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七百六十三章 下雨了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七百六十三章 下雨了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3:35:53 来源:书海阁

十五万大军不是想撤就撤的,特别是在这种被敌军中心开花的情况下,能够稳住阵型撤退的都是当世名将,很显然,现在的项燕距离名将还有一段距离。

太阳还没有升起,东方的地平线上绽放出缕缕金光,天空依然有些灰暗,楚军在睡梦中突然遭受偷袭,慌慌张张的从榻上爬出来,连装备都没有穿戴好,又如何和精锐的赵军作战。

随着项燕一声令下,原本还在苦苦支撑的楚军终于松了一口气,疯狂朝着后方逃窜。项燕竭力稳住大军的阵型。

但不少楚军早就对楚国不满,特别是淮泗地区的楚军,哪里还会听项燕的命令。当初项燕为了防止逃兵,将淮泗地区的楚军安排在中军,现在终于酿成了恶果。

如果是其他军队的士兵逆冲军阵,影响只局限于部分区域,但是中军的士兵逆冲军阵,直接造成整个大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项燕亲卫军团灭,手中连一支能用的军团都没有,对楚军没有任何威慑力,即便他冲上前斩杀了几名逃跑的士卒,依然改变不了现状。

就在这时,早就在旁边等待的赵飞骑如同离弦的箭冲了上来,巨大的光翼伸展开来,将整个天空遮蔽,密集的弓弦声如同催命符般不断响起,箭矢如同雨点般迸射而出。

“赵飞骑!”项燕眼睛瞪得滚大,赵国竟然派出了两支军魂军团!

你他娘的有两支军魂军团,为什么还要缩在城中搞偷袭,就是正面作战我也打不过你啊!

楚军的精锐全部在南阳和韩魏两国交战,项燕率领的大军唯一的精锐就是其本部亲卫军,剩下的全部都是刚刚征招上来的。

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哪里是久经沙场的赵军的对手。

按照楚国的推测,赵国毕竟只是为了救援韩魏两国,不是为本国作战,能派出一两支精锐就很不错了,不可能派出军魂军团。

再加上楚国精锐全部在前线,实在是无法撤回来,只能临时征招士兵。

但现实很残酷,楚国赌输了,输的很惨。

随着赵飞骑的加入,处在崩溃边缘的楚军彻底坚持不住了,他们就算不知道赵飞骑,也知道能够凝聚出两只大翅膀的军团,绝对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

他们不是什么军魂军团,他们连精锐都不是,只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的农夫,哪里打得过这种军团。

赵飞骑、幽云铁骑、玄甲军,三支军团,如同三把尖刀刺入楚军的胸膛,鲜血迸溅,大地被鲜血染红,帐篷被踢倒的火盆点燃,瞬间燃烧起来。

楚军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四处逃窜,场面彻底陷入混乱。

“将军,我们逃吧,等到逃出去之后再召集溃军,据城而守,向大王求援。”副将拉住项燕,大声说道。

项燕还在发蒙之中,被副将带着逃离战场之后才反应过来,连忙问道:“这是哪个方向?”

“将军,这是前往符离塞的道路。”副将连忙说道。

“掉头,去下相。”项燕说道。

“好。”副将没有询问原因,立刻掉头前往下相县。

此时贾偃正率领赵军埋伏在道路旁,见到一支楚军朝这里溃逃,二话不说,立刻展开战云,防止对方丢下将士逃走,接着一马当先,率领大军朝着项燕冲去。

“可是楚将项燕?”贾偃挥枪朝着项燕刺去。

“你为何敢肯定是本将?你认得本将?”项燕怒气冲天,挡住贾偃的攻击。

展开战云压制,然后才冲过来,很明显是针对他的。

“刚刚不确定,现在确定了。”贾偃笑着说道,他又不认识项燕,只是见对方装备精良,胯下战马也是好马,必然是楚军高层,秉着宁错杀不放过的原则罢了,没想到竟然真是项燕。

这泼天的富贵算是被他抓住了!

