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黄天之世 > 第八百九十一章 规矩

黄天之世 第八百九十一章 规矩

作者:罗小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28 来源:书海阁

“不平等……”

许安眉宇之间闪过一丝疑惑,但是很快那丝疑惑便消散一空。

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为什么阎忠这样说的部分由来和根源。

贾诩微微侧目,他的目光从阎忠的身上停留了些许的时间,而后又重新移开了目光,环视了一圈望台,而后才收回了目光

望台之上,除去他们三人之外,只有少数的几名负责传递军令的令兵。

阎忠和许安两人的交谈声音并不大,他能够确信只有这几人听到。

能够站在第二层望台的令兵,无一例外都是隶属腾骧卫,这些都是太平道最坚定的信徒,他们会严格保守他们听到的任何话语。

“明公看来也是已经想到了关键。”

“明公此前开设蒙学,当初只是局限于并州数郡,影响并不深远,就算是推及全州,借助着那些缴获而来的资材也足够维持学堂运转。”

“所以到后来,各地只能是择优录取,无法让所有的孩童都接受教育。”

“很多地方,那些农户、矿工也不愿意将孩童送往学堂,他们想的是孩童稍大一些,可以帮助家里务农做工,帮衬一二,这些明公应该都比我们都更清楚。”

阎忠目光深沉,凝视着许安,他有时候感觉自己很了解许安,但是在很多时候,他又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许安。

许安从来没有提过他的出身,他的过往。

自许安加入黄巾之前的一切,都如同谜团一般。

不像是世家出身,但却又不像是出身市井,更不像是出身农户之家。

或许……

这世间真有生而知之,真有应运而生的天命之子……

当初许安一语道破他的过往,确实是让他心惊不已,以为天人。

但是而后,他发现,许安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有迟疑和恐惧。

阎忠凝视着许安的双眼,他从许安的眼眸之中看到了许多的东西。

那些出现在许安眼眸之中的东西,使得阎忠心中最后的一丝迟疑和担忧也就此化为乌有。

正是这个人,带领着太平道一路走到今天,从太行山一路走到了彭城。

长安城的繁华没有迷乱他的眼睛,那奢华糜烂的生活也没有引的他堕落。

就算如今太平道治下已有数千万人,即将夺取天下,他也都没有懈怠半分。

阎忠目光向上移动了些许,他看到了许安鬓角之间那些许的白发。

许安如今不过刚过而立之年,理应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之时,但是许安的头发之间却已经是长出了不少的白发。

为了遮掩耳目,许安将那些白发细心的藏于黑发之下,远观虽然看不出来,但是近观却还是能够看出端倪。

阎忠神色微沉,青年之时他游历四方见识了人情内暖、世间百态,而后他又在宦海沉浮多年,清楚了其中关节、人情故事。

那所谓的黄天之世,许安所想要建立的那个世界虽然美好,但是当真是遥不可及、虚无飘渺,或许在数百年、千年之后能够成为现实。

只是在现如今这纷乱的世间,他却是看不到半分成功的可能。

但……

现在他愿意为之而奋斗……

“我所说的教育不平等,其重点就在于基础不同,资产的不同。”

阎忠平复了心境,现在他不再有半分的犹豫。

“明公虽然命令世家、豪族献出九成以上的资产,没收所有的田地,不再允许蓄奴,打击不法,免去其优待。”

“这一切虽然沉重,确实伤了那些世家的筋骨,使得地方豪族势力大减,此法对于豪族确实是见效显着,但却是对于世家之根本影响并没有明公想象之中的那般沉重。”

“豪族说到底不过只是霸占一方,势力豪横者亦或是宗族,只需要找寻借口,轻而易举便可扑杀。”

许安点了点头,阎忠所说的豪族,其实就是豪强,不过却是地方豪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普通的地主,

