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七百二十二章 水淹咸阳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七百二十二章 水淹咸阳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53 来源:书海阁

五月,赵括率领四国联军抵达咸阳城外。

这是秦国自迁都咸阳以来,第一次被打到国都,举国上下皆惊。

“这就是商鞅主持修建的咸阳,看起来并不是很雄伟啊。”赵括站在战车上,望着不远处咸阳城,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出橘红色的光芒,与远处的嵕山融为一体,宛如天地间最美的画卷。

其实咸阳城的规模并不算小,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大城,但如果和都城比较,确实算不上大城,不管是赵国的邯郸、魏国的大梁,还是齐国的临淄都比咸阳要雄伟不少。

“大王有所不知,咸阳始建于秦孝公时期,当时秦国刚刚经历商鞅变法,国力虽有提升,但仍然无法和东方各国相比,因此咸阳城的规模很普通。后来秦国不断深化变法改革,实力一步步增强,但所有的钱财都放在了对外扩张上面,并未对咸阳城扩建,使得咸阳放在都城中有些不起眼。”荀子说道。

“秦国历代君主确实更加热衷于对外扩张,对一些面子和物质上的东西反而不怎么追求。”赵括说道。

像齐宣王那样,养三百个乐师吹竽给他听的,这种事放在秦国是不可能发生的。赵括估计是以前秦国穷的时候养不起,后来发达了,发现攻城掠地更有意思。

“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有张有弛,方为正道。”荀子说道。

赵括点了点头,荀子这话不仅仅是说秦国,也是对他说的。

“有咸阳周围的地图吗?”赵括问道。

“给,大王。”刘平找出一张破旧的地图打开放在赵括面前。

赵括眉头一皱,地图上只是简单的标注了咸阳周围的城池,河流,以及大山的名字,连范围都没有,更别说地形了。

“这张地图哪来的?”赵括沉声问道。

“在……在蓝田城中搜出来的。”刘平说道。

“扔了吧,去找附近的平民打听周围的地形,然后画一份新的地图,再摆一张沙盘。”赵括说道,这张地图连地形都没有标明,一点用没有。

“诺。”刘平连忙说道。

“传令全军安营扎寨,全力打造攻城器械。”赵括下令道。

“末将这就安排。”乐毅说道。

“粮草如何?”赵括问道。

“禀大王,我赵国的粮草已经在路上了,韩王和魏王来信,正在全力征调粮草,齐国距离遥远,还没有传来消息。”李斯说道。

之前韩魏两国一直想要退兵,但自从大捷的消息传回大梁和新郑之后,两国再也不说话了。

秦国的南郡、上庸、商於等地距离赵国遥远,赵国不可能占领,最后都是他们两国的,韩国也趁势收回了三川,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啊。

哪怕事后给赵国一些补偿,都是值得的。

再铁的关系也没有利益靠谱!

两国现在一边征调粮草,全力支撑赵括伐秦,一边派人接收城池,几乎每天国土都在扩张。

“大王,兵法有云,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此时秦国的夏粮刚刚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末将以为可以派出大军,抢收秦国的夏粮,以充当我军的军粮。”田单抱拳说道。

“切记,不可无故屠戮秦地百姓。”赵括沉声说道。

“末将明白。”田单说道。

“禀大王,秦国使者求见!”这时,一名亲卫走了过来,抱拳禀报道。

“秦国终于按捺不住了,寡人以为几天前秦国就会派使者求和,没想到一直等到今天才派。”赵括笑着说道,转身朝大帐走去。

他不知道的是,秦国确实在几天前就确定了要求和,但对于付出什么代价,一直没有商议好,直到赵军兵临城下,秦国实在没有选择,只好派出使者。

“外臣中期见过大王。”秦国使臣中期迈入大营,俯身一礼。

“阁下莫非就是被秦王称之为吾之镜也的中期?”赵括问道。

中期在秦国以直言进谏,刚正不阿着称,就如同唐太宗身边的魏征,但是远不及魏征有名。

“只是先王谬赞罢了。”中期说道。

“给秦使赐座。”赵括说道。

“多谢大王。”中期再次俯身一礼,就坐之后衣袖一摆,抱拳说道,“臣为大王感到悲哀,虽坐拥数千里江山,握有数十万大军,却被一时繁华迷乱了双眼,大难临头而不自知……”