“你……”项燕怒不可遏,森白的内气从身体中奔涌而出,朝着贾偃笼罩过去,重戟和长枪碰撞在一起,迸射出激烈的火花。

即便是被战云压制,项燕依然没有落入下风,和贾偃杀的有来有往。

然而他能坚持住,跟随他逃出来的副将,以及一百多名士兵就没有这么好的实力了,短短数分钟,就被赵军杀死了大半,剩下的也是人人带伤,苦苦支撑。

“投降不杀。”贾偃沉声说道。

“滚!”项燕架开长枪,一脚朝着贾偃踢去,被贾偃躲开,两名副将一左一右朝着项燕包抄过来。

“以多欺少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和老子单挑?”项燕大吼道。

“你率领十五万大军难道不是以多欺少?也有脸说本将。哦,不对,你并没有以多欺少,反而被我们赵军给欺负了。”贾偃大笑道。

项燕完全放弃了防守,采取以命搏命的打法,但贾偃根本不给他机会,而是选择慢慢消耗他的体力。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项燕身上的伤口越来越多,鲜血将甲衣染红,手中的大戟也越来越重,动作越来越慢。

“死吧!”贾偃看到时机成熟,一枪朝着项燕喉咙处刺去。就在这时,项燕猛然眼睛瞪大,一道精光从眼眸中迸射而出,手中长戟挥舞的飞快,在天空中划过半个圆弧,朝着贾偃脑袋上砸了下来。

贾偃瞬间感觉被死亡的气息笼罩,浑身汗毛炸立,身体超越极限的朝后方躲闪。

噗!

长戟从贾偃的胸膛划过,骨头瞬间碎裂,鲜血迸溅而出,贾偃整个人倒飞出去,重重的砸在地上。

“可惜了!”项燕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有些落寞。

他刚刚使用天赋让贾偃错判了他的状态,相信他已经是强弩之末,能够一举将他击杀,然后他好趁势反杀。

但贾偃反应太快了,躲掉了他的最后一击。

虽然仍然被重创,整个胸膛血肉模糊,甚至都能看到跳动的心脏,但是对于超凡境武将来说,这样的伤势并不致命,只要休养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如初。

而他也失去了击杀贾偃的机会。

“大王,项燕辜负了你的信任。”项燕望着西南方向,缓缓举起大戟,朝着脖子上抹去,但是赵军副将根本不给他机会,一箭将项燕手中长戟射落。

如果项燕是全盛时期,罡元境的副将自然拦不住他,但此时项燕已经是油尽灯枯,又如何能够挡得住数名罡元境的围攻,即便是他拼命反抗,依然被赵军拽下马,绑了起来。

“你们不是要杀了我吗?快杀了我啊。”项燕大吼道。

“让他闭嘴。”贾偃不耐烦的说道,如果不是他知道赵括比较看着项燕,之前还亲自写信邀请,早就把项燕斩杀了,哪里还容他在这里纵跳。

副将随手扯下来一块沾满鲜血的布塞入项燕嘴中。

“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副将看向贾偃,随军的医师正在帮贾偃包扎伤口。

“给都武君去信,就说我们已经抓到项燕了,然后抬本将回彭城。”贾偃说道,他的伤口已经止血,但想要行动,即便是以超凡境的恢复能力,也要数天。

原本他还打算俘虏项燕之后趁势攻打下相县的,如今只能交给其他人了。

彭城外,项燕逃跑之后,失去主将的楚军在赵军的招降下,几乎没有犹豫多长时间,纷纷跪地投降。

廉颇在收到贾偃的信件之后,立刻命贾偃回彭城休养,同时命廉安攻打下相县,拿下项燕的老家,又命羌瘣攻打符离塞,乐乘率领大军攻打淮水、睢水以北,泗水以东剩下所有城池。

楚军的战败,让这些本来在观望的官吏贵族们,没有任何犹豫,纷纷投向赵国的怀抱。

短短半个月,赵国就占领了淮水、睢水以北,泗水以东所有土地。

消息传到陈郢,楚国上下震怒,楚王连忙命景阳从前线撤军,廉颇见状,不再继续行军,而是驻守在彭城,防备楚国。

另一边,救灾的事情也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在赵括发动金钱**之后,蝗虫的数量迅速减少,到了五月初,中原已经见不到一只活着的蝗虫。

