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 第15章 官场漩涡,波谲云诡

之后的几天,贺临与小桃搬回了以前住的房子。

既然她是清白的,被抄家查封的房子自然也解封了,好些日子不住人,里面落了灰,不过没什么东西坏,打扫打扫依旧能住。

高瀚远没有了在淳岭待下去的理由,不过他离开淳岭之前,贺临还专门去见了他一面。

这次去当然不是去放狠话的,而是去麻痹高瀚远的。

皇上让瑞王查案的这道口谕虽然看着简单,背后还是透露出了几个信息。

而其中最关键的信息就是——皇帝想启用她查贪污案。

这是贺临意料之中的事情,若不是如此,她也不会死活想要秦渊帮忙把这份奏疏呈上去了。

至于为什么贺临会觉得皇上会启用她,而不选别人,也是有原因的。

如今朝廷党争严重,太子与六皇子针锋相对,这个贪污案,若交给太子的人来查,那太子对六皇子在浙江的党羽,势必不会手软。

而若交给六皇子的人,那又会被大事化小事化了。

皇上需要一个有勇气,同时不属于这两派的人,自己这个揭发者显然再合适不过。

但皇上当然不能启用一个通倭的罪犯,所以瑞王这道要重审通倭案的奏疏,估计正合皇帝心意。

若查出来她没通倭,那之后便能顺势委任她参与查处高翰远的贪污案。

若她真的通倭了,皇帝也有时间重新物色人选。

现在她既已出狱,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倒霉的就该是高瀚远那帮人了。

不过高瀚远多半不清楚自己即将倒霉,所以她的当务之急,是稳住高瀚远这些人,等到之后查贪污案的圣旨下来,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至于怎么稳,如何去稳,对她来说也不是难事。

无非在高瀚远面前演场戏,哭丧两句自己在牢里“洗心革面”、“大彻大悟”,不会再想着弹劾他,表示一下忠心,把戏演足。

就算高瀚远对她的话连标点符号都不信,还是抱着弄死她的想法,也得等下一个时机。

而等他有了好时机,圣旨估计早下来了。

所以送走高瀚远之后,贺临什么都没做,每天就是处理处理县衙的公务,同时不忘与河道衙门一起,带秦渊去看看新修的河堤。

中间她还收到了葛六送来的一篮子鸡蛋,说是家里老母鸡生的,没有别的能感谢贺临的,只有这点薄礼能拿出来。

虽说不是什么大礼,但他刑场那番话确实诚心诚意,贺临收了鸡蛋,还打算留他喝盏茶。

可这年代读书人地位极高,更别说贺临还是堂堂进士,一县之主,吓的葛六直呼受不起快步逃离,仿佛贺临不是留他喝茶,而是要赐他砒霜。

而另一边,高瀚远回到杭州之后,被梅承安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意图甩锅的事情,梅承安可没有忘记呢。

而且贺临这件事,他们费了老大劲,又是派人劫走王大奇灭口,又是半路截杀贺临,兜兜转转,结果贺临还是翻案了。

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了平息梅承安的怒火,高瀚远只能赔着笑,同时将贺临忽悠他的那番表忠心的话拿出来忽悠梅承安。

虽然有点不甘心,但那时抄贺临家的时候,他们已经将贪污的账本搜出来焚毁,唯一担心的,是贺临还记得账本里赃款分配的具体数额。

但如果现在贺临真的想清楚,不再继续参他们,那也便不全是无用功。

只是这贺临……还是留不得。

***

自从景历二十三年落马病重之后,景历帝便将原本的每日上朝,改为了五日上朝一次。

平日里一些琐碎的事,都是交由内阁票拟,内阁再找司礼监批红。

难得的上朝时间,议的都是比较重要之事。

可今日上朝,快到结束之际,皇帝拿出了一份奏疏,让贴身太监当众念了出来。

“臣浙江省淳岭县知县贺临谨奏:为感激天恩,舍身图报,乞赐圣断贪墨受贿,奸险巧佞之臣以清朝政,以正朝纲……”

