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380章 卢植

黄天之世 第380章 卢植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28 来源:书海阁

薄落亭北方,汉军的营垒绵延十数里。

冀州汉军在北中郎将卢植的带领下,已经离开了瘿陶城,向着西北方向的安平国进发。

不过他们并没有渡过漳水,而是停驻在了漳水的北岸,扎下了军营。

此时的漳水北岸汉军大营一片肃杀之气,营垒之中几乎没有半点喧闹之声,有的只是有巡逻兵丁们走路

大战即将来临,汉军军营的所有人都知道,上百万的黄巾,上百万的“蛾贼”就在只有一水之隔的安平国。

百万之众,只是想想那无边无际的景象,便足以让任何人感到惊惧。

战争的阴霾笼罩在众人的头上,使得汉军营地之中的一众军卒尽皆是压抑无比。

包括禁军在内,冀州军很多人都亲身的经历过光和七年的那一场黄巾之乱,那一场轰轰烈烈,影响了大汉八州,将近一年的农民起义。

无数的郡县被攻破,无数的豪强地主被斩杀,无数的农民揭竿而起,无数的走夫斩木为兵,无数的小民聚拢在一起,向着统治了数百年的汉室发出了怒吼。

虽然结果是黄巾军最终战败,但黄巾军的强悍和狂热,也在汉军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下曲阳一战,张宝战死,十余万黄巾军战败,但是昔日初战那漫山遍野的黄巾军,那些握着农具,却悍不畏死“蛾贼”大部分人都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黄巾军的溃兵且战且退,一路被汉军包围于河滩之上,汉军多次进攻,但都被击退。

困兽之斗,犹需小心,皇甫嵩放出风声,想要借着劝降分化剩余的黄巾军军心,但是却只有寥寥百人投降。

张角被剖棺戳尸,张宝、张梁被斩杀。

被围困在河滩的黄巾残军获知了消息之后,绝望的向着汉军军阵发起了最后的冲击,上万人战死在了河滩。

近四万余人赴河而亡,他们投入了冰冷刺骨河水之中,就此追随着他们一直都信仰的大贤良师,一同离开了这个世界。

很长的一段时间,下曲阳外的江河上,都漂浮着成千上万的蛾贼尸体。

而且不仅仅是百万黄巾,若只是面对百万黄巾,有卢植统帅他们,还有八千余名禁军压阵,北方还有不少的援军,他们也不会感到什么惧怕。

毕竟就算黄巾军再狂热,再悍不畏死,但是他们缺少兵甲,战力普遍薄弱,不通军阵,有卢植作为统帅,他们并不慌张,毕竟昔日在卢植的带领下,他们就是这样战胜了张角统领的冀州黄巾军主力。

无论张角,无论黄巾军如何进攻,如何的试探,如何的疯狂,卢植都可以将张角的手段一一化解,并出奇计,瓦解张角的攻势。

但是这次,不仅仅是百万的黄巾军。

更为重要的是,有一个让众人都感到极大的恐惧的人,此时就在冀州的安平国内,就在漳水的东南方。

这个人如今统领着并州黄巾军主力,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此人正是如今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大贤良师——许安。

