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626章 陷阱

黄天之世 第626章 陷阱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28 来源:书海阁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日。

东军以孙坚为首,袁术、曹操为副,两路出兵,向黎阳方向挺进。

东郡之战自此掀开了帷幕。

潜伏在东郡的鹰卫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送入了太行山中,随后经由上党郡,以最高规格的军情急令送往了太原郡的晋阳城。

四月二十四日。

晋阳府衙之中,寂静的可怕。

府衙的大堂之中,一众身穿着戎装的黄巾军将校列坐于两侧,皆是神情肃然。

贾诩和许攸两人坐于左侧的首席和次席。

龚都、吕布两人则坐于右侧都首席和次席,马腾紧靠着吕布一起。

黄巾军一共有三位重号将军,这一次全都坐在了晋阳之中。

马腾打量着堂中一名名正襟危坐的黄巾军将校,凉州安定之后,许安以阎忠为凉州牧代理凉州,返回太原郡的时候,马腾也的跟着许安一起返回了并州。

凉州都已经安定立了,许安自然是不可能让拥有不小威望的马腾还留在凉州。

马腾继续留在凉州,就将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马腾这个平东将军,黄巾军的第三位重号将军,实际上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虚职。

马腾也接受了这样的安排,高平川兵败,黄巾军荡平了凉州,已经容不得他拒绝。

这一次的会议十分重要,在座的人都是黄巾军中的将军和校尉。

马腾来了快一年的时间,黄巾军中的将校基本全都认识,现在马腾基本上是赋闲在家,没有任何的权利,只有虚职,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消遣之上。

成王败寇,马腾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生活,晋阳城的繁华也冲淡了一些他心中的野望。

只是再度来到这样的场所之时,却是也让马腾心中产生了一些异样的感觉。

堂中一名名列坐的黄巾军将校,他们坐姿挺拔,无一人东张西望,也无一人交头接耳。他们的目光之中都透露着坚定。

黄巾军中的这些将校和他之前见过的汉军将校,见过的羌氐豪帅完全不一样。

似乎像他们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将校,一名合格的军兵该有的风貌。

马腾见过了太平道陆军学院中训练的场景,也去过了讲武堂,黄巾军的方方面面都与其他的军队完全不一样。

马腾看着堂中一众目不斜视的黄巾军将校,现在他没有再怀疑,太平道是否能获取最后的胜利。

太平道正在走一条崭新的道路,一条独属于其的道路。

那些蒙学堂的学子,那些军事院校的军官,他们能够学习到各个方面的知识。

原本这一切,被那些世家豪强视为珍宝,他们将那些记载着各类学识的竹简,储存在自己的家中,储存在各地的仓库,不开放与外人,作为家学传世。

那些学识原本只存在于那些世家豪强之中,庶民一辈子甚至都没有资格去看上一眼。

但是,如今太平道却是将那些被各家各族视作珍宝的家学全部拿了出来,将那些简牍,那些书籍从世家豪强的家中夺取了出来。

然后用纸张做成书籍,毫不保留的传授给那些普通庶民,军卒等等,那些人原本一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和其有任何接触的贫民。

无论是西庭长安,还是东庭陈都,都不可能模仿黄巾军开办学校、军校。

任何一个世家豪强都不会愿意将本家的藏书贡献出来,让那些卑贱的庶民去学习,那些家学是他们家族的立命之本,如何能轻易交付而出?

黄巾军一日比一日要强盛,黄巾军识字的人相比于其他军队也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虽然他们大部分人只认识自己的名字,还有一些简单的汉字,但是他们终究是识字,而且在不断的进步。

甚至识字班中的教师还会教授那些普通的军卒一些军事知识,马腾曾经去看过一个识字班上课时的景象。

似乎,许安是将整支黄巾军都当成了军官在训练一样。

马腾毫不怀疑,那些通过了识字班培训的人,有没有掌握能够成为一个队率的所需的能力。

“敬礼!”

