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364章 上谷疑云

黄天之世 第364章 上谷疑云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28 来源:书海阁

五月二十三日,许安带领着黄巾军主力抵达了代郡的西面。

代郡留在西面只有少许的警戒力量,他们是班氏城的警戒骑兵,这一点点骑兵很快便被黄巾军的骑兵横扫出局。

五月二十三日晚。

许安统领着三万三千名黄巾军主力出关,抵达了班氏城外围,这座处于代郡最靠近并州地境的城池。

班氏城聚集着一千名郡兵,三千余名乡勇,近四千人的守备力量,城坚池固,军械充足,占据险要的地势。

这座城池,就是代郡防备着黄巾军的边境要塞。

理论上来说,班氏城牢不可破,如果黄巾军要夺取这座坚城,那么无疑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可能会被源源不断支援班氏城的援军,拖垮在班氏城下。

但坚城从外部确实是难以攻破,但如果是从内部……

要知道幽州可是太平道影响最深重的区域,就算代郡这种边境的州郡亦是一样。

二十四日鸡鸣前夕,万籁俱寂之时。

班氏城中的太平道信徒在城中纵火引发了骚动,并集结了上百人冲击城门。

举火为号,就在城内大火燃起时,城外的黄巾军立即响应。

许安亲自督战,并派出了麾下最为精锐的部队——黄天使者和陷阵营。

两支重甲部队在前,紧随其后便是武备精良的黄巾军武卒,三军一并向前,高顺、周仓、宋宪、魏续、郭大贤等将争先登墙。

里应外合,内外夹击,一举便攻破了坚固的班氏城。

班氏城城破,也预示着整个代郡,再无一地可以有效的阻拦那土黄色的洪流了。

五月二十六日。

许安率骁骑营四千,并州义从四千,共计八千骑兵奔袭百里,击破了正在和刘石军缠斗的代郡南部汉军。

同日,南面平舒城被张燕带领的黄巾南面军,后续的步卒所占领,南部汉军主要都是在戒备代县附近的太行山贼匪。

平舒处于内地,对于黄巾军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备,只有数百名郡兵和上千名乡勇。

同时,也是在五月二十六日这一天。

张燕带领的南面军步卒也抵达了狋氏城下(狋音权,氏音精)。

到五月二十八日,仅仅两天的功夫,黄巾军的旌旗便飘扬在了平舒城的上空,所有反抗的势力,都已经被黄巾军尽数铲除。

甚至连黄巾军的主力都没有动用,只是少许的武卒押着征招来的匈奴步卒,就轻而易举的击破了平舒城。

不过破城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小插曲,虽然出征之时,黄巾军军中三申五令,再三强调不得劫掠城邑,侵犯民宅,但是破城的匈奴步卒中还有有一小部分人没有听进去。

然后他们就成了黄巾军中军法官的立威对象,平舒城的城门口,三十多名违反军规的匈奴步卒被军法官斩杀,首级挂于狋氏城的城门之上示众。

五月二十八日。

许安接管了刘石军的指挥,带领大军北上,进攻当城。

郝萌领许安将令,带领一千名骁骑营、指挥着三千名并州义北上,奔袭代郡长城沿线两城之一的马城。

同日,北面的北平邑也被徐晃所击破了。

夹在高柳城和班氏城中央的北平原邑,并没有多少的防御力量,原本还有部分的郡兵带领着乡勇可以作战,但是因为北方的乌桓人的袭扰,都被王泽调去了北方长城协助防守。

徐晃不费吹灰之力便取下北平邑,使其成为了挺进高柳的据点。

五月二十九日。

张燕攻破了狋氏城后并没有拖延,他按原定的计划留下了一部分武卒,带着上千名匈奴步卒,接管了狋氏城的防务。

随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张燕自己统率,马不停蹄的向着东北方的东安阳城赶去。

另一路又孙轻带领,两千名武卒,还有三千名匈奴的步卒,往东南面的平舒城杀去。

为了保证推进的速度,完成许安战前定下的进攻任务。

徐晃和张燕两人都没有去管横在高柳和狋氏城中央的道人城,毕竟道人城中的正规军和乡勇不过千人。

徐晃分了一支两千人的并州义从游戈在两城之间后,就没有再去理会道人城中的汉军。

只凭着道人城那千余人不到的守军是不可能对黄巾军有任何的危险,他们也不敢出城与黄巾军野战,一旦他们出城,那么那支两千人的并州义从,立马便会将他彻底的清除掉。

北面军飞快的推进,在二十九晚已经抵达了高柳城下。

龚都、张辽带领着剩下的六千名骑兵奉令向着马城挺进。

截至到五月二十九日时,只过了不到短短的五天的时间。

但是代郡便已经陷入了彻底失控的状态,位于高柳城的王泽,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联络上代郡其余各城的汉军。

