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八百七十三章 暗度陈仓

黄天之世 第八百七十三章 暗度陈仓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28 来源:书海阁

“汉室衰微,先有两帝争位,后分南北两庭,纷争不休,久无安宁。”

“朝廷变法,意在图强,但是天命更替,岂是人力所能抗衡?”

糜芳双手作揖,向着北方虚虚一拜,沉下了声音。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小皇帝虽颇有雄主之资,只是终究太过年幼。”

“许安虽出身微末,但却非凡人,受命而正,顺应天命,起于太行,雄踞北境,横扫诸夷,慑服百蛮,扬威于四海,名传于八荒,腹有雄才,心怀大略。”

糜芳很清楚,要想劝服糜仁,必须要让其感觉非其不可。

“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今大势在明,而非在汉,青州一战局势已经极为明朗。”

“许安坐拥八州九省,国内带甲之士数以十万计,外无忧患,仓禀丰足,诸夷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任其差遣。”

“反观汉室,看似有分庭抗礼之势,实则外强中干。”

“青州一战,二十万大军一夕兵败,不过旬月,全州六郡六十五邑仅剩平昌一城尚在手中。”

“按照最好的情况推算,就算是这一次依靠着坚城守住了诸县和平昌,又能如何?”

糜芳身躯微微前倾,眼帘微阖,沉声道。

“兖州地势平坦,骑兵任意驰骋,如今明军攻占青州,可以自三线同时进攻兖州。”

“所谓黄河防线不过只是笑话,明军只需一路南下,即可攻占兖州。”

“汉室财政本就拮据,如今已失青州,再失兖州,财政必定更为沉重。”

“天下之势,难以逆转,汉室覆灭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就算退守江淮,也不过只是多延续数载的时间。”

“兄长难道觉得,依照许安的个性,能容忍汉室划江而治?”

糜竺双目微闭,诚如糜芳所说,许安绝对没有办法容忍划江而治。

许安现在想要做的事情,便是统一整个华夏。

甚至,他的野心其实早已经不限制在华夏之地,现在周边诸夷都被其平定。

许安现在虽未完成,但是却早已经打下了比起历代更大的疆土,其文治武功远迈前人,兵锋所指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你已经决定了,想要押注太平道?”

糜竺听完了糜芳的话,沉默了片刻之后,凝视着糜芳,郑重问道。

“正是。”

糜芳点了点头,他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和鹰狼卫接洽,暗中递了不少的情报给鹰狼卫,以此换取功勋。

“归附太平道,就算是主动投献,若无立功,须上交八成家私,九成土地,还有所有的矿场、林场、湖泊等控制权。”

“明庭不允许蓄养僮仆,不承认所有的卖身契约,只要奴仆愿意,允许其随时可以脱离主家,朱主家不得违抗,执法是由鹰狼卫缇骑及其道政部、户部三方协理,没有半点辗转的余地。”

“就算奴仆不愿意自行离开,主家也要承担高额的违令税,虽然不是强制解散僮仆,但是却逼着我们解散僮仆。”

“子”

“这些事情,你可都知道?”

糜芳神色微沉,糜竺现在所说的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正是这个问题,使得大部分的世家豪强都不愿意归附明庭,想要做最后的挣扎。

这样的代价实在是过于沉重。

糜氏如今坐拥田亩数以万计,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八成的家私,九成的土地……

“兄长往日精明,此时如何难以明察局势,贪小利而失其大利也?”

“汉庭若是退守江淮,明军进驻兖、青,徐州难保,徐州田地又如何能够保全?”

糜芳握紧了拳头,咬牙道。

“坐拥亿万家私,却也禁不住百般盘剥,不断捐献。”

“总有一日,有穷尽之时。”

糜芳见糜竺神色,知道糜竺已经有些被说动。

“兄长可知明庭开海一事?”

