不对,“也有欠着没还的。姜先生就让人把记的帐册烧了。”他想到徐嗣勤问这话的用意,轻声道,“大哥也想去书院读书吗?”

徐嗣勤点头,轻声道:“你都这样上进,要是我还这样得过且过的,实在不配做兄长。”

徐嗣俭听着忙道:“大哥对我们很好,总是很照顾我们。怎么能说不配做兄长呢?”然后对徐嗣谕道,“二哥,要不,我们一起去谨习书院读书吧?说不定,我们也能考秀才,中举人呢!”

“光耀门楣为首孝。”徐嗣谕微微点头,“大哥和三弟愿意去,我也有个做伴的,再好不过。不过,这件事还是私底下先问问三伯父为好!”

徐嗣勤点头,只觉得坐在这里都是耽搁了好光景,借徐嗣谕的笔墨写了封信给三爷,回府就差人送去了山阳。

十一娘这边却迎来了周夫人。

“我要是没记错,令慈下个月就要举行除服礼了吧?”

十一娘吩咐小丫鬟把前些日子宫里赏的柿子装些出来,道:“下个月中旬就行除服礼。”

周夫人露出些许的尴尬笑容,端着茶盅低声道:“我也知道,我来的早了些。可王泽的母亲自年前染了风寒后,就一直病怏怏的,原说好及笄的……”

十一娘立刻明白过来。

大太太虽然下个月才除服,可余杭离燕京千里迢迢,送个嫁最少也得一个多月,不早点商量,婚事最快也要明年夏天或是秋天。

“王公子的母亲,病得很严重吗?”

王泽比十二娘大五岁,今年都十八岁了,在男孩子里,也算年纪大了。如果遇到了孝期再推两年……而且到时候还要举行虞祭、大祥祭,家里的亲眷都会来上香,王家又是大族,如果家里连个主持中馈的人都没有,岂不乱糟糟的。

“就是一直不见好。”周夫人神色微暗,“我那嫂嫂,这几年操劳的厉害!”

王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再咬着当初那些约定就有些不通人情了。

“周姐姐放心,我这就差人带信去余杭。”

这事说起来毕竟有些失礼。

周夫人闻言松了口气,去太夫人那里行了礼,说了几句闲话起身告辞了。

十一娘差宋妈妈拿了些补药去看王泽的母亲,提笔给余杭写了两封信,一封给罗振兴,说了十二娘的事;一封罗大奶奶,让她就算是临时抱佛脚也好,想办法告诉十二娘一些管家窍门。又让竺香准备一千两银子的银票:“到时候给十二娘添箱。这些钱大贴小用的,也能用上几年。”

竺香笑着应喏,正要下去准备,杨氏过来。

“今天去暖房,看见这金如意长得好,就剪了两枝过来。”她手里拿着个红霁花斛,插了朵黄色的菊花,配色十分艳丽,和十一娘“小陈设讲究艳丽”的行事颇为吻合,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的,“正好给夫人摆在炕几上观赏。”

十一娘让秋雨连花带花囊放到了东次间的宴息处:“我窗台上还摆着两枝玉连环。”然后让小丫鬟端了小杌子给她坐。

杨氏笑着半坐了下来,问起绣铺里的事来:“前些时间日夜赶着那小少爷的襁褓,也没多问,过了中秋又有九九重阳,也不知道铺里的活赶不赶得过来。”

十一娘的绣铺如今把内务府的补子给包了,不仅如此,还名声远扬,说她铺子的补子绣得好,凡是外放的、新进京的都要到她们喜铺订补子,连带着喜帐的生意也好了起来。春节过后添了十个绣娘,到了夏天,又添了十二个,前两天简师傅过来和她商量,想再添十五个。这样算起来,还不算永平侯府那些丫鬟、媳妇接的活或是自己绣了拿去寄卖的,他们喜铺就有五十几个绣娘了,年中算帐的时候,赚了二千多两银子,把甘太夫人吓了一大跳。直嚷着要把隔壁的铺子也收回来做绣铺。简师傅却想在离喜铺不远的地方买个宅子,也好安置那些从江南来的绣娘。这样一来,就要再拿钱出来。十一娘和甘太夫人都有信心,两个人各出了五千两银子,简师傅正忙着和牙行的人看宅子。

“我也有些时候没去了。”十一娘笑道,“都是简师傅在管。听口气,铺子里的生意还不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杨氏拿了几个花样子出来:“我这两天闲着无事的时候画的,夫人看合用不合用?”

一套满池娇的,一套喜相逢的,一套十样锦的,都挺喜庆。

十一娘笑着收了,徐令宜回来了。

杨氏忙起身行礼。

徐令宜点了点头,见桌子上摆着花样子。道:“不是说这些日子不拿针线了的吗?怎么又开始做绣活?”