说到这里,中期停顿了一下,余光看向赵括。

这也是说客最惯用的伎俩,先是夸大其词,吸引对方的注意,主动询问自己,然后在交谈中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这次中期失算了,他等了半天,赵括也没有主动询问他……

“没了?秦使当说客就准备了这么一小段?”过了好半晌,赵括看着中期,一脸疑惑的问道。

“……”中期一口老血差点喷到赵括脸上,有人这么接话的吗?什么叫就准备了这么一小段?

你这么接,后面的话我还怎么说?

“大王明鉴,我赵秦两国之间还隔着韩魏,赵国即便攻下我秦国国土,也无法长久占领,最后只会便宜了韩魏两国。韩魏两国虽然现在以赵国为首,日后强大起来之后,必定会和赵国反目成仇。赵国攻打秦国,和损耗自身力量壮大敌人有什么区别?”中期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秦使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赵括笑着问道。

“只要赵王退兵,我秦国愿意向赵国称臣,永远听候赵王调遣,并将少梁城送给大王做汤沐邑。有我秦国在西方威胁韩魏,韩魏两国一定不敢背叛大王。”中期说道。

“还有吗?”赵括问道。

“什么还有吗?”中期没明白赵括的意思。

“一座少梁城,还是汤沐邑,打发叫花子呢。来人,将秦使送出去。”赵括挥了挥手,冷声说道。

“请吧。”贲走上前,高大的身躯往中期面前一站,惊雷般的声音在中期耳边炸响,震的中期连连后退数步。

“且慢,外臣还有话要说。”中期连忙说道,他要是就这么回去,以后的仕途就完了。

“最好说一点有用的。”赵括沉声说道。

“我秦国愿意割让三川,南郡,黔中郡,商於,上庸等地给赵国,并向赵国称臣,将少梁赠与大王作为汤沐邑,将太子送到赵国做质子。”中期快速说道,生怕赵括将他赶出去。

此时还在陇西和乐间交战的子楚还不知道秦国正商量把他卖掉,而且还是卖给他好不容易才离开的赵国。

“三川、南郡、黔中郡、商於、上庸,呵呵呵,你秦国是真当我赵括是傻子吗?来人,将秦使叉出去。”赵括不耐烦的说道。

贲毫不犹豫的抓起中期,任由中期怎么挣扎,都挣脱不了贲的手臂,被硬生生拖到营外,丢到地上。

“秦国想借机挑起韩魏楚三国和我赵国的矛盾。”李斯沉声说道。

三川、南郡、黔中郡、商於、上庸,虽然面积辽阔,比整个齐国都大,但大部分都是山地,开发程度不高,且和赵国不接壤。

黔中郡距离赵国更是有数千里之遥,赵国就算名义上占据,也无法管理。

三川是韩国故地,南郡和黔中郡是楚国故地。

只要赵国占领,必定和两国发生冲突。

这些疆域看着大,实则对赵国一点用没有。

“真不知道秦国怎么想的,明知道我赵国不可能答应,还非要自取其辱。”公孙龙不屑的说道。

“秦国没有选择,秦国和我赵国接壤的只有两处,一处是上郡,另一处是陇西。割让上郡,就意味着关中时刻面临我赵国的威胁,我赵国骑兵随时都有可能从上郡南下关中。”

“割让陇西,就意味着秦国失去河西走廊和一半的养马地。这两个都是秦国无法承受的损失。反而南郡和黔中几乎不可能守住,不如丢出去。至于割让几座城池就想要我赵国退兵,秦国也知道是不可能的。”荀子说道。

