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459章 入并州

黄天之世 第459章 入并州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28 来源:书海阁

中平五年,十二月一十八日。

上艾县的城墙之上,罕见的站满了头裹着的黄巾军的兵丁。

井陉从东面的井陉关横穿太行山,而最西方就是上艾县,这里是属于黄巾军领地的腹地,甚至可以说是最为安全的地方之一。

原本太行山中的贼匪根本不敢招惹黄巾军,而汉军也没有翅膀,根本不可能越过井陉关,越过八百里太行赶到上艾县。

而上艾县按照州郡划分属于冀州的常山国,它位于太原郡、上党郡、常山国三处郡国的中央地带。

井陉关到上艾县只有一条道路,也就是着名的“井陉”,但是到了上艾县,官道便一分为二,变成了两条官道。

自上艾县分离的第一条官道,是通往正西方的太原郡官道,第二条,则是通往西南方的上党郡。

上艾县的四周根本没有多少的危险,县内的几家豪强也早已经被鹰狼卫所拔除,安分非常,因此上艾县驻扎的黄巾军也十分稀少。

不算上艾县内的军屯之中的军兵,整个上艾县的常备兵力,只有两屯的军兵,实际上都还没有满编,也就说整个上艾县,只有一百多名黄巾军的常备军。

县内唯一一个稍大一些的机构,是鹰狼卫的百户所,人数约有百人的规模。

一般的百户所,都是狼卫主管,但是这处百户所有些特殊。

因为此地在井陉,除去狼卫的工作外,鹰卫还要传递信息,算上鹰卫和狼卫两卫的人手,才使得这处百户所处于满编的状态。

整个上艾县黄巾军的武装力量,大概在三百之数。

但是现在上艾县的城墙之上,黄巾军的军兵却是密密麻麻,放眼望去,尽是黄旗。

而在上艾县的城内,不时有一队队黄巾军的巡逻军兵从坊市之间缓步走过。

上艾县之外,熙熙攘攘,官道之上挤满了脚步蹒跚的难民。

两侧也是站满了黄巾军的军兵,其中还参杂着不少鹰狼卫的缇骑。

仔细的查看那些不时走动的鹰狼卫的缇骑,可以很明显发现,这些缇骑之中,不乏穿着红袍和白袍的百户和千户。

官道之上,乌泱泱的一片,民众的队伍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阿翁,我们这是已经到并州了吗?”

一名风尘仆仆,身形瘦小的半大小孩,轻轻的扯了扯走在前面父亲的衣角。

“应该到了吧。”

走在他前面的中年男子回过了头来,用手扯了扯快要从肩上滑落的行囊。

对于自家孩子的问题,他其实也不知道答案。

他们一路走来,从崇山峻岭之间穿梭而来,听说这条道,叫做井陉,只要越过了井陉,就能到太平道的领地之中,就能到黄天照耀的地方。

现在这里,满目的黄旗,他们已经走过了井陉,这里应当就是并州了吧。

他是青州人,此前,他从来没有离开青州,甚至从来没有离开过平原郡。

他走过的最远的路,到达过的最远地方,是从聚落到乐陵城去服役。

对于并州,他并不知道有多远,只知道在青州的西方,在西边很远很远的地方。

太平道的符祝告诉他们,可能要走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才可以到达。

他本不想离开故土,不想离开自己的乡聚,哪怕他是太平道信众。

这是生他养他的地方,这是他父亲,他的祖父,他的祖辈们,世世代代所生活的地方。

他的宗族在这里,他的妻子在这里,他的父母在这里,他的一切都在这里,而他的一生也应该在这里。

但是他没有办法,他没有选择。

连续不断的苛捐杂税,征税的官吏逼的他不得不背井离乡。

他每日不敢怠满分毫,每天太阳升起之前就爬将起来,一直要忙碌每天太阳落下黄昏之时,才能回家。

除了每次忙活地中的生计之外,还要去做一些短工,这样才能维持家中的生活。

本以为日日夜夜劳作,一刻也不敢怠满,儿子也有十四岁了,虽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每日所需的吃食渐长,但是也能帮忙干些活计。

今年或许可以攒下一些余粮,能让家里的生活好上一些。

但是没有人可以料定明日将要发生的事情……

中年男子闭上了眼睛,握紧了双拳,他不想再去回忆。

男孩看到自己的父亲没有继续言语,也是懂事没有去追问。

“小妹,我们终于到并州了。”

男孩微微偏头,对着趴在自己背上的小女孩兴奋的说道,那是他的小妹,刚刚满四岁。

小女孩睁着眼睛,在他哥哥的背上好奇的向着前方看着,她年纪还小,根本就不知道并州意味着什么。

“饼州?是有烤粟米吃的地方吗?”