“不过是些花样子。”十一娘上前接了徐令宜的公服递给一旁的小丫鬟,让小丫鬟端冰镇的绿豆汤进来,想问问皇后娘娘叫他进宫有什么事,见杨氏恭谦地帮着小丫鬟端水,把要说的话又咽了下去。

徐令宜去净房洗了把脸,换了件细葛布的家常道袍出来,坐到临窗铺了竹簟的炕上,接过小丫鬟端的绿豆汤喝了一口,说起来进宫的事来:“你猜猜看,皇后娘娘叫我进宫有什么事?”

十一娘看了杨氏一眼,没有做声。

徐令宜感觉到异样,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吩咐屋里的人:“你们都下去吧!”

丫鬟们听侯爷提到皇后娘娘,想着必是有要紧的事,忙曲膝应“是”,鱼贯着出了内室。杨氏抿了抿嘴,只有尾随其后退了下去。

十一娘这才笑道:“皇后娘娘有什么吩咐?”

徐令宜望着她呵呵地笑道:“让我进宫,专程领了两人稳婆,一个医婆回来。”

是上次说的那个什么彭医婆?

十一娘听了忙道:“人进了府吗?”

徐令宜道:“她们还要去内务府领牌子,过一会应该就到了。”

十一娘喊了宋妈妈进来,让她把人安排到前院的东厢房:“……嚼用都比照太夫人身边的杜妈妈。”

宋妈妈听说皇后娘娘赏了人,喜上梢眉,出门看见杨氏站在那里和新进的两个小丫鬟秀莲、玉梅说话,眼睛一转,上前笑着打了声招呼,道:“皇后娘娘赏了两个稳婆、一个医婆进府服侍夫人,我这边正缺人手帮着打扫房子……”

杨氏微微一怔,忙笑道:“妈妈要是不嫌弃我慢,我也去帮个忙吧!”

宋妈妈笑道:“正想借杨姨娘的力呢!”然后吩咐秀莲,“你去把文姨娘屋里的冬红、乔姨娘屋里的绣橼两个叫来。宫里出来的可不比平常,毛手毛脚的小丫鬟做事让人不放心,少不得要到姨娘屋里借了这几位能干的带着你们行事。”

秀莲想着自己也是新进府的小丫鬟,红着脸曲膝应“是”,快步去了东小院。

宋妈妈就笑眯眯地望了杨氏:“杨姨娘,我们去前院的东厢房吧!”

杨氏在心里冷冷地“哼”了一声。

什么小丫鬟做事不让人放心,要姨娘屋里的贴身丫鬟带着行事,分明是要在姨娘面前炫耀皇后娘娘对夫人的恩宠。

她脸上却纹丝不显,笑着挽了宋妈妈的手臂:“我们家夫人可真是得皇后娘娘的宠爱,不仅赐了人来服侍,还两个稳婆、一个医婆的,事事都为夫人想到了。”

该低调的时候就要低调,该高调的时候就得高调。宋妈妈满脸得色:“那是当然。不仅如此,皇后娘娘还说了,等到生了,让夫人在**府里挑奶娘。**府是什么地方,是给内宫皇子们准备奶娘的地方……”

杨氏微笑着听着,脑子却飞快地转了起来。

那边太夫人听说了,亲自过来见了三个宫里来的人。

两个稳婆都胖胖墩墩的,看上去很老实。医婆姓彭,长着张鞋拔子脸,人又黑又瘦,偏生穿了件茄色的褙子,乡土气很浓厚。

太夫人私下嘱咐十一娘:“那个姓彭的要么运气十分好得了皇后娘娘的青睐,要么十分有本事。不管是哪样,能来我们府就是缘份。你都要敬着些。”怕十一娘以貌取人。

实际上太夫人也为十一娘找了两个稳婆。

十一娘笑道:“娘放心,既然是皇后娘娘赏的,我会吩咐丫鬟、婆子客气相待的。”

太夫人点了点头:“我看,产室就设在耳房好了。”

古时认为生产是污秽之事,有条件的人家会专辟一室。

徐令宜想到十一娘一向讲究细枝末节,问她:“你觉得呢?”

十一娘觉得耳房有些简陋,不过,布置布置也一样:“娘是有经验的人,听娘的准没错。”

徐令宜点了点头,隔天却发现十一娘开了库房布置耳房,微微愣了愣后,忍俊不住笑了起来。

先贴个草稿,错字明天改!

O∩_∩O~

喜欢庶女攻略(《锦心似玉》原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庶女攻略(《锦心似玉》原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