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 第146章 秦渊回京第三封信

既然赈灾款的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全力赈济灾民。

贺临将官仓里的粮食分成了三份,一份留给漳州城外的灾民,其他两份则给了福宁跟安德两县。

其实这些粮食,倒也不是免费发给灾民的,而是借给他们的,但不要他们的利息,只要他们能在两年内将本金还清就行。

除此之外,朝廷今年一整年都会免税,好帮助这些灾民重新振作起来。

发赈灾粮的工作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城外的灾民也纷纷散去。

马上就要到春季,这些赈灾粮,除了留一部分给自己吃,他们还要将粮食换成种子,之后好播种收获。

虽然生活艰难,时不时会有这样那样的苦难降临,但总没有放弃的道理。

广大的人民群众,还是只能抱着希冀,继续将日子过下去,在春天这种万物复苏的季节,周而复始的插下秧苗,祈祷下半年的丰收。

而另一边,一直有关注漳州这边消息的朱立群,则是彻底懵逼了,完全不知道贺临跟秦渊是哪里凑来了这么多的钱。

但他也没有办法往秦渊身边安插进人打探,于是只好作罢。

就这样,到了二月底,赈灾的工作彻底完成,秦渊也要离开漳州,回京城复命了。

他走的时候是个阴雨天,和上次在杭州不一样,这次贺临并没有去城门外送他。

他回京之后,就要在太子和六皇子面前尽量和自己撇清关系,所以此时两人不宜相交过密。

但等到他离开的点,贺临还是在庭院中,隔空朝他敬了一杯酒,算作送行。

可才喝完,小桃忽然从外面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老爷,这是王爷昨天给你留的信,说是让我今天等他走了再给你。”

贺临接过来,一边拆开,一边往屋子里走。

【贺临亲启:

与君相识半岁余,又临别之间,吾欲言之众多,然至于口际,忽不知所言,至漳州后,吾感触良多,百姓之饥寒困苦历历在目,官员之麻木不仁令人痛心,幸而有汝令吾颇慰勉之。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虽汝许之两岁后必至京师,然吾愿君勿太强自过,官场之事凶险诸多,汝将其难尽揽自身,虽知此汝今一帖好心,而犹令吾心不下兮。

然亦知之,遇事甚多,非君所愿也。惟愿君别我后,必多加保重。】——秦渊。

(跟你相识半年多,又到了临别之际,我想说的有很多,但是话到嘴边,忽然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到漳州之后,感触良多,百姓的饥寒困苦历历在目,官员的麻木不仁也让我痛心,好在有你,才让我感到些许安慰。

今日分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虽然你许下两年后必定进京的承诺,但我还是希望,你不要过于勉强自己,官场凶险的事很多,你现在将很多困难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虽然我知道这是你的一片好心,不过还是让我放心不下。

但我同样明白,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你能控制的。只盼望你跟我分别后,可以多加保重。)

秦渊知道,贺临的日子其实并不容易,她如今看似处处谋算,实则很多都是无奈之举。

从浙江开始,她就没有退路,一直到现在,她是尽可能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让自己回京,跟她撇清关系,这也意味着,以后自己帮她,都不可能在明面上帮助了,不然现在的这些努力就都是白费。

而贺临之后的处境,只会更加不好。

但她全程都没想过自己,没有管自己受的委屈,只在想如何帮他。

秦渊懂她的苦,也明白她的付出与赤诚。

看完整封信,贺临感到很欣慰。

这半年多来,她遇到的麻烦事很多,但没有倾诉的人。

好在秦渊是懂她的。

她让秦渊感到安慰,秦渊何尝不是也让她感到安慰呢?

也是秦渊的存在给了她目标,让她觉得大庆或许还有救。

若是没有秦渊,她恐怕也就跟当初的魏高奕一样,彻底迷茫,失去目标和希望。

*****

秦渊从福建出发之后没几天,关于福建的各种事情的详细情况,便由锦衣卫呈报到了皇帝桌子上。

这么多灾民自然是大事,皇帝虽然不想动修行宫的钱,但不意味着不关注这些事。

看完锦衣卫的呈报之后,他冷哼了一声,脸色阴晴不定。

秉笔太监杨昌在此时进来,跪下磕了个头:“皇上,杨阁老和吕阁老求见,说是要汇报漳州灾情的事情,和吏部人员升职的事。”

景历帝眸子转了转:“传他们进来。”

“是。”

两人很快进来,吕兴文毕竟是次辅,所以微微落后杨和谦半步。

“臣杨和谦叩见皇上。”

“臣吕兴文叩见皇上。”

景历帝坐在椅子上,轻飘飘的瞥了他们一眼,又收回目光,随意道:“起来吧。”

“谢皇上。”“谢皇上。”

景历帝似乎想起什么,看向吕兴文:“春天到了,你的风湿又发作了吧?”“回皇上,是发作了,但不碍事,年年潮湿之际都如此,臣已经习惯了。”

景历帝看向一边的冯安:“搬把椅子来。”

“是。”

冯安很快搬了椅子过来,放到吕兴文屁股下。

吕兴文有些懵,他有风湿的事情,皇帝以前也知道,但以前若给赐座,都是给他和杨和谦两人都赐座。

毕竟首辅在旁边,而且年纪比他还要大,他一个次辅坐着,首辅站着,肯定不像话,怎么今天就只给自己一个人赐座?

吕兴文嗅到了一点不寻常的味道,但还是不动声色的谢恩:“谢皇上赐座。”随后一屁股坐下。

杨和谦站在一旁,倒是不尴尬,反而是心里一沉。

他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寻常。

“漳州那边赈灾的事情怎么样了?”景历帝问。

这个问题吕兴文没有答,他管着吏部,今天是来说吏部拟定官员升职的事情的。

杨和谦站了出来:“回皇上,福建那边说瑞王爷已经凑齐了赈灾款,将赈灾粮都发了下去,如今已在回京的路上了。”

“哦,怎么凑齐的?”

“这个瑞王殿下没有上奏疏详说,应该是打算进京后亲自同皇上汇报。”

“今年漳州的田税就免了吧,百姓都不容易。”

“是,臣遵旨。”

景历帝将目光放到了吕兴文身上:“你要来汇报吏部的事情?”

“是。”吕兴文从椅子上站起,将怀里的公文掏出来,恭敬的摆到皇帝书桌上,这才后退几步站回去。

如果不是意外情况,地方官的升职,一般靠吏部考核。

三年一小考,六年一大考,若得了甲以上的评价便有机会往上升。

“这是根据南京吏部的评价,拟定的地方官员升职名单,请皇上过目。”

喜欢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