她只记得,那些穿着长长衣服被叫做符祝的人,给她尝了一次烤过的粟米,真的好香啊。

周围的人好像都说,只要是在饼州,天天都能吃到烤过的粟米,不用再挨饿了。

她不喜欢挨饿,挨饿的滋味并不好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对,就是烤粟米吃的地方。”

男孩笑了笑,瘦小的身躯里突然感觉又生出些气力。

他将背上的小妹往上托了托,快走了两步这才跟上了父亲的步伐。

他抬起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父亲并不宽阔的背影,但是却让人感到无比的心安。

四周的人群缓缓的向前流动,父亲背影的前方是一望无际的黄色旌旗组成的海洋,几乎遮蔽了男孩的双眼。

上艾县外的官道上,中央的地带,这里被黄巾军的层层的包围着,四周民众的队伍在这里分开,分出了一百多支排成了长龙的队伍。

一百多支队伍都被建议的栅栏隔离了起来,栅栏的周围,每隔三步便站着一名按着环首刀的军兵。

每隔三十余步,栅栏的中央便有一个矮台,矮台之上都站着一名手持铁质扩音器,身穿道袍的符祝。

“不要拥挤,禁止喧哗,不许推搡,不允许抢占位置,违者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鞭十记!!”

官道上的四周民众显得十分的紧张,他们跟随着引领的黄巾军军兵,从原本的队伍之中分离,加入到了队列之中。

看着那稀奇非常的扩音器,耳中听着洪亮的话语声,每隔数步站立的黄巾军军兵让他们也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那些喊话的黄巾军符祝,虽然口中说着惩罚,但是语气却并不严厉。

四州民众之中,很多人都太平道的信徒,他们看到身穿道袍黄巾军的符祝,心中不由自主都生起了安定的感觉。

每一条队伍,一次只放入一人,中年男子前面的人已经被引路的军兵带走。

他一脸紧张的看着前方,有些手足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但是妻儿都在旁侧,他知道自己不能太过慌张,不然会影响到自己妻儿的心绪。

一名腰佩着环首刀的军兵缓步走了上前,中年男子有些惶恐。

虽然黄巾军一路保护着他们,但是他对于这些佩戴着刀剑的军兵信众还是不由自主会感到畏惧。

“在下王仲,乃是太平道的道众,现在已经进入了我太平道管辖之地,已经安全了,不需要太过于紧张。”

王仲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拱手道。

“你们是一家人吗?”

王仲注意到了那中年男子的身侧后方一些,还站着一名瘦弱的女子,还有一个背着小孩的半大小子,心知他们多半是一家人。

“回上官的话。”那中年男子吞了一口口水,王仲的语气缓和,让他心绪稍定,点头道:“这是我的妻子。”

“不需要叫我上官,叫我同道即可。”

王仲注意到了中年男子的紧张,心中不由暗叹了一声,笑道。

“你们一起跟着我,不要掉队了。”

王仲简单的嘱咐了几句注意事项,便带着中年男子一行人走向了其中一支队列。

“跟紧了,阿生,别走散了。”

中年男子扭头对着身后的男孩嘱咐了一句,将行囊又往上托了一些,然后牵起了身旁妻子的手,跟着王仲走上前去。

“跟着前面的人一直往前走,就行了,到了最前面,会有人接你们,放心。”