秦国疆域很大,但大部分都是战略要地,不能有任何损失,而能够放弃的地方又和赵国完全不接壤,这就导致了秦国和赵国在利益上很难谈妥。

“荀子以为秦国会怎么选择?”赵括问道。

“无非三种办法,一个是继续求和,割让更多的土地,直到我赵国满意为止。第二个是和我赵国硬拼到底,看看是我赵国粮草先支撑不住,还是咸阳先被攻破。第三个就是向楚国求援……”荀子说道。

齐国不说,韩魏两国跟着赵国获得了大量好处,同时又畏惧赵国的实力,还和秦国有仇,无论秦国怎么拉拢,韩魏两国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反水。

唯一能够帮助秦国的只有楚国。

最重要的是,赵国看不上的南郡、黔中、上庸、商於等地,是所有楚国人无法忘怀的过去,是他们一生的执念。

南郡、黔中、上庸是楚国故土,楚国贵族的祖先陵墓,包括楚王庙都在南郡,其中大部分被烧毁或者破坏,亦或是被洗劫一空。

以至于他们在祭祀先人的时候都抬不起头,时常会梦到先人指着他们脊梁骨骂,他们还没办法反驳。

数十年来,他们无不梦想着收回故都故土。

商於虽然不是楚国故土,楚国却因此引发了数场大战,连楚怀王都因此命丧秦国。

自此之后,楚国一蹶不振。

如果能够收回这些地方,楚国将洗刷所有耻辱,日后在宗庙祭祀的时候,也能挺直腰板向老祖宗们汇报。

“荀子的意思是……楚国会支援秦国?”赵括眉头一皱。

“臣以为,无论是从收复故土的角度,还是遏制我赵国的角度来看。秦楚两国联合的可能性都非常大。”荀子郑重的点了点头。

上党一战后,赵国虽然崛起,但各国感受到的威胁还不是特别强烈。

相比之下,秦国余威仍存,对各国威胁更大。

所以楚国和赵国联合,抗衡秦国。

但此战之后,秦国彻底衰退,赵国成为毫无争议、天下最强的霸主,楚国如果不傻,肯定会和秦国联合起来对抗赵国。

“看来得尽快攻下咸阳,结束这场战争。”赵括沉声说道。

这场战争拖得已经很久了,如果从秦国攻打魏国算起,足足持续了一年半时间。无论是秦国,还是三晋,都不好受。

反而楚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即便是攻打齐国,也没有出多少力,一直在休养生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如果赵国被楚国拖入战争泥潭,很有可能会从大胜变成惨胜,为楚国做嫁衣裳。

“咸阳城高池深,城内百姓对秦国颇为拥护,恐怕不是那么好打的。”乐毅看了一眼魏无忌和暴鸢,开口说道。

想要攻下来这种大城,几乎只能用命去填,但无论用哪国将士的命,大家都不会愿意,而且若是损失过多,士兵还会出现溃逃的现象。

“用水攻呢?”田单说道。

“咸阳建在渭水之北,嵕山之南,地势较高,即便是下大雨,也很难淹到城内。”魏无忌摇了摇头。

各国都城为了取水方便,都建在河流旁边,也因此面临被敌人用水攻的风险,但咸阳有些不同。

咸阳地势北高南低,有大河经过,除非渭水水满溢出,否则很难淹到咸阳。

“如果引泾水之水呢。”田单手指敲击座椅扶手,淡淡的说道。

众人闻言,顿时眼睛一亮。

渭水是没办法淹咸阳,但咸阳附近不仅有渭水,还有一条泾水。

泾水呈西北—东南走向,途径咸阳东北,最后汇入渭水,如果从泾水引一条河流出来,自北向南流淌,刚好能够水淹咸阳。

缺点就是泾水距离咸阳有些远,需要动用的人手会很多,但和攻下咸阳相比,这点困难完全不是事。

“事不宜迟,都平君,你立刻带人勘察地形,主持挖渠一事。”赵括说道,这个时候容不得有半点仁慈之心。

没有投降的秦人都是敌人,对待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末将这就带人过去。”田单抱拳说道。

“轒辒车、投石车也抓紧打造,我们多管齐下。”赵括说道。

喜欢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