代郡十一城,班氏、北平邑、狋氏、代县四城已经被黄巾军所占。

平舒、东安阳、当城三城,还有代郡的郡治高柳,四座城池都处于黄巾军的围攻之中。

平舒、东安阳、当城地处内地,兵少将寡,如果没有援兵,那么三城被攻破就在数日之间,除非黄巾军主动退却,否则他们绝无守住的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高柳城有着高大的城墙,和完备的军械,他们能坚持的久一些。

不过也只是坚持城池不被打破,长城一线,高柳城的汉军根本无力去管辖。

那些守卫着长城的汉军,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听天由命了,他们绝对抵挡不住前后同时出击的黄巾大军和塞外的乌桓人。

代郡暂时只剩下道人、桑干、马城三地没有遭到围攻,但是道人、桑干两地处于内陆,根本无力支援其他几处被围攻的城池。

而马城很快便会遇到郝萌带领的四千名黄巾军骑兵的长途奔袭。

郝萌麾下的四千名黄巾军骑兵,将占住马城、宁县一带,守住了两郡北面的关键过道,这处曾经是汉廷护乌桓校尉部所驻扎的地方。

龚都、张辽两人带领的六千并州义将从西方赶来,和郝萌部一起包围马城。

虽然骑兵不能攻城,但是黄巾军也不需要攻城,只需要困住马城的守军。

然后和乌桓部里应外合,在将马城北方的关口打开一个口子,放乌桓人进入长城以南即可。

六月二日,这是黄巾军进攻的第八天。

平舒城、当城,两城皆破,潜伏入城的鹰卫带领着城内的太平道信众掀起了叛乱,和城外的黄巾军里应外合,成功夺取了两城的控制权。

唯一可惜的是,东安城的守将颇为机警,及时的镇压了城内的骚动,张燕还是没有攻入东安城。

班氏、北平邑、狋氏、代县、平舒城、当城、六城沦陷。

龚都、张辽两人也带领着麾下的军兵,攻破了马城北面的长城关口。

长城攻破,难楼带着数以万计的乌桓骑兵从关口涌入了代郡之中。

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在平原之上,挡住黄巾军的攻势了。

……

涿郡、涿县。

刘虞在五月二十八日的时候,就开始接连收到了来自代郡的信息,一直到六月二日,消息一日被一日严峻。

班氏城沦陷、代县沦陷,南部都尉石鸣身死,代郡郡守王泽被黄巾大军围困在高柳城,一桩有一桩的坏消息传入了涿郡中。

刘虞面无表情的看着手中最新送来的一封来自代郡的军情。

这正是长城防线告破,上谷乌桓正大举南下。

刘虞没有愤怒,而是将其随手丢至一旁。

五月二十八日的时候,刘虞就已经传信给了广阳郡郡守,命令其即刻派三千郡兵支援居庸关。

上谷郡和代郡为了防备北面的游牧民族,城池普遍坚固,且高大。

代郡因为有险可守,所以内地的城邑防备比较薄弱,但是上谷郡不比代郡,上谷郡中内部的城邑防备并不比边境的诚邑

这一幕,正好被刚刚走进来的助军校尉赵融看到。

赵融面色有些担忧,他自然是也收到了代郡的传来不妙的消息。

那占据并州的许安,似乎总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出击,每每让汉军首尾难顾,无暇分身。

河东郡之役是如此、并州之役又是如此。

河东郡之役,在许安带着黄巾军从上党郡出击后不久后,凉州的叛军便一举击溃了耿鄙带领的平叛之军。

整整六郡的平叛军,一朝丧于敌手,凉州全境就此沦陷。

被调往河东郡的袁滂不得已,只能带着麾下的兵将折返回右扶风地区。

当时的许安可是根本不可能和凉州军提前商议好,要知道,从上党郡前往凉州,要历经上千里,无数的艰辛,怎么可能轻易的做到。

而并州之役,好巧不巧,南匈奴叛乱,又让许安抓住了机会,一举夺取了沦为孤岛的并州。

这一次,许安进攻两郡的时间也正好处于幽州汉军最为薄弱的时候。

此人的无论是大局观,还是对于时机的把握都恰到好处。

“伯安公。”

赵融走入了房中,他并没有好奇刘虞丢掉的书信其中具体的内容。

“船队已经走了,按伯安公的吩咐,除去粮草外,还给辽西送去了一千件铁甲,强弓两千张,箭矢若干。”

“辛苦了。”

刘虞点了点头。

幽州汉军主力已经是被张举、张纯打的溃不成军,一路退至广阳郡,借着坚城勉强只有防守的能力。

不过幽州的汉军主力虽然战败了,但是作为幽州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世家——公孙家,他们的根基就在辽东辽西等地,自然是也不愿意和作为强盗,只知道劫掠的张举和谈。

而且张举也不愿意和公孙家和谈,他和张纯两人的看法一致,都是要的是将公孙家连根拔除,用公孙家的钱财来供养自己的大军。

公孙瓒麾下的兵力不足他们的十分之一,如何能挡的住他们的铁骑。

只是作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大世家,公孙家的能力终究还是超乎了张举、张纯这两个豪强出身的想象。