汉时地方豪强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大,他们大部分人和世家并非是一路人。

东汉时豪强势力大增,刘秀当初起兵能够夺得天下,其中也有不少的利益交换,也使得豪强正式登上了政治的舞台,并化身为掌权者,再不是曾经西汉之时可以任意宰杀的肥猪。

不过发展到至今,那些豪强也演变成了世家,这些世家也成为了比之于秦汉之时那些世家更为强大的怪物。

“世家之所以为世家,不仅仅是因为底蕴,也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血脉。”

阎忠见到许安正在认真倾听,看了一眼周围,稍微压低了一些声音。

“而是因为手中掌握着权力……”

阎忠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精芒,同时伸出手,虚虚一握。

“手中的权力……”

许安神色一滞,只是一瞬间,许安便明白了阎忠话中的含义。

所谓手中的权力,正是因为世家掌握着能够成为官员的权力,成为了官员,他们能够掌控一方,约束一方,甚至当达到一定势力之时,他们能够掌控朝政,乃至控制国家,制定规则……如今汉庭的制度,就是昔日的光武帝刘秀和那些帮助他夺取了天下的世家豪强们一同制定的规矩。

简而言之,便是“官本位”。

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

这股思潮的起源,便是起源于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商鞅。

秦汉两代的制度为中央集权体制,从州、郡、县到中央,通过官员来集权,实行金字塔结构。

而这样的社会必定导致“官本位”。

商人、工人、农民,其他的任何职业都没有什么保障。

商人地位低下,不过只是待宰的肥猪,而普通的庶民黔首更是被随意盘剥的对象,只有成为官员,才能掌握权力,才能壮大宗族。

汉庭之时实行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朝廷,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这一制度在一开始之初,还算是清明,但随后便越发的**,被世家豪强所操纵。

但是就算是清明之时,也只有世家豪强出身的人才能够成为官员。

他们不仅仅掌握着知识,还掌握着选官任官的权力,他们将权力一直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中。

出身低微者,便永远低微,出身高门,便永远都是高门,难以改变。

黔首庶民永无翻身之日。

“明公现在虽然将举荐的权力消除,改用考试来选拔人才。”

“推广学堂,接纳平民子弟入学,纸张的普及和凋版印刷术的原因,也使得书籍的制作成本极大的降低,脱离了沉重的简牍、解决成本的问题,也解决了世家豪强独占的问题。”

“但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世家豪强出身的学子一旦入学,依靠他们的现有的基础,以及长期以来的经验,可以轻松的取得郡学的文凭,国学院的考试对于世家豪强之中的优异者来说也并不困难。”

阎忠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绝对的公平,其实反而是真正的不公平。

终点相同,但是起跑线却是不同,甚至在奔跑的过程,有些人还能依靠宗族势力加快速度。

“明公应当有些印象,此前明公主持的那一届国考之中,考上国学院、军学院的人,其中不少的人都是出身于凉州世家的。”

许安眉头微蹙,现在阎忠说起,他也想了起来,当初他并没有在意。

那一届国考,考入国学院、军学院的凉州世家中人,包括阎忠、贾诩等人的宗族,足有近四十余人,这几乎是已经战局录取人数的两成了。

这个比例已经是很高了,因为第一届国考那些出身于世家的人本身就没有多少。

许安虽然不记得具体的人数,但是他有一定的印象,他定了定神,他之后肯定要去再了解这一件事。

“之所以能考取那么多的人,并非真是以为那些平常人家不如我等世家子弟。”

“此前的郡试,多有世家子弟考试未就,名落于榜单之外,确实是让很多人意外。”

阎忠双目微眯,他想到当时那些自以为十拿九稳的世家中人,认为那些寻常百姓家出身的学生是绝对没有半分考过他们的子弟,但是最后结果一出难以置信的模样。

“所以在之后,各家学者多有拿取教材终日苦读者,然后在族中开设族学,寻常人家子弟放假务工之时,出身世家的孩童却是可以进入族学,在族学之中继续苦读,方有如此成果。”

