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庶女攻略(锦心似玉原着)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忐忑(上)

太夫人听了这话,就吩咐玉版重新置了碗筷,上了佐饭的小菜。

三夫人这才意识到太夫人和十一娘已吃了早膳。

她微微有些不自在起来。

在山阳的这几年,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做主,就是到别家做客,别人也尊她是县令夫人,以她之意行事。如今回到家里,要互相退让的过日子,骤然间还有些不习惯起来。这也更加坚定了她独立门户过日子的决心。只是蹭饭的话已说出了口,改也来不及了。她只有硬着头皮端了碗:“是我来晚了!”

太夫人一向觉得三儿媳不着调,和她较真都是自讨苦吃。在别人眼里,待三夫人因此特别的宽和。

“不是你来晚了,是我们吃早了!”太夫人笑道,“你慢慢吃,也不用急,时候还早着。”

三夫人哪里敢慢慢吃,也不顾能不能吃得饱,让小丫鬟盛了小半碗粥,匆匆吃了。

徐嗣谆过来给祖母问安。看见母亲和三伯母在,他有点吃惊,行过礼,他偎到了十一娘的身边:“母亲,先生马上就要回来了,我和五弟的笛子还没有练熟……”他用种略带撒娇的笑容望着十一娘。

因怕吵着谨哥儿,徐嗣诫要练笛子的时候就跑到贞姐儿那里,徐嗣谆这么说,实际上是想和徐嗣诫一起到贞姐儿那里去玩。

太夫人听了呵呵地笑:“暂时先放你一马。等先生回来了,可不能只惦记着吹笛子忘了功课。”

徐嗣谆忙道:“没有,没有。先生布置的功课我早就做了。”

太夫人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满意,然后朝十一娘望去。

十一娘同意徐令宜的意见,徐嗣谆不能总像现在这样一副长不大的样子,可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记得午初回来吃饭!”她笑着叮嘱徐嗣谆。

徐嗣谆见自己的请求被同意了,小脸发光,连连点头,由丫鬟服侍着去找徐嗣诫了。

三夫人看着目光微转。笑道:“我们谆哥儿一天一个样子,看来,还是上学的好!”

说起徐嗣谆这个由自己屋里长大,一天比一天乖巧懂事的孙子,太夫人的脸上全是盈盈笑意:“人从书里乖嘛!”

“可不是。”三夫人顺着太夫人的话道:“从前在家里还不觉得。反正大家都一样。可自从到了山阳以后才知道,这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就是两码事。也不怪我爹爹一直念念不忘就是能皇榜提名做个进士。”她说着,把话题转到了徐嗣勤的婚事上,“……昨天看着孩子们在场,没跟您仔细说。今天赶了个早来,就是想把这事跟您说说。”

太夫人也一直纳闷这桩婚事——消息来的突然,婚事定的急。

老人家倾了身子,关切地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跟我说说?”

三夫人自然不会像和三爷一样,有什么说什么了。她只说方县令的人品如何端方,三爷又是如何的仰慕。方夫人不放心丈夫,一年前带了儿女到任上照顾方县令的生活起居,自己又是如何偶尔看到方家大小姐,方家大小姐的相貌、学识又是如何的出众,方县令爱若珍宝,结果反把女儿的婚事给耽搁了。方夫人是如何的着急,自己又如何求的亲,最后两家又是如何商定婚事的一一说给了太夫人听。

太夫人听着就捻了手里的沉香木佛珠。

“方县令高堂可还健在?”

这话问得大有讲究。

一般的官宦人家,丈夫在外做官,通常都带小妾在身边照生活起居,主母在家伺候公婆,教养子女。

方夫人不放心丈夫去了任上,往浅里想,可以说是善妒,往深里想,可以说是不孝。

三夫人听着一怔。

她可不希望长媳以后在太夫人、婶娘面前抬不起头来。忙道:“方大人高堂健在,家里的事,由方大人的那位辞了官的大哥主持。方大人上任的时候,也带了小妾随身服侍。是去年春天,方大人受了风寒后没照顾好,卧病在床好几个月。方夫人这才千里迢迢带了儿女来看方大人。要不是方夫人带了药材从江南赶过来照顾,方大人差点辞官回乡了!”

