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135章 大贤良师

黄天之世 第135章 大贤良师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28 来源:书海阁

汉军的骑阵已经彻底崩溃,那些曾经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汉军骑士此时在黄巾军骑兵的追逐下狼狈逃窜。

程普和黄盖带领的汉骑离溃兵还有两里的位置时,黄巾军的中军也响起了钲声。

听到了中军退兵号令的黄巾军骑兵如同海水落潮一般缓缓退去。

孙坚生死不明,程普和黄盖两人此时心急如焚,但他们还残存着一些理智。

远方黄巾军的步卒已经上前列阵接应他们的骑兵,弩手也已经排好了阵列,冲阵无疑于以卵击石。

大队的汉军溃兵向着葵城涌去。

程普和黄盖两人沙场宿将,虽然担忧孙坚的安全,但他们还是指挥麾下的骑兵将溃败的汉军骑兵驱赶着向两侧分离,防止黄巾军可能的趁势掩杀。

“主公!”

黄盖终于在一众溃兵之中终于看到了花鬓马的身影,连忙驱策着战马迎了上去。

孙坚此时浑身盔甲几乎已经被鲜血给侵透了,座下的花鬓马身上也是伤痕累累,所幸有马铠罩住了要害的部位。

但它也已经到了极限,鲜血从花鬓马的身躯上不断的流出,花鬓马低垂着头颅,不住喘着粗气,终于无力的倒伏在了地上。

孙坚从马背上走下,他抚摸着这位多年的同伴,眼前浮现出了雾气。

……

“‘蛾贼’军中竟然有具装重骑……”

朱儁背负着双手站在葵城的城头,神情肃穆。

半响后朱儁转过身去,对着一旁的孙坚说道:“此战非你之罪,是我轻敌了,这支‘蛾贼’当真如张懿所说非比寻常。”

孙坚上前一步说道:“将军……”

朱儁摆了摆手道:“不必多言,都回营休息吧,明日会是一场苦战。”

“诺。”

孙坚脸色变幻,终究是没有再开口,随着众将退下了城墙。

“伤亡如何,清点出来了吗?”朱儁偏头看向一旁的文吏。

文吏展开了手中的竹简说道:“此番出阵共计2152骑,回阵只有1227骑,伤320人,尚能作战者只有856人,我军尚存能出阵骑兵共计1246骑。”

朱儁脸色阴沉,黄巾军暗藏具装甲骑,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吃了一个暗亏。

此战之后,汉军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虽然黄巾军骑兵此战也有伤亡,但那百余骑具装重骑,可以将那最后一点优势也无限缩小。

而且最重要的是,初战战败对军队士气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此消彼长之下,战局对汉军又不利了几分。

而且据孙坚和逃回来的汉军骑士所言,此番带黄巾军骑兵出战的三名黄巾军将领皆是悍将,比昔日黄巾之乱之时那些黄巾军的将校悍勇数倍,尤其是统领那具装重骑的将领。

天已经渐渐的黯淡了下来,远方旷野上奔驰的黄巾军骑兵就如同一根刺一般扎在朱儁的心头。

朱儁从城墙的垛口望向汉军大营。

今日起兵之时那高昂的士气已经消失不见,战败的阴霾此刻笼罩在汉军的头顶。

汉军大营中一片死寂。

……

与沉默的汉军军营不同,此时黄巾军军中士气无比的高涨。

“万胜!!”

徐晃,龚都,周仓三人领兵回营,耳旁响彻的尽是黄巾军士们欢呼的喊声。

徐晃踏上高台向许安行了一礼,笑着说道:“幸不辱命。”

许安快步上前,扶住了徐晃大笑着说道:“公明可知今日汉军骑将是谁?”

徐晃一脸疑惑,只记得那将旗上写的一个“孙”字。

“他就是孙坚!”龚都一旁兴奋的锤了一下徐晃的肩膀大声说道,“公明今日可算是为我等出了一口恶气!”