糜竺眉毛微挑,微微颔首。

明庭开海一事,他有耳闻。

许安派遣其麾下卢盛远征三韩,于三韩故地设海东行省,追封箕子为海东伯。

又遣公孙度讨伐沃沮国和挹娄国,击破两国,而后卸磨杀驴,明军以不敬之罪为由,杀入高句丽王都,尽诛高句丽王族,其军队孤悬海外,被围而歼之。

至于扶余国,老王死后,嫡长子战死,后众子争位,使得国家纷乱,因为其争国之时,有乱兵侵入辽州,许安于是派遣辽州军进往扶余平叛。

叛乱平定之后,许安再废扶余国,扶余国王族全部被废为庶民,流放至海东行省。

自此辽东四国覆灭,扶余南部、高句丽国故地被归入辽州,沃沮国则被归入海东行省之中。

扶余国北部、以及挹娄国地区,被设为新的行省,定名“远东”。

许安在北地修军港四座,设舰队两支,似乎有远洋之意。

明庭开海,广泛发展海船,建立起了一条自海东行省、辽州、冀州、青州四处州省的海路贸易,源源不断的产出财富,收取大量的商税,明庭也因为官商、专营,而赚的盆满钵满。糜竺本质上还是个商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多是经商之道,因此他能够看得出来许安的手段。

汉室的税收来源主要是以土地、人口为主,大部分的税赋压力都集中在普通的民众身上。

而明庭的税收来源,却是主要以商税为主。

北方的边市、西域的丝绸商路、南面的珍草宝物贸易,还有东面的开海,都是明庭敛财的手段。

明庭大力发展商业,作为商人,在明廷的待遇要比在汉庭高的多。

虽然商税苛刻,但是能够赚取钱财的道路却是也十分之多,能够获取的利润也更是恐怖。

若是能够成为官商,参与专营,那么当真是不愁吃喝,甚至达到糜氏曾经不可能达到的地位……

糜竺神色微变,心中已经是有了一些意动。

糜芳虽然有些时候冲动,考虑事情不全面,但是这一次糜芳的判断确实没有什么错误。

糜芳继续侃侃而谈。

“一旦汉庭退守江淮,便是我糜氏被抛弃之时。”

“不如及时停止损失,转投明庭,效彷母极甄氏。”

“你的意思是……”

糜竺眼神微动,偏头看向糜芳。

“若论先祖背景,官位门槛,我等再如何高攀,亦不如母极甄氏。”

“但是若论货殖营生,母极甄氏却是远不如我等。”

“官商一人,我已与鹰狼卫商议妥当。”

随即从怀中一处极为隐藏的地方抽出了一封颇小的文书,递给了糜竺。

“此为许安亲笔所签名之委任令,这些印章,分别是户部、道政府的印章,兄长请看,这里便是许安之玺印。”

糜竺心脏狂跳,他从糜芳的手中接过了那文书,只是薄薄的一张的黄纸,但是他却是感觉格外的沉重。

顺着糜芳所指的方向,糜竺也看到那一方印玺,还有许安的签名。

“只要我糜氏愿意归附,可以获得官商凭证,明庭已经确定会于徐州再行开海,第一处开港地点,在于东海郡临海之处,靠近郁洲山(云台山),港口名字已定,名为‘海宁’。”

糜竺目光闪烁,心中飞快的计算着利益得失。

八成的家私、九成的田地、林场、来换取一个官商的名额到底是否值得。

糜竺闭上了眼睛。

答桉其实已经显而易见。

汉室这一艘大船,现在就算再如何的修补,也已经改变沉没的命运,他也无意做什么汉室的忠臣,为汉室而殉国。

他只是一介商贾,虽有官身,但是却是难以改变这一情况。

陆康对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此事由你安排,务必小心谨慎……”

“糜氏所有资源你都可以利用,不要出现任何纰漏。”

糜竺已经是被彻底说动。

两害相较取其轻,土地、僮仆、矿场、林地、湖泊,这些明军打来,他们若是随着一起撤离,必然是无法带离。

到时候只怕是要遣散大部分的僮仆,土地那些无法带走的东西,也尽数会被明庭所占据,他们也就能携带一部分的钱财南逃入江淮。

yy

寄居篱下的日子本就不好过,更何况他们出身商贾,在本乡本土尚且遭受排挤,到了南方,恐怕境况更差,这亿万的家私,不仅不是财富,只怕是会让糜氏成为被人窥视的猎物,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引来群狼,最后被生吞活剥,彻底吞噬。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糜氏宅邸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为外人所知。

没有人想到糜氏居然会和鹰狼卫早有勾连。

就在糜芳和糜仁商谈之后不过半刻之钟,糜氏一队前往朐县的商队离开了郯县,顺着平整的官道一路向东,因为糜氏的关系,这支商队一如既往的一路畅通,甚至连任何的盘查都没有遇到。