两汉鬼神之说风行,许安如今的名声已经远远超过昔日张角的名声,各式各样的神话,各式各样的光环加持在许安的身上。

晋阳、葵城、汾水一场又一场的战事,成就了许安的威名,成就了并州黄巾军的。

也让冀州的汉军因此,听到许安的名字都感到畏惧。

之所以蹇硕之前一直屯兵在瘿陶城不敢北上,就是因为军中的气氛实在是过于压抑,众人对于许安也太过于畏惧。

但是如今四州黄巾军大部已经开始进入了安平国的境内,冀州汉军也不得不向着北方进发。

不过他们的统帅的也不再是蹇硕,而是变成了卢植。

可以说有卢植在,汉军就好像有一根定海神针一般,军心稳定非常。

因为此前黄巾之乱时,卢植领兵击败了张角,实际上他的名气要大于朱儁,因此有了卢植坐镇,冀州的汉军士气也是回升不少。

此前卢植虽然在并州带领并州军,在八尺山之战被击退,不过当初卢植统领的很多人都是新兵,还有从其余郡国匆匆赶来的疲惫之师。

而且面对的敌人不仅是在以守难攻的八尺山设防,而且敌方的统帅更不是庸俗之辈,而是昔日皇甫嵩麾下的大将,凉州名士——阎忠。

最后上党郡被许安带领的太行黄巾军攻陷,卢植只能是无奈的率军撤退,但是八尺山受挫,并没有影响到卢植的威名,天子也没有因为此事而责罚卢植,反而是给予卢植不少的奖赏。

后面卢植将所受的奖赏,尽数交付给了朱儁的家眷,毕竟卢植和朱儁两人也有一些交情,朱儁在葵城战死,卢植也是扼腕长叹,为其感到十分可惜。

越过重重的军帐,如林的枪戟之后,在辕门之后,竖立着一面火红色的大纛旗。

大纛旗上,用金线绣着一个龙飞凤舞,张牙舞爪的“卢”字,这是属于卢植的大纛旗。

卢植面色凝重,身罩着绛红色的战袍,身穿玄甲,手按着腰间的汉剑缓步从大纛旗下路过,走向身前的大帐,身后一干汉将,皆是面色肃然,亦步亦趋的跟在卢植的身后。“哗。”

看到卢植的身影走来,守卫在两侧的汉军甲士皆是纷纷行礼,帐外的两名甲士,也掀起了大帐的帐帘。

卢植微微颔首,迈步进入了明亮的大帐之中,身后众将也跟随着卢植鱼贯而入。

稍许片刻,众将分尊卑坐于两侧,卢植端坐在了大帐的首座。

卢植并没有戴顶盔,但是一头花白的头发梳理非常干净利落,绛红色的战袍平平整整,看起来十分整洁。

卢植生于永和四年(139年),到如今(188年),卢植也已经是到了天命之年了。(汉算虚岁)

这些年来的起起落落,连年的奔波和劳累,也使得卢植越发的苍老。

不过现在卢植的背脊依旧挺立,而他的双目依旧是清明无比,寻常人只是被卢植看上一眼,甚至都有一种被其看透了的感觉。

卢植看了一眼端坐于帐内的众将,在座的一众将领皆是低头垂目,面向着卢植,恭敬的坐着,对于卢植,自从光和七年的黄巾之乱后,他们便一直是心悦臣服。

如今帐中的这些冀州军将校很多人才刚刚被放出绣衣使者的监牢,而这一切他们都认为要归功于卢植的坚持。

冀州动荡后,天子亲自下诏,命卢植持节接管冀州军,主导冀州战事。

卢植一到瘿陶便立即去见蹇硕,接管了上军营,而且还让蹇硕将一干被关押的冀州军将校放出监牢。

听说蹇硕因为卢植针锋相对,不肯相让分毫,最后卢植持着天子亲授的节杖命令蹇硕放人,蹇硕无奈之下,只能放过了大部分的冀州军将校,甚至还因此直接留在了瘿陶城,称病不出,拒不配合卢植行动。

对于冀州军一众将校来说,卢植不仅是一个能带领着他们走向胜利的将领,更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因此态度恭顺非常。

卢植扫视了一眼了帐内的情形,确定了没有人缺席,这才开口说起了冀州的情形。

“根据斥候来报,如今安平国阜城、堂阳、扶柳、包括郡国治所新都在内四城,已经尽皆被许安带领的并州黄巾贼所攻取。”

卢植话音刚落,帐中冀州军一众将校皆是面面相觑,有些骚动,原本安静的大帐内,也传来的嗡嗡之声。

卢植将虎符放在案桌之上,轻轻一拍,发出了一声轻响,帐中众人也知道自己等人失态,立即停下了言语。

“颜良、文丑两部,已经抵达了安平国北方的武邑,距离新都不远,冀州北方,刘虞也已经领军抵达了中山国的汉昌,预计还有数日,便可抵达巨鹿郡鄡县北方的位于安平国北部的南深泽。”

卢植的身后,挂着一副巨大的冀州地图,上面用红圈标志了汉军各部的屯兵地点,还标志着四州黄巾军大致的行军路线,以及许安的屯兵点。

“许安麾下并州黄巾贼分布于之前占领的四城,如今在安平国只有约有两万人还在他的麾下,其中包括匈奴弓骑和乌桓突骑各三千余人,还有其编练的新式骑兵,骁骑营约三千人,骑兵的数量占据了大半,共计一万余人。”