一声高昂的声音,打断了马腾的思绪。

马腾下意识的站了起来,目光向着大门的方向看去。

堂中应声传来站立起身的声音,一众军将皆是面向大门,昂首挺胸,目光凛然,举起了右手,握拳平举,放于左胸心脏前约莫寸许的位置,马腾也是举起了手,同样行礼。

这已经是许安第二次改革军礼了,这一次的改革,除了去除了躬身,低头两项主要礼仪,还有一些其他的军礼。

现在黄巾军中所有人,上至将官,下至普通的军卒,皆是通用这种握拳礼,并规定敬礼之时,一定要昂首挺胸。

不得不说,许安这一次对于军礼的改革,是完全的正确的。

军礼的变革,让黄巾军的精神风貌犹如改头换面了一般,无论是精气神还是各个方面比起之前还要蓬勃。

人在昂首挺胸和卑躬低头之时,心中的感觉犹如天壤之别,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天差地别。握拳礼在黄巾军中迅速的取代了原有的礼仪,并迅速为广大的军卒接受。

那些将校也没有对此表示反对,黄巾军中互称同道,太平道的思想影响着他们,他们没有沾染上普通封建军队的那种上级压迫下级,欺压下级等等陋习。

脚步声从堂外传来,许安一身戎装,束带罩袍,阔步走入堂中。

刘辟身穿着香色的鹰狼服,手按雁翎刀,紧随于其后。

迎着堂中一众军将的目光,许安走到了首席的位置,刘辟挎刀站于许安的右侧,护卫在其旁,堂中的军将在许安站定之后,重新放下了手臂,但是他们的目光依旧停留在许安的身上。

马腾心中微寒,他注意到了这些黄巾军的军将,大部分人看向许安的目光,是一种近乎疯狂的崇拜,他们的眼神无比的炽热,彷佛……彷佛是看到了神明。

马腾心中有些震恐,他感觉若是许安让这些军将去死,这些军将都会毫不犹豫的遵从命令。

许安站立于首席的位置,他并没有坐下。

众人的目光并没有让许安感到丝毫的不适从。

“就在前天,四月二十一日。”

许安面色阴沉,沉声道。

“关中汉军,自萧关、左冯翊两地出击,袭击了凉州、河东郡两地。”

堂中气氛陡然一凝,马腾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惊色。

董卓居然在这个时候对太平道动手,而动手之时,正是东郡之战爆发后的一天。

说是巧合,恐怕根本没有人相信。

董卓绝对是和袁绍两人早就已经暗中筹谋,大战爆发之时,正是图穷现匕之时。

马腾震惊之余,脸色也是凝重了下来。

袁绍和孙坚两人在黄河南北两岸决战,这本来是一个太平道浑水摸鱼的好机会。

但是现在董卓突然发起袭击,恐怕这一次黄巾军不能再置身之外,坐山观虎斗了。

马腾正想着,却突然发现,许安的脸色虽然阴沉,但却是没有一点忧色,而是带着冷意。

似乎……似乎这一切都在许安的预想之中……

“东郡之战已经爆发,袁绍和孙坚两人如今已经陷入了鏖战之中,战况胶着异常。”

许安环视着帐中的一众将校。

“董卓既然选择了主动出击,那么我们的计划也便改变一下。”

许安向前迈出了一步。

“原本我计划,是在一年之内拿下关中之地,看来现在只要三个月了。”

许安按住腰间的雁翎刀,嘴角露出了冷笑。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董卓确实是好胆识。”

许安的目光停留在了贾栩的身上。

袁绍的筹谋,其实早已经是被贾栩推算了出来。

毕竟袁绍也知道太平道的危险,知道许安绝对不会放任如此良机。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争之事,并非是什么深奥的道理。

袁绍麾下有田丰、沮授这等一流的谋士,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防备的后手。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袁绍如今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境,他所能做的事情也极为有限。