公孙瓒集结了麾下的骑兵,还有公孙家的家兵,以及归附于他的乌桓人,居然接连击败了向着辽西进军的乌桓骑兵。

就算是张纯和丘力居两人亲至,合兵一处,在辽西和公孙瓒大战了数场,却也只是双方各有胜负,打的不相伯仲,颇为焦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和刘虞之前所预想的,公孙瓒最多撑到张举、张纯两人派遣主力东进后,就会迎来大败的结果想去甚远。

正因为公孙攒的胜利,所以这次刘虞才破天荒的从本来就不富裕的府库之中,带上了一批武备给于如今在辽西和张举军鏖战公孙瓒。

不过刘虞也并不看好公孙瓒的结果,幽州汉军的主力都败了,公孙瓒一支偏师,又能成的了什么气候。

公孙瓒的败亡,在刘虞看来只是迟早的事,他送去武备,也不是希望公孙攒能够击败张举。

而是希望公孙攒能多撑着一会,撑到自己不久前在涿郡和广阳郡的募兵拥有战斗力为止。

比起公孙攒,刘虞更信任自己,以及自己训练出的军卒。

只是……时间不等人啊……

“并州的黄巾军到上谷郡了吗?”

赵融看到刘虞面色微沉,也是有些紧张代郡和上谷郡的情况,于是询问道。

刘虞摇了摇头言道。

“目前的情况还不明朗,我现在收到的军情都是数日之前的,这次黄巾军准备充分,进军速度之快极为罕见,恐怕并州黄巾军在今日,已经进入了上谷郡内。”

赵融面色微变,黄巾军进入上谷郡郡内,那岂不是说上谷郡危险了?!

“无妨,我此前已经让广阳郡的郡守带兵支援军都陉,前往居庸关内了。”

刘虞注意到赵融的脸色,宽慰道。

“并州的黄巾军虽然在那贼酋许安的带领下,声势日渐上涨,但黄巾军连番征战,疲惫不堪,那并州实际不过百万人口,焉能支撑他如此用兵,我军只要占住军都陉,便可依托军都陉和上谷郡内的军兵一同抗击并州黄巾军。”

“拖入鏖战,消耗黄巾军的实力,再好不过。”

赵融看到刘虞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稍安。

刘虞点了点头,继续言道:“并州黄巾此次来势颇为凶猛,我有些担忧那许安会联合张举,所以还请赵校尉带本部兵马前往广阳郡,接替广阳郡的防务,我再拨给你两千新练的郡兵充实防务,张举势大,你切记小心,不可擅动,主要以防备为主。”

“兵家作战,最忌两线同时作战,来回奔波,使得精兵变作疲军。”

“如今当务之急,是应对想要袭取两郡的并州黄巾,你将货援辽西之事,交予可信之人后,即刻起兵北上,我担心张举此番生出什么别样的心思。”

“伯安公嘱托,融定会谨记。”

赵融面色肃然,拱手领命,转身恭敬的退出了房舍。

赵融是一个知道进退的人,他也知道自己助军校尉的职位是如何来的,他不怎么通军事,所以刘虞的嘱托他从来是不打分豪折扣的去执行。

刘虞看了一眼赵融离去了背影,微不可察的叹了一口气。

他虽然看起来胸有成足,似乎智珠在握,实际上刘虞却并没有在赵融面前表现出来的,那么有底气。

刘虞此次奉命前来幽州平叛,沿路上自然是对幽州周边的势力都做了一些功课。

对于许安的名字,刘虞也并不陌生。

从半壁太行到如今虎踞并州,仔细的审查许安的发家史,许安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绝对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在黄巾军主力覆灭后,带着数百人奋战数年,居然能屡败汉军,甚至以堂堂正正之阵击败了朱儁,继而定鼎并州,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什么庸才。

众所周知军都陉易守难攻,其中以居庸关一段最为险要。

居庸关一段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

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

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三十六里的溪谷,俗称“关沟“。

如今占据军都陉的是汉军,上谷郡城坚池固,就算黄巾军进军在迅速,也绝对没有办法迅速攻破,那么势必会被拖入到残酷的拉锯战。

拉锯战打的就是人力和物力,以贫瘠的并州和有整个大汉财政援助,人口众多的幽州来比,陷入拉锯战对于黄巾军是极为的不利。

刘虞不相信,许安连如此粗浅的情况都会看不出来。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此次许安既然带着黄巾军进犯代郡、上谷郡两郡,那么必然是有所依仗,才敢进犯两郡。

但是刘虞现在对许安为什么敢进犯两郡,却仍然是一头雾水。

刘虞摇了摇头,清理了一下思绪,这连番到来的坏消息终究还是影响了他的判断。

“魏攸。”

刘虞对着一旁长史魏攸言道。

“点八千名训练好的郡兵,明日卯时出发,前往军都陉,我总感觉有些不对。”

“再传信给助军右校尉冯芳,与我一并出发前往军都陉。”

喜欢黄天之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黄天之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