太夫人听脸色大霁,笑道:“这样看来,这方夫人倒是个遇事有主见的。”

“可不是!”三夫人松了口气,笑道,“要不然,这婚事也不会定得这样急了——方夫人说,如今方大人已大好。她也可以安心回湖州,一心一意侍侯公婆。嫁了大小姐就要回湖州操办二小姐的事了。”

“就是那个成都知府的长子?”太夫人笑道。

“是啊!”三夫人笑盈盈地点头,“方家的二小姐许配给了成都知府的长子。”她觉得方亲家那边都是进士,又都做着官,很有面子,满脸红光,“那成都知府不仅和方县令是同科,还是同乡。四年前就下了小定。要不是方夫人想先嫁长女,方家二小姐早就嫁了。”

“方夫人怎么这么急?”太夫人笑道,“方家二小姐比大小姐小两岁,那今年也只有十四,还没及笄呢!”说着,“噫”道:“不知道那成都知府的长子有多大了?”“今年十六岁!”三夫人笑道,“说起来年龄相差也不大。只是知府夫人想让点把媳妇娶进门,儿子也有个知冷知热的。媒人三天两头的来说,加之大小姐的婚事又定了下来,方夫人有些架不住了,只有答应了。不过,方夫人也说了,说是回去就操办二小姐的婚事,这一来一往的,没有个三、两年的功夫也办不成!”

“她们江南的规矩大!”太夫人说着,笑着望了十一娘,“有十里红妆的讲究。一家比一家场面大。嫁一个闺女,能把家里给嫁穷了。”话题就转到了各家的嫁婚排场上去了。

十一娘惦记着谨哥儿,想找个机会告辞,偏偏太夫人谈兴正浓,不时和她搭上两句,她只好坐陪。

期间三夫人提到请谁做媒人好,太夫人不待她话完就推荐了黄三奶奶。三夫人想了想,黄三奶奶是永昌侯世子夫人,她去提亲,也不算辱没了儿子。而且黄三奶奶是有名的泼辣,比十一娘更投她的性子。等太夫人说到时候请徐令宜做媒人的时候,三夫人已经想通了。笑盈盈地应了,又千恩万谢地给太夫人行礼,讨了太夫人的欢喜,然后起身:“……既然是请了黄三奶奶去说媒,这媒人礼可不能缺。我这就去准备。下午就去趟永昌侯府。”

太夫人笑着点头,待三夫人走后,让杜妈妈去永昌侯府带人信。留了十一娘说话。

“我瞧着这件事只怕是有蹊跷。”太夫人遣了屋里服侍的,悄声道,“你想想,成都知府既然和方县令即是同科又是同乡,长子、长女的岁数相当,为何成都知府求娶二小姐而不是大小姐?还有方夫人,去年春天方县令生病时才带着子女到的方县令的任上,那位大小姐一直养在老家,老三媳妇又是个只知道看热闹的,到底怎样……”说着,眉头锁了起来,“勤哥儿毕竟是长孙,他这里要是出了纰漏,以后谆哥儿的媳妇进了门只怕有为难的时候。”

这些都是猜测。

他们连人都没有见到,现在说这些,也早了些。

何况婚事已经定下来了,难道还退不成?

那对女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啊!

“千里姻缘一线牵。”十一娘笑道,“这姻缘成不成,还要看八字合不合。说不定方家大小姐和成都知府的长公子的八字不合呢?要不然,这一个愁嫁,一个愁娶,不早不晚,就这么巧地碰到了一起。说不定这就是方家大小姐和我们勤哥儿的缘分呢!”

太夫人半晌没有做声,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十一娘只好劝太夫人:“嫁到我们家,就是我们家的人。您见多识广,她要是有什么不对的,你时时提醒就是了。想当初,您要是不点拔我,我哪有今天!”

一席话说的太夫人笑了起来。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十一娘抿了嘴笑。

* * * * * *

巳正,黄三奶奶来了。

她先去给太夫人请了安,欣然接受了说媒的事,然后越过三夫人,直接到了十一娘屋里。

谨哥儿吃饱喝足地躺在云丝被里睡得正香,十一娘和顾妈妈一个坐在炕上,一个坐在炕边的锦杌上正给他做针线。

“还以为你明天才来!”十一娘笑着请黄三奶奶到西次间临窗的大炕坐了,调侃道:“都说请媒请媒,姐姐倒好,不请自来。我们三嫂这个媒人可请对了。只是姐姐到时候可别连媒人礼也不要了!”

黄三奶奶是个爽快人,也喜欢开这样的玩笑,觉得这样才叫亲近。

十一娘以为她会辛辣地回自己几句,没想到她听了讪讪然地笑了笑,问起谨哥儿:“……睡着了?还是乳娘抱出去玩了?”语气还有些心不在焉。

“睡着了!”十一娘笑着把小丫鬟奉的茶端到了黄三奶奶的面前,黄三奶奶接过茶盅喝了一口,也没有提出来见见谨哥儿,与平常的机灵大相径庭。

十一娘暗暗称奇。

就看见黄三奶奶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声道:“侯爷可在家?”

今天荣升做了姑姑。

O∩_∩O~

小侄女脾气很大,出生后足足哭了半个小时没有停……

喜欢庶女攻略(《锦心似玉》原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庶女攻略(《锦心似玉》原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