……

徐州之地,人心惶惶。

各地都在征募民夫,大量的军卒被集合起来,在将校的带领之下驰援徐州北部。

徐州北部的战事已经打响,明军在许安的带领之下,正在进攻平昌城和诸县。

一旦平昌城和诸县两城被破,那么徐州将会完全丧失抵抗的能力,明军将可以顺流而下,长驱直入,一路攻入琅琊郡,而后挺入东海郡,深入徐州的腹地。

官道之上,除去北上的军卒之外,便是大量逃避战乱的民众,他们恐惧战争,也知道战争会带来什么。

陆康没有如同曹操一般,将这些民众故意遗留在北方。

明军当初的举措可谓是教科书一般,十余万的流民根本没有对明军造成太大的困扰,也没有拖慢什么速度,反而被明庭尽数吸收,化为己用,陆康自然也吸取了教训。

徐州各地的武库被相继打开,大量新募的军兵被武装了起来,一杆长枪或是一柄短刀便是军兵。

这些刚刚被募集,根本没有多少经验的军兵,或则说是拿着武器的农夫更为贴切一些,就这样被推上了战场。

只是……

所有人都在注意平昌城和诸县,徐州各地的军队,都在快速的向着这两城赶赴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们都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到了北部的两城,被明军的主力,被许安的大纛旗所牵引了过去。

没有一个人将注意力放在徐州东面辽阔的大海之上。

……

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

郁洲山虽然名为山,但是实际上是一座濒临陆地的大岛,岛上定居有不少的居民,皆以渔猎为生,一生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海上山中,虽然相隔内陆不远,但是却几乎与内陆没有什么交集

郁洲山西部的朐县,这里曾经短暂的作为徐州水师的水寨,因此繁华了一段时间,但是此后,随着徐州水师的北离,便不复盛况,这里的水寨也荒废了下来。

海面之上,小巧的渔船在波涛之间看似颇为惊险,实则稳定非常,丝毫没有倾覆的样子。

长久以来以捕鱼为生,他们早已经习惯了海浪的颠簸。

李仲看着空空如也的渔网,颓然的躺在渔船之上,仰头看着头顶的天空。

天空暗沉,不见烈阳。

他的年龄并不大,实际上他今年都还没有成年不过只有十七岁,若是往常,他现在只是这个年龄,他的长辈会带他出海捕鱼,毕竟没有那么多经验。

但是当初徐州水师成立,广泛征募渔民入军,郁洲山内的众多成年男子只有少数没有被征召,其余人都被强征入伍,这种事情,根本容不得他们抵抗。

一整日都没有收获,让李仲无比的懊恼和痛苦,没有收获,就没有吃食,家中只有几亩薄田,虽有租种的田地,但是租税沉重,他的父亲被征募入军之后,这些繁重的活计都落在了他和母亲的身上,小弟只有十岁,只能在地中稍微帮忙一下。

田地收成不佳,只有依靠打鱼来填补一下缺口。

只是这渔猎却并不容易,忙活了一整日的时间都没有任何的收获。

李仲闭上了眼睛,腹中的饥饿让他感觉身体虚弱,难以动弹,只想休息。

在海浪的推动之下,渔船轻轻的摇晃着,李仲竟然就这样一个人在渔船之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

这一觉,李仲感觉无比的沉重,甚至无法睁开眼睛。

直到他感觉自己的头被抬了起来,随后一股甘甜的水流顺着喉咙缓缓流入了他的胃中。

意识才重新回到了他的脑海之中。

“这是……哪里……”

李仲抬起了头,看着暗沉天空,他不明白,为什么天空是竟然变成了黄色。

难道他已经到了死后的世界,这死后的世界也有天,也有地吗?

“徐州。”

他的问题,得到了回应。

李仲这才注意到他的身旁,两名身穿着甲胃,头缚着黄色巾带的军卒正坐在船上。

“徐州?”

回忆犹如潮水一般袭来,李仲想起了自己好像是在船上昏睡了过去,恐怕自己是飘到了其他的海域。

“那为什么……”

李仲正想问这天为什么是黄色,但是这个问题他终究是没有问出口。

因为他发现,天空的颜色其实并没有改变,遮蔽在他上空的,并非是天……

而是战船的船帆!

李仲环顾四周,这个时候,他终于是发现了自己的处境,看清了自己周围的环境。

就在四周的海面之上,赭黄色旌旗几欲遮天蔽日。

千帆竞渡,百船争流。

数以百计的的巨舰大船,遮蔽了他所有的视野,根本难以望不到头尾。

喜欢黄天之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黄天之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