卢植缓缓开口讲解起了许安麾下的大致兵力和步卒详情,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留在许安麾下的步卒虽然只有**千人的规模,但其皆是带甲之兵,持锐之士,仍然不容小觑。”

“许安选择留在常山国、巨鹿郡四城的‘蛾贼’军卒,多是普通的黄巾军军卒,不过也颇为精锐,这部分的军卒好像在‘蛾贼’中被称为‘锐士’,穿戴革甲,手持刀盾,或是枪戟。”

“而其直辖的军卒,主体是在‘蛾贼’军中则是被称之为‘武卒’,是效仿魏国之武卒而建立,葵城之战时,就是这些名为‘武卒’的‘蛾贼’,挡住我军锐士的突击。”

帐中一众将校皆是心中一沉,黄巾军武卒的名号,他们也是听过,葵城之战,朝廷虽然遮遮掩掩,但是对于他们这样的高级将校来说,其实并非是什么秘密。

“除去武卒外,许安的麾下还有两营更为精锐的部曲。”

卢植看了坐于众人身后的一名穿着的绣衣的官吏,此人正是常山国的绣衣都尉沈玉,现在暂时代任冀州绣衣使者镇抚使一职。

卢植对着沈玉点了点头,这些消息多是绣衣使者探听而来的,也因为这件事,卢植对于蹇硕的观感改变了不少,此前他让蹇硕放出冀州军将校可是和蹇硕争吵了许久。

最后卢植持节命令蹇硕,蹇硕只能服软下令放人,第二天就称病不出,而后就让沈玉统管了冀州绣衣使者。

但蹇硕虽然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态度,但绣衣使者实际上还是听从卢植的差遣,卢植知道,这些绣衣使者如果没有得到蹇硕允许的命令,必定是不会帮他的,并没有因为他们争吵而让绣衣使者选择旁观。

“其中一部名为‘黄天使者’,这一部相信在座的诸位应该非常熟悉,这是‘蛾贼’之中绝对的精锐,他们是狂热的太平道信众,他们悍不畏死,身穿重甲,手持盾兵。“原本‘蛾贼’中的黄天使者,就已经可以和我军锐士媲美,如今许安麾下黄天使者战力恐怕更甚,黄天使者在许安麾下约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黄天使者现在是作为许安的亲卫而存在,也就是说黄天使者所在,多半就是许安所在之地,黄天使者旗帜为黄底黑纹的虎纹战旗,各部遇之,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擅动,立即将信息通传众军。”

卢植面色肃穆,沉声言道。

“另一部则是一支名为‘陷阵营’的部曲,这一部的战绩我们知之甚少,应该是贼首许安新成立的一支部曲,此营和‘蛾贼’普通武卒配备相当,战力未知,但诸部遇之,务必谨慎接战,不可有半分轻敌,在‘蛾贼’军中,能单独成立一营者,皆非是等闲之辈。”

“许安麾下骑军三部,一为骁骑营,骁骑营其中大半是原来并州骑军,还有一部分的黄巾军骑卒,其营弓马娴熟,颇为全能,其营战兵出自边郡之地,战力惊人,诸部遇之,结营自守,放出信号,互为援助,静等自守,我军骑卒恐怕不是其对手。”

卢植摇了摇头,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忧愁之色,当初压制张角,他就是仗着己方骑兵,而占有极大的优势。

但如今却不想不仅仅是攻守之势易也,连骑兵的数量和质量都改变了。

原本只有少数马队的黄巾军在骑兵上,已经远远的要胜过汉军了。

若不是这次黄巾军的目的,是要接四州黄巾前往并州,那么战争的主动权就定然掌握在黄巾军的手中了。

毕竟冀州一马平川,几乎都是平原之地,骑兵可以轻易的转移,逃出围捕。

就如同乌桓峭王的部队一般,突破了河间国、渤海郡汉军的封锁,直接侵入冀州的腹地清河国,肆意劫掠,无法阻止。

“其余两部,一为乌桓突骑,乃是贼酋许安征召的上谷郡乌桓部族之兵,善于冲阵,近战,另一部为并州义从,乃是贼酋征召匈奴部族之兵,善于骑射,远程袭扰。”

卢植心中叹息了一声。

如今冀州的局势正是最为糟糕的时候,甚至于比昔日光和七年,百万黄巾席卷八州时,还要糟糕……

喜欢黄天之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黄天之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