王仲将中年男子领到一处队列的末尾,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便再度离开。

他还需要去接其他的人,上百万的人等待着转移,如今的上艾县,光是黄巾军的军兵,就有五千余人。

刘辟现在就坐镇在上艾县,如今云集在上艾县的鹰狼卫缇骑,已经超过了一千人,而这一切都是为的就是筹谋四州民众入并州之事。

队伍一点一点的向前,两侧是随风飘扬的土黄色旌旗。

中年男子的看着四周的飘扬的黄旗,心绪稍宁,那土黄色的旌旗和泥土的颜色一般。

只要那土黄色的旌旗飘扬,他们就还是处于安全之中。

“不要着急,现在已经通过了井陉,汉军都被拦在外面,这里很安全。”

队列的间隙处,手按着环首刀的黄巾军军兵,小声的劝导着,维持着队列的秩序,语气也是十分缓和。

男孩偏离了一些队伍,他从父亲的身躯之后探出了脑袋,想要看清前方的景象,但是前方是一条长龙,旌旗飘扬,甲士林立,遮蔽了他视线。

队伍缓缓向前,寒风吹袭而来,再度引得一阵猎猎的响动。

男孩缩了缩脖子,已经是入了十二月,北地的寒风的越发的冷冽,他身上的衣物少的可怜,根本不足以抵御寒冷。

太行山中更是冷酷,因为缺少衣物,虽然黄巾军也准备了不少衣物,但是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有不少的人在太行山之中死在了睡梦之中。

沉沉的睡去,就此一觉不醒。

费尽了千辛万苦,渡过了千重万险,却倒在了井陉之上,离终点最近的时候……

现实的世界,往往就是如此的残酷。

队伍虽然移动的比较缓慢,但是还是一直在移动。

中年男子在一名鹰狼卫缇骑的接引下,走到了一张胡桌的面前。

不同于放于地上,低矮的案桌,这张胡桌要高得多,已经到了他的腰间。中年男子抬起头,看向胡桌的后方,一名身穿着道袍,面色和蔼的符祝正坐在胡桌的后方,坐在了一张颇为高大的椅子上。

胡桌之上,放着厚厚的一沓黄纸。

“所有进入并州之地的人,要先行登记信息,我等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们分配土地,或者是安排工作,如果你是工匠,我太平道在各地皆有工坊,可以安排你们就近进入工坊,若是有会做的事情,都可以报出来,最好不要隐瞒,隐瞒了损失的,是你们自己。”

接引的鹰狼卫缇骑示意中年男子坐在椅子上。

“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

中年男子拘谨的坐在椅子上,连连点头。

他没有坐过这样的椅子,也没有试过这样和这些明显看起来身份高贵的人对坐着,一时间感觉十分不自在,根本不敢坐实。

“不要紧张。”

那符祝笑了一笑,缓声说道。

“先报上姓名。”

“陈丰。”

中年男子听到那符祝的问话,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来,低着头回答道。

“丰收的丰?”

符祝没有抬头,在身前的黄纸上用笔写了下来。

“对,对……”

“坐着说话,没事的。”

符祝看到陈丰站起身来,一脸惶恐,哑然失笑道。

陈丰依言坐下,但是还是有些紧张。

“原来家住何处?就是哪个州,在什么郡,还有乡聚叫何名字。”

陈丰思索了一会,这才有些忐忑的答道。

“青州,在平原郡,陈家聚。”

这些信息,他记得颇为清楚,当地的符祝给他们都说的很清楚,而且让他一定要记在心里,不然到时候进入并州,可能会和本乡的人分开。

“可是工匠,或者有其他的专长?”

“小人只会种地……”

陈丰面色有些尴尬,低声说道。

“那就是农户。”

符祝将毛笔再沾了一些墨水,随后在黄纸上继续写道。

之后,又将陈丰身后的妻子和儿女都记录在黄纸之上。

“拿好黄纸,千万别弄坏了,到时候凭着这张黄纸,可是能领到田地的,墨还没干,小心一些,你们现在跟着我身后的军卒,往后方继续走。”

符祝将黄纸递给陈丰之后,对着陈丰继续叮嘱道。

陈丰双手颤颤巍巍的从那符祝的手中接过了黄纸,他只听到可以凭着这张黄纸领到田地,其他的叮嘱都没有再听见了。

“好,好,好。”

陈丰连连点头,他双手根本不敢用力,几乎是捧着黄纸。

他知道,他现在拿着的这张黄纸,就是他们一家人以后的生活的依靠。

他终于要有自己的田地了……

喜欢黄天之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黄天之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