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必须以我赵国的名义

“你们孔雀王朝是对塔这种建筑情有独钟吗?”袁华看着屹立于华氏城中心的高塔,好奇的问道。

自从进入孔雀王朝之后,他便没少见到这种高塔,几乎每座城池都有,面前的这座高塔更是有近百米高,即便是巍峨的王宫也不过如此吧。

“这是佛塔,是给佛陀居住的地方,陛下大部分时间也住在其中。”阿善德解释道。

“孔雀王朝和我赵国有所不同,孔雀王朝的君主阿育王信奉佛教,曾在全国各地建造佛塔,并多次扩建,前几年还扩建了过去佛的佛塔。”赵牧低声对袁华说道。

他曾经对阿育王这种行为很是不屑一顾,在中原,不会有任何一个君主痴迷宗教到如此地步,更不会有国君让宗教影响到君权,更不要说一代雄主了。

或许阿育王只是运气好,恰好统一了整个文化圈,实际上是个沽名钓誉之徒。

直到某一天,赵牧突然想到了匈奴的昆仑神。

河套之战的经过,他并没有亲眼见到,但他从很多人口中听说过,连匈奴这种渣渣,都能搞出来昆仑神,孔雀王朝的人口和实力不知是匈奴的多少倍,信徒也更加虔诚……

想到这里,赵牧有些不寒而栗。

要知道,孔雀王朝可不只有佛教这一个宗教,还有根深蒂固的婆罗门教,红极一时的耆那教,据说阿育王的父亲宾头娑罗和爷爷旃陀罗笈多晚年都信奉耆那教。

毫无疑问,孔雀王朝的实力绝对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同样,孔雀王朝内部的斗争也必然激烈无比,即便阿育王也只能镇压,无法化解。

侍卫见到阿善德,连忙走过来行礼,小声对阿善德说了几句。

“王兄在钻研佛法,不容打断,我们先去王宫。”阿善德笑着说道。

“为了佛法,连国家大事都不顾吗?”袁华沉声说道,这哪里是明君,昏君还差不多,就连齐王都干不出来这种事。

“王兄虽然喜欢钻研佛法,但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处理政务,不会耽误国事,只是我们来的刚好不巧,王兄刚刚沐浴更衣完。”阿善德说道,引袁华和赵牧进入王宫。

袁华和赵牧对此没有过多的评价,文化习俗不同,说多了只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至于阿育王如何治国,那是人家的事情,他们不必过多置喙。

孔雀王朝的王宫很华美,丝毫不亚于赵国王宫,一名名强壮的甲士挺直腰板,守卫着王宫,眼睛炯炯有神,若有若无的气息将他们连成一个整体,只要有一人遭受攻击,所有人都会立刻做出反应。

“这支军团的实力绝对不亚于赵飞骑,不过如果在战场上遇到,还是我赵国赵飞骑更胜一筹,毕竟赵飞骑是骑兵。”袁华心中做出判断,他不知道的是,孔雀军团同样也是骑兵,只是守卫王宫,所以没有骑马罢了。

“交易的事情由执行官负责,不由我负责。不过这件事先不急,我们先好好休息,再在城中玩几天,然后再谈交易的事情。放心吧,我们华氏城的商业虽然比不过你们邯郸,但是在其他方面不会逊色的。”阿善德笑着说道。

与此同时,耽摩栗底城,白灵和罗姆家族达成交易,用丝绸和瓷器换取了一百名船匠和一百名铁匠,又从另一个家族换了几名善于饲养大象的饲养员。

白灵还邀请了几名僧人前往赵国。

除此之外,还购买了一些赵国没有,或者很难见到的动物和植物。

总之,只要赵国没有的,他都要搞一些回去,至于有没有用,以后再说。

就算没用,也亏不了多少。

其实购买船匠、铁匠啥的并不是最主要的,这些和孔雀王朝官方也能够购买,当然,付出的代价会比较大,并且数量不会很多。

白灵要做的是利益捆绑,通过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赵国独一无二的商品,将这些家族的利益和赵国牢牢捆绑在一起。