而后大概的走向和脉络也就顺理成章的被贾栩一一推算了出来,其中概率最大的正是董卓主动出击,进攻并州的河东郡,上郡,还有凉州的武都郡、安定郡或者汉阳郡。

因此,许安早就已经是在这几处地方全都安排了后手。

一旦董卓真的配合袁绍,在大战之时,向着黄巾军发起进攻,想要将黄巾军拖入战争的泥潭之中,那么这一切的后手将会浮于水面,给董卓一个大大的惊喜。

“中原的群犬,似乎以为我黄巾军有些孱弱。”

许安眼神微凛,一旦关中之地被收入了囊中,那么太平道便犹如龙投大海,虎奔高山!

……

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河东郡、蒲坂城。

城墙上土黄色的旗帜彷佛都被蒙上了一层阴霾,城下是无数密密麻麻、阴沉无比的黑色旌旗。

“咚!咚!咚!”

浑厚的战鼓声向着前方席卷而去,狠狠的撞击在蒲坂城的城墙之上。

大量的云梯已经被搭建了起来,金属制作而成的钩子牢牢的嵌入了城墙之中,根本没有办法将云梯推开,手持着刀盾,面色狰狞的西凉兵,沿着云梯向上疯狂的攀登。

“杀!!!”

“先登者,赏百金!!!”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一浪接着一浪,猛烈的向着蒲坂城冲击而来。

城墙之上,身穿着黑袍的西凉兵和头戴着黄巾的军卒在拼死的搏杀。

徐荣双手按在剑柄之上,剑尖抵地,目光冷然,看着城墙上的搏杀。

战场之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量都军卒死去,但是段煨但脸上却没有漏出任何的动容。

攻城战已经进行了整整六日,六日的强攻,共计有两千余名西凉兵战死于蒲坂城下,伤亡极大,而城中的黄巾军却是依旧顽强的抵抗。

传令兵匆匆赶来,禀报道。

“土丘还有三个时辰就可以搭建完毕,到时候我军大部队便可以登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徐荣微微颔首,并没有回复,那传令的军卒也不敢停留,退到了徐荣的身后。

徐荣双目微眯,看着远方残破不堪的蒲坂城。

他并不觉得土丘搭建完成,便可以攻下蒲坂城。

这一战开始,他心中便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抬头看着阴沉的天空,徐荣的眼神更为黯淡。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徐荣想起了在黄巾军之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这句话原本指的是汉庭,但是现如今用在董卓的身上却是也十分恰当。

西凉军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两场大战的战败,击溃了西凉军的信心,也击溃了董卓被李儒好不容易鼓动起来的雄心。

不过现在董卓还算是脑袋清楚,知道被黄巾军三面包围,避无可避了。

不过更让徐荣心寒的,却是董卓对自己对态度。

董卓任人唯亲,喜怒无常,当初击破孙坚,击破曹操,两战两胜,却难以胜任中郎将,现如今偃师之战的战败,更是将他贬官一级。

这一次侵攻河东,将防备最为森严,也最为危险的蒲坂城交给了他来攻打。

“太平道……”

徐荣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低声呢喃着。

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或许是时候了……

……

关中,长安城。

司徒府。

“董卓已经离京。”

王允放下了手中的字条,沉声说道。

此时的内宅之中站立着十数名身穿戎装的将校。

“司徒已经安排好了吗?”

一名身穿着戎装,身形高大,鬓发皆白的将领开口问道。

那白发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如今被贬为了郎中的皇甫嵩。

“已经安排妥当了,请义真放心。”

王允听到皇甫嵩出言,当即郑重的回答道。

“盖勋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次董卓留守在长安城中的将校名单,也被探查了出来,李肃果然被留了下来。”

“我们只有这一次机会……”

皇甫嵩缓缓站起身来,看着房中的众人。

“此次举事,若败,身死族灭!”

喜欢黄天之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黄天之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