但蝗灾过去了,并不意味着救灾的结束,因为旱灾仍然在持续。

孔斌写信给赵括,久旱必蝗,久旱必涝,中原干旱了这么长时间,很有可能会发生洪涝灾害,必须要提前预防。

赵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率领韩魏两国百姓开始兴修水利,挖宽挖深河道,修筑堤坝。

李斯同样在齐国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召集百姓修建水利工程,预防洪涝灾害。

期间赵括还到韩国巡视了一圈,和沿途的百姓交谈,确定救灾落实没有出现问题之后,方才回到魏国。

韩魏两国本身就是善于修建水利的国家,除了发生大战,抽调不出来人手之外,两国几乎每年都会进行堤坝、河道的检查和疏通,当地的百姓在这方面也比较有经验,进展的倒是很顺利。

五月最后一天,大家还在辛苦地挖着河道中的淤泥,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去,远处的旗帜开始飘动。

起风了!

风越来越大,天空越来越黑,狂风卷着乌云,猛烈的拍打着地面。

众人纷纷停了下来,激动地望着天空。

“下雨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紧接着,天地间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无论是女人还是孩子,全都欢呼雀跃地蹦了起来,双手前伸,捧着雨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终于等到雨水了,终于等到老天下雨了。

即便是刮着狂风,豆大的雨点不停地拍打在身上,衣服被淋湿,大家依然不愿回到屋中。

直到赵军再三下令,让所有人回去避雨,大家才回家或者躲在帐篷中。

然而,大家脸上的笑容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大雨滂沱,乌云卷地,世界仿佛沉入海底之中,天地间已经化作成海洋的世界。

开裂的土地饥渴的吸食着雨水,但很快,大地便被雨水完全淹没,多余的雨水汇聚到河流中。

干涸的河流很快被雨水灌满,汇聚成更大的河流,朝着远处奔涌而去。

这时候,之前疏通河道,加固堤坝的作用终于体现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虽然帐篷已经被雨水浸透,大家被迫冒雨将基地搬到更高的地方去,但河水始终维持在安全线,没有造成洪灾。

这场大雨,让赵括的贤名再次在韩魏两国迅速传播,甚至有传言说赵括得到了上天的警示,中原会发生洪灾,所以提前带领大家疏通河道。

很多人深信不疑,将赵括视为神仙,或上天之子。

魏王和韩王收到消息之后,立刻下令禁止传播赵括的消息,但仍然阻止不了民间的流传。

大雨持续了五天五夜,大雨过后,所有河床被填满,山间沟旁,无数嫩绿的小草抽出枝丫,为大地带来了久违的绿色。

赵括连忙安排所有灾民返回家乡,进行耕种,至于耕种所需要种子,全部由赵国提供。

现在耕种已经有些晚了,但至少还能赶上秋收,如果不赶紧将种子种下去,再过大半个月,就彻底赶不上了。

到时候大家又要多挨饿半年。

赵军和韩魏两国的官府配合的已经很默契了,没有等到魏王和韩王的命令,各地官府便将耕牛、铁犁拉了出来,免费借给百姓使用。

本来官府是想要收费的,但是赵国为百姓提供种子都没有收费,魏国和韩国的官府脸皮再厚,也不好收费了。

赵括又加急从赵国调了一批驽马过来帮助犁地,马耐力不行,犁地远不如老牛,但至少比没有要好得多。

不是赵括不想借牛,而是耕牛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聚集起来需要耗费很长时间,而且耕牛速度慢,等到韩魏两国,再分发下去,耕种时间都快过去了。

耕牛的价值又很高,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损失,让魏人赔偿吧,他们也没钱,还会造成扯皮,不赔偿的吧,又会导致不珍惜,损失变多。

反之驽马很方便,邯郸马场就有大量的驽马,留着卖给国人拉车的,而且驽马不值钱,就算损失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喜欢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