这些商品只有赵国能提供,而且非常暴利,任何一个家族只要抱住了赵国这条大腿,做到富可敌国都不是梦。

“白先生,你们商队下次什么过来?”宴罢,罗姆家族的家主询问道。

“如果这次顺利的话,等到我们回国之后,很快就会安排下一批船队过来。”白灵说道。

“到时候白先生一定要先找我们合作,我们罗姆家族会给先生最高的交易价格。”罗姆家主无比殷勤的说道。

“好说,好说。”白灵笑着说道。

第二天,袁华和赵牧终于见到了阿育王。

和想象中不同,阿育王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没有什么架子,随意的坐在蒲团上,与二人交谈。

阿育王懂得非常多,不管是治国、商业、军事、修炼、宗教等等都很精通,见解也非常独到,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二人深思。

交谈的过程中,阿育王脸上始终带着慈祥的笑容,非常具有亲和力,眼睛看着袁华或赵牧,不时的点头,让人忍不住信服。

如果不是知道面前这位是孔雀王朝的国君,袁华还以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者。直到傍晚,袁华和赵牧才恋恋不舍的离开王宫。

“阿育王是我见过除了王兄之外,知识最渊博的人。和他交谈,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半天很快就过去了,收获总是很多。王兄的知识虽然也很渊博……但太过天马行空了,有些连我都听不懂,相比之下,还是和阿育王交谈更舒服。不过……阿育王言语之间对佛教的推崇,让我有些不喜。”

赵牧从来不信教,他总觉得这些人很傻,遇到困难不想着努力,依靠自身去解决问题,却寄托在佛能帮他们解决。

早在几千年前,中原人便只相信自身,不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墨家虽然借助鬼神警示世人,让人有敬畏之心,却从来没有将鬼神当做信仰,让人祭拜他们。

儒家则敬鬼神而远之。

西门豹治邺更是将一大堆巫师神婆啥的玩意直接沉河里,以破除封建迷信。

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赵牧,完全理解不了阿育王的做法。

而且据他所知,不仅阿育王,阿育王的父亲,阿育王的爷爷,全部都在晚年信奉宗教,只不过信奉的是耆那教。

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这里面有借助其他宗教削弱婆罗门教的原因,但阿育王信奉佛教也绝不是假的,甚至无比虔诚,据说阿育王的爷爷更是因为耆那教的教义绝食而死。

“土壤不同,生长出来的果子自然不同。不过我还是觉得我们中原好。”袁华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我们诸夏的诸子百家可不是他们这些宗教能比的。”赵牧脸上充满了骄傲。

两人在华氏城逗留了一个多月,便启程返航。

赵王括八年的最后一天,商队回到了赵国,带来了大量赵国需要的粮食、棉花、玉石、香料,更重要的是,在赵国和孔雀王朝之间开通了一条安全稳定的商道。

很快,赵国再次组织一支商队,不过这一次就不用袁华和赵牧亲自前往了。

朝廷见到了海上贸易的好处,政策开始向渔船倾斜,赵括再次拨付十亿的物资和钱财,用来建造船只和开发技术,并在辽东、辽西等多地建设港口。

赵国还将淘汰下来的船只降价卖给赵人,供他们经商或打鱼,赵国的商业不能只靠朝廷,想要真正的繁荣,还要让民商发展起来。

春天到了,中原的百姓熬走了严冬,却没有迎来春雨。

地上的泥土被风干成一粒粒细微的沙子,只要有一点风吹过,便是漫天尘土,田间地头一片荒凉,没有一点绿色。

只有河床中仍带有微弱的湿润,顽强的野草从河床泥土的缝隙中钻出,还没等长大,便被饥饿的人们挖走充饥。

韩魏两国官府不断下令赈灾,但两国前年和大前年打了整整两年仗,去年又有旱灾,国库中也没有多少余粮,很快就支撑不住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很快,更坏的消息来了。