此战可谓是许安筹谋已久,用汉军的轻敌促使其出动出击,然后正面交锋,暗藏具装甲骑在骑阵之内。

黄巾军战胜无法扩大胜果,战败则是如不周山倾倒一般一发不可收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骑兵的劣势,许安训练这支重骑兵就是为了抵消汉军和黄巾军骑兵的优势。

“大战将起,我军胜算又增一成!”

许安攥紧拳头,狠狠的锤击了一下栏杆,遥遥望向南方的葵城,他知道朱儁此时就在葵城之中。

朱儁历史上与皇甫嵩,卢植二人合称汉末三将,如今更是携剿灭黄巾之乱的声望升任钱塘候,威名满天下。

高台之上众人皆是喜笑颜开,唯独阎忠却是忧心忡忡,他看着许安等人兴奋的神情,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其实完全不赞同许安此番南下,在河内与朱儁在葵城正面对战。

南下河内在阎忠看来根本没半点好处可言,若是战败,许安一朝威信扫地,精锐丧尽,逃回山中后只怕是数年之内都无力再出山征伐之力。

而就算是许安战胜了朱儁,也只会成为汉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引得汉军更为强力的反弹。

战胜之后想要劫掠河内也非易事,现在有了河内的世家相助,各个城池比之前坚固不少,守卒也多了不少。

黄巾军没有携带攻城的器械,可以预见的是攻城的损失比劫掠的物资要远远超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恩之,是因为我没有听你的方略所以唉声叹气?”

许安也发现了阎忠叹气,微一思索,开口问道。

阎忠眉头微皱,还是斟酌的说道:“我还是认为主公当先取上党以为基业,如今主公羽翼未丰还是需暂避汉军的锋芒,与河内汉军交战只不过徒添损耗,毫无益处。”

徐晃等人听到阎忠的言语,也都尽皆看向了许安,他们虽然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但对许安选择南下心中也确实有些疑问。

南下前许安和阎忠两人就曾有过争论。

当日太行山内军议,阎忠献策言说应当扼守太行八陉东侧和南侧的关卡,西取上党郡。

上党郡地势高险,自古为战略要地之地,境内又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两块盆地,可以发展民生,囤积粮草。

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

东为太行,南为王屋,西临太岳,只要占据山间关卡,以极少的兵力守住要道,就可以徐徐图之,以为基业,进取晋阳,图谋并州之地。

许安虽然认可了阎忠大体的方略,但是却执意要先击败河内郡的朱儁再北上攻取上党郡。

“就眼前看来,确实是没有什么好处,就算击败了朱儁得到了补给也是入不敷出,反而削弱了实力。”

许安扫视着高台上的众人,看着他们不解的目光开口道:“如果我告诉你们,就在这几年之内,青、徐、兖、豫四州之地黄巾将会再次揭竿而起,你们会相信吗?”

阎忠瞳孔微微放大,惊诧的看向许安,众人也是心头一惊。

四州黄巾军的复起,可谓是必然,许安很清楚,自己在太行山搅动的风云绝对不会影响四州黄巾军的复起,最多在时间之上有些许的出入。

现在已经是186年,188年就是历史上四州黄巾复起之时,许安虽然现在只是沿着历史上张燕大体的轨迹向前行走,但是现在的太行黄巾军在许安的带领下,已经要历史上的张燕要强大很多。

但就算是掀起了蝴蝶效用,也十分有限,而且许安特地说了几年之内,没有明言,一年两年也是几年,八年九年也是几年之内。

许安渡步上前继续说道:“我还可以告诉你们,就在明年刚刚晋升为太尉的张温就会因为无力剿灭凉州的叛乱被罢免”

“幽州要不了多久也将大乱,中山相张纯自荐为将,但被张温拒绝,反而选用公孙瓒为将,结果张纯发起叛乱,侵略幽、冀两州。”

“这……”