“族学……”

许安眼神微凝,在阎忠的提点之下,他已经是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现在世家之中兴起的族学,在很大程度就相当于后世的补习班一般。

他们有钱可以办设族学、有人可以作为老师,为自家宗族的孩童的补习那些缺漏的知识,甚至先行预习,快人一步乃至数步。

而那些寻常的百姓农家却是哪里来的这样的条件去课后补习,他们其中很多的父母甚至有些不愿意将孩童送入学堂之中读书。

他们认为自家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不想耽误时间,耽误了农活,在他们一些的心目之中,有那时间去读书,不如多帮家中做一些活计,多赚一些钱财、分摊家庭的压力才是正道。

许安转头看向远方正在厮杀的战场,他的心神和身躯都慢慢的变得冰冷了下来。

战场之上那浑厚的鼓声和刺耳的军哨音,都无法使得热血再度在他的体内流转。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那么可以预想到不久之后,世家豪强中人将会逐渐占据朝堂,随之也将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就算是下令禁止族学,就算是严令禁止,只怕是到时候也会偷偷摸摸进行,别人在宗族之中开设,根本难以取缔。

难怪颍川四氏和那些世家豪强投降的如此的痛快,就算他们上交了八成的财帛和土地,但是剩下的那一部分都是海量的巨财,足以供起东山再起,供养他们家中的子弟继续攻读。

应该如何去做……

许安心神难宁,他发现自己第一次没有办法静下心来。他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他发现,这样的情况在现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无解之局。

科举制度初行于隋唐,而盛行于宋明。

没有了秦汉时期的世家,却是演变朋党,乡党等势力,他们兴办书院,开办族学。

普通的学子只能是寒窗苦读,他们却是有名师教读。

那些高中三甲、名登殿阁、取士举才之人,多为高门子弟。

若是宋明之时的那些朋党、乡党、所谓的地主,高门,许安并不会太在意。

但是现在如今这些传承自商周的世家并没有灭绝,上千年数百年的沉淀让他们就像是怪物一般,宋明时期的那些科举大家根本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他们是真的可以将一个国家,改变成属于他们的国家,东汉朝廷在后来,确实可以说上一句,是天子与世家共天下。

令人心季的杀意在许安的眼眸之中流转,一个疯狂的念头在许安的内心之中陡然生出。

既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如解决问题的根源。

不如将那些所谓的世家豪强全部都诛杀殆尽,彻底斩断了其根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许安握紧了坐椅的扶手,凝望着前方,收敛了神色。

那些世家豪强有自己的底蕴,有应对的之策,但是现如今,刀却是被在他牢牢的握在手中。

他麾下的数十万军卒都只听从他的命令,和世家豪强半点的关系都没有,甚至处于对立的状态。

阎忠心头狂跳,神色微变,他看到许安的脸色重新归于平静,转头凝视前方,身躯向后微靠,再没有了其他的动作。

这是许安下意识的动作,许安每次有这样的举动,都是因为心中起了杀意。

阎忠虽然无法完全猜透许安的内心,但是他知道一点,许安现在恐怕对于汉庭的一众世家,乃至是国内的一众的世家都起了杀心。

“万胜!

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从前方传来扰乱了许安的思绪,但是也让他抓住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点。

许安举目望向前方,吕布的旗帜此时正飘扬在前阵的方向。

吕布如今声名正盛,此番出战,瞬间便引得无数明军军将的呐喊响应。

许安站起了身来,走到了望台的栏杆之前,张开双手撑靠在望台的栏杆之上。

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强敌,这混乱不堪的天下也即将被他所平定。

朱儁、卢植、董卓、皇甫嵩、孙坚、刘备、曹操这些当世的枭雄豪杰都被他所败。

世家之疾并非无解,他手中握着钢刀,那些剪除了羽翼和爪牙的世家豪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现如今。

他,才是规矩的制定者!

喜欢黄天之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黄天之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