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革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革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53 来源:书海阁

“寡人准备了一些成品,使者回国的时候可以带回去给齐太后和齐王看完之后再做决定。”赵括没有拒绝。

赵国的水泥质量一般,完全达不到后世的水平,但是这年头车也没有后世的车载重多。塞得满满的,最多也就两三吨,不可能压坏水泥路面。

赵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也就没有让人继续改进技术。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达到瓶颈了。

烧制水泥需要的温度非常高,和炼铁差不多,这是赵国目前能够达到最高的温度,想要更进一步,只有建造高炉。

这玩意是有雏形的,就是以前的炼铜炉,技术上只要再突破一步就行了。

然而嘴上说很容易,实际操作难度就大多了,赵国卡在这里死活过不去。

赵括也没有办法,他只能确定方向是对的,然后让工匠们继续研究。

目前赵国主要城池都已经修建道路,邯郸到大梁和新郑的道路也建好了,大梁和新郑之间的道路还在继续建造。

如果不是楚国没钱,赵括还想建一条到陈郢的道路,不过卖给齐国也一样。

除了军事实力之外,齐国其他方面实力越强,赵国能够得到的好处越多,赵括也越高兴。

赵国地盘太小了,人口也只有数百万,即便调动全部力量,发展速度也有限,但是如果加上中原各国就不一样了。

当然,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无论是战马、耕牛,还是纸张、水泥,都是在增强齐国的实力,这也是齐国无法拒绝的原因。

而很多时候,这些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差的只是一位明君。

如果齐国出现一位明君,经济、粮食等等短时间内便会转化成军队,而且道路畅通之后,军队从临淄抵达齐国任意地方,都不会超过五天。

届时齐国必然会成为赵国大敌。

然而齐王建别的本事没有,唯独有一条超过了绝大部分君主,那就是长寿,历史上一直活到齐国灭亡,最后还是被活活饿死的。

如果没被饿死,搞不好什么时候才能寿终正寝。

只要齐王建还在,齐国就不可能出现明君。

至于齐太后,足够贤惠,足够努力,但是能力上还是差的太远了。

这个年代女子后天的教育水平远远不如男子,即便是有些开明的贵族,不拒绝女儿读书学习,但也绝不会重点培养,最多在教儿子的时候,顺带教一下女儿,不会去专门授业解惑。

如果能够有几位名臣用心辅佐,齐太后倒是有可能带领齐国走向昌盛。

但是……并没有。

“多谢赵王。”王孙贾俯身一礼。

“我赵齐两国世代友好,寡人王后又是齐王之妹,寡人自然会帮助齐国。”赵括笑着说道。

“外臣一定会将赵王的话带给我家大王。”王孙贾拱手说道,缓缓退去。

“终于处理完了。”赵括从桌子上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刘平,“将这个文件交给虞卿,让他们完善一下,年底前处理好,到时候好发布出去。”

“大王真的决定作出这么多变动?”文件并没有封上,刘平低头就能看到。

“这一步是必须走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赵国的潜力发挥出来。那些士卒辛辛苦苦是为了什么?文武百官辛辛苦苦是为了什么?包括你和贲,难道不想给后人留个基业?”赵括笑着说道。

前面先放出封地的消息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后面再进行改革大家心中也有所准备。

刘平沉默片刻,没有反驳。

人人都有私心,他从来没有奢望自己能够得到一块封地,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也绝对不会拒绝。

开疆扩土,独辟一氏,成为一方姓氏之祖,没有任何人能拒绝这种事。

当今华夏,每一个姓氏,都拥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无数先辈之血浸染,无数先辈之骨累积而成。

每一个姓氏都曾为华夏添砖加瓦,开疆扩土。

这个年代的贵族还没有腐朽,他们依然流淌着先辈滚烫的热血,冲锋在前,勇于杀敌,这也是他们名声并没有败坏的原因。

“俺和俺儿子都没有氏,但是俺希望俺孙子有氏。”贲挠了挠头,嗡嗡的说道。

“努努力,早晚会有封地的,到时候就以封地为氏。”赵括拍了拍贲的肩膀,朝外面走去,贲连忙跟了上去。

虞信从刘平手中接过文件,刚扫了一眼,不由感慨道:“大王真是大魄力!”

“跨度会不会太大了?”刘平有些担心的说道。

“北方戎狄已经清理干净,秦国和魏国新败,韩燕齐三国对我赵国没有威胁,楚国与我赵国距离遥远。此时不开始全面改革,难道要等秦国和魏国实力恢复吗?届时魏国可不一定真的会站在我赵国这边啊。”虞信意味深长的说道。

对于改革变法,虞信没有感到奇怪,赵国不是第一次改革变法了,天下更是每个国家都变过法。

春秋战国本就是风云际会的时代,各地战乱不断,不是在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每个国家都在竭力寻求突破,落后一步就要挨打,改革变法也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不过对于改革的内容,虞信还是有些惊讶的,如果再加上之前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已经是改革的部分,这次改革变法可以说涉及到方方面面了。

从农业到商业到军事到道路到技术到教育到畜牧到制度等等。

唯一可能阻碍赵国变法的旧贵族也获得了补偿,河套永久的封地,远比他们现在随时可能被赵国收回的食邑强上百倍。

更何况漠南郡还有数千里的草原,赵国除了规划了二十个大型牧场之外,其他地方没有足够的人手管辖,只能扔在那里。

国内贵族不断涌入漠南郡,最初跟随赵括的贵族,每家都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极少数没有眼力劲的贵族,注定被碾入历史的尘埃中。

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是赵括不给这些人补偿,那些人也得乖乖听话。

拿下河套之后,赵国的土地足以支撑起这次变法。同时其他各国实力又没有恢复,无法干扰赵国变法。

天时地利人和。

喜欢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