二月,楚国趁韩魏两国闹饥荒,出兵攻打南郡,打算一举收复南郡剩下几座城池,以及南阳、上庸、商於等地。

王宫中,安凝肚子微微隆起,赵括轻轻将耳朵贴在安凝肚子上。

“他刚刚好像在踢你。”赵括笑着说道。

“胡说,明明是在踢你。小家伙肯定是感觉到你在看他,所以不高兴了。”安凝抱着赵括的脑袋,脸上充满了祥和的笑容。

“哈哈哈,竟然敢踢寡人,等他出来了,寡人必须揍他一顿。”赵括大笑道。

“大王,相国求见。”这时,远处传来刘平的声音。

“寡人先去看看。”赵括拍了拍安凝后背。

“国事要紧。”安凝俯身说道。

“什么事?”赵括来到外面,魏无忌已经在殿内等待。

“禀大王,魏国和韩国使者在外求见。”魏无忌说道。

“一起来的?”赵括眉头一挑。

“……是。”魏无忌点了点头。

“寡人过去看看。”赵括朝外面走去。

很快,赵括见到了韩魏两国的使者。

“外臣拜见赵王。”魏国使者和韩国使者见到赵括,连忙俯身行礼。

“二位使者请起。”赵括虚扶道,“不知二位使者来我赵国有何事?”

“禀赵王,外臣为求援而来。自去年开始,中原各地发生旱灾,一直持续到今年,旱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我魏国为了赈济灾民,国库中的粮食早已耗费的一干二净,连国君都开始节衣缩食。但楚国却不顾大义,趁我魏韩两国遭遇旱情,起兵攻打我二国。大王身为三晋盟主,一定要为我两国做主啊。”魏国使者俯身一拜,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这件事本来寡人不方便管,但寡人听闻楚国淮北等地的旱情不比魏国轻,楚国却放任灾情不顾,任由国人逃亡,甚至饿死,趁机攻打魏国,实乃不仁不义。寡人会派使者责备楚王,令其撤军。”赵括说道。

赵国这几年接连吞并燕国和秦国大量土地,急需休养生息,稳定内部,这个时候中原发生大战对赵国来说并不是好事。赵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中原,中原只是起点,想要实现他的宏伟目标,需要人口,需要大量的人口。

如果等到他一统中原,各地人口减少一半,只剩下一两千万人,还要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才能勉强和孔雀王朝相当,那还打个屁啊。

一直以来,他都在尽可能减少战争,减少战争中的伤亡,保留中原的元气,比如对燕国的交战,即便赵国的实力对燕国已经形成碾压,赵国依然谋划了数年,最后几乎没有伤亡便灭掉了燕国。

唯一的例外就是秦国,赵国本来是不想和秦国交战的,但是秦国按捺不住,主动进攻,如果赵国不将秦国打垮,必然会影响以后的布局和发展。

按照赵括的计划,除了对周围胡人、戎狄的战争之外,内部的战争只剩下一场,那就是统一之战。

届时赵国的实力必然凌驾于其他各国之上,即便五国联合起来,也不是赵国的对手。

可惜这次事情还是没有按照赵括预想的发展,楚国发动战争了。

“希望楚王能够识时务,主动撤兵吧。”赵括心中想到,如果逼到他派兵支援,那楚国不付出点代价,他是不可能退兵的。

“多谢赵王。多谢赵王。”魏国和韩国使者感激的说道。

他们本以为这次出使会非常困难,所以两人结伴,希望能够增加一些话语权,没想到赵王竟然这么好说话。

“我三晋同气连枝,寡人又身为盟主,魏人和韩人同样都是寡人的子民,楚国伤害寡人的子民,寡人岂能无动于衷。”赵括正义凛然的说道。

“外臣还有一个请求。”魏国使者俯身说道。

“说。”赵括说道。

“请求赵国借粮给我魏国救灾。”魏国使者跪在地上。

“请求赵国借粮给我韩国救灾。”韩国使者见状,也连忙跪在地上。

“救灾可以,借粮就不必了,寡人可以直接将粮食送给魏国和韩国,但寡人有一个要求:救灾必须以我赵国的名义。”赵括沉声说道。

喜欢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