阎忠面色惊惧的看着许安,周仓甚至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半步。

许安目光凛然,他在并州这边搅动的风云,还远远无法影响凉州的战事,凉州战事的失利已经注定,张温的罢职也是板上钉钉之时。

东汉末年,太尉换了一任又一任,就算张温没有因为凉州之事被罢免,很快也会有其他的事情而来使得他罢职,张温的罢职就是必然。

而张纯、张举的叛乱,更是必然,北地的乌桓人早就是心怀不满,叛乱必然会要爆发,不过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许安转头看向龚都,喝问道:“知道为何我敢断言将来之事?”

龚都心中一凛,他猛然想起下曲阳逃亡的那个夜晚,许安在众人迷惑之间要众人前去太行山。

又想起了一路连战连捷,到今日拥兵数万,盘踞太行,人的想象总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想法,这些本来并非是许安有所预知的事情,也被龚都当成了许安未卜先知的证明。

许安并不知道龚都想法,他再度看向身前的阎忠说道:“我还知道阎公你为何遁入太行山,你曾经在皇甫嵩麾下任职。”

阎忠闻言不由的大惊失色,猛然抬头看向许安。

“平定黄巾之乱后,你劝皇甫义真挟平定黄巾之乱的威势,起兵反叛。”

阎忠身躯一震,连退了几步,跌倒在了地上。

“这,这……”

阎忠满脸的难以置信,他确定当日劝说皇甫嵩反叛之时,帐中只有皇甫嵩和梁衍三人,断无外人,怎么可能被许安知晓。

徐晃、龚都等人见阎忠如今作态,心中知道许安的所言定然不虚,再看向许安时都是难掩脸上的震惊之色。

难道许安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许安转过身去,望向远方渐渐落下的夕阳。

天边残阳如血,晚霞更似大火焚烧一般。

“我虽然统一了太行山,但不过闻名八百里,就算取了上党郡,也不过是在并州扬名,出了并州的地界谁又知道我许安的名字?”

“届时百万黄巾复起,各自为战结果只能是被汉军各个击破,所以我要葵城击败了朱儁!”

“只有击败了朱儁扬名天下,才能在之后黄巾复起之时,吸引天下黄巾的目光,让他们明白该追随于谁!”

许安慢慢转过身来面对着身后的众人,锐利的鹰目扫视着眼前的众人,背后是渐渐暗淡的天空,还有如血般的残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阎忠怔怔的望着许安,他此前从来不相信什么仙神鬼道之说,甚至对其嗤之以鼻,选择归附许安,也只是看重许安的潜力。

但如今许安的话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观念。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仙神?难道这世上真有黄天?

许安看着众人震惊的神情,重新坐回椅子上。

他知道东汉末这段历史的走向,他一直以来都隐藏在心中。

但他这段时间却发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必要隐瞒,他现在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是近十万黄巾军的领袖。

他根本不需要什么藏拙,什么掩人耳目,什么隐藏。

他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他是如今这个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宗教的领袖。

在这个世道,太平道的信众,黄巾军兵丁,普通的百姓民众,甚至于那些达官贵人,世家好强,他们很多人都是真的相信鬼神之说。

兵阴阳者,假鬼神以为助。

现在的许安实际上在外人看来,他已经不仅仅只是许安了。

在一众太平道的信众心中,现在的许安已经快要和神人并肩,他就是新的黄天!是黄天之志的继承人。

他麾下的这些将校,徐晃,阎忠,龚都等人知道他真能未卜先知,料敌机先,只会更为的信服他,而太平道的教众也只会更为狂热。

而且许安有《太平经》在身,一切的事务都可以推给《太平经》,因为这个世界只有四个人看过《太平经》一书,张角,张宝,张梁,还有他许安。

黄巾军的营寨中,无数军士的欢呼声也逐渐整齐,最终汇聚成了一句同样的话。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喜欢黄天之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黄天之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