太监尖细的声音传遍整个大殿,堂下文武百官神色各异。

这份奏疏,皇上没有私下批好给吏部刑部发指示处理高瀚远,而是于朝堂之上亮出,这是一个信号——他想敲打六皇子党。

毕竟高瀚远是六皇子党羽这件事,这里站着的大部分人心知肚明。

作为太子党核心,内阁首辅杨和谦很快意识到这是个攻击六皇子党的好机会,可还没来得及示意同党出列发起进攻,内阁次辅兼吏部尚书吕兴文已经在太监念完全文之后,二话不说站了出来。

“皇上,杭州知府高瀚远乃浙江布政使梅承安向吏部举荐,臣身为吏部尚书,未能任用贤明,出此奸人,臣羞愧难当,求皇上治罪。”

说着,跪下去磕了个头。

能一路爬到内阁次辅的位置,成为六皇子党派核心人物,吕兴文靠的可不仅仅是六皇子舅舅这层关系。

游走于官场几十年,他的反应极快,知道皇上当众念出这奏疏,就是想要敲打他们六皇子党,越是畏缩,太子党越是会抓紧这个把柄攻击,因此当机立断,主动站了出来请罪。首辅杨和谦低头斜睨了跪在地上的吕兴文一眼,心里冷笑一声。

反应倒是快。

景历帝没有说话,沉默起来。

大殿寂静压抑,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等着皇帝的表态,尤其是六皇子的党羽。

不知过了多久,景历帝开了口,第一句话就定了此事的基调:“人心似水,不可能时刻掌控,罚你三个月月俸,引以为戒,起来吧。”

吕兴文稍稍松了口气:“谢皇上。”

对他的惩罚并不重,证明在高瀚远贪污案这件事上,皇上不想牵扯太过,不然肯定会重重罚他这个六皇子党的代表人物。

景历帝看着下面神色各异的官员,从龙椅上起身:“去年夏季浙江大水,冬季北方又有冰灾,时政多艰,百姓多苦,可他高瀚远偏值此多难之际盘剥百姓,贪墨钱粮,圣人之书都读到哪儿去了!”

百官皆跪了下来。

“吕兴文,你的罪朕可以宽恕处之,可浙江这摊子烂账不能不查!吸血的蠹虫朕势必要揪出来!”

“皇上圣明!”吕兴文高呼。

“皇上圣明!”百官跟着齐呼。

***

下朝之后,内阁首辅杨和谦被景历帝留下拟旨,其他官员则各自散去。

六皇子秦纵回到府邸之后,拍的桌子砰砰作响。

“那贺临的奏疏不是已经被拦下了吗!怎么又出现在了父皇手中!”

换了别人,秦纵可能都不会那么生气,可江浙一带向来是赋税重地,浙江就是他的钱袋子!那些官员每年弄来的银钱占了他收入的一半!

与官员交好,与太子抗衡不是件容易之事,上下打点皆需要花钱,若此次没处理好,浙江的党羽都被打掉,这以后还怎么过!

相比之下,吕兴文则淡定许多,坐到一旁的椅子上,不慌不忙的理着朝服:“殿下别急,依臣之见,事情不会太过于严重,若皇上真有心打击我们,就不会只罚我三个月俸禄,还选他来主审高瀚远了。”

***

六月二十三,锦衣卫指挥佥事沈拓携纹龙金黄的圣旨,到了杭州衙门。

“有上谕!”

高瀚远连忙跪下。

沈拓展开圣旨:“淳岭大水,朝廷赈灾,本欲抚民安业,然杭州知府高瀚远,伺机贪墨银粮,联合商户,放任粮价,贱买百姓土地,搜刮民脂民膏,实乃罪大恶极,不治其罪,难稳民心,难平民怒,着即革去高瀚远一切职务,令瑞王主审,调淳岭知县贺临会同严审,其余贪墨同党,当彻底供罪,缴出贪墨之财,尚存一线生机乎,钦此。”

两个锦衣卫从沈拓身后走出,大阔步走向脸色煞白的高瀚远,将他押走,只留马同知跪在地上疯狂颤抖。

***

在杭州宣完旨,将高瀚远关进了大牢,沈拓又马不停蹄的赶往淳岭,给秦渊与贺临两人宣旨。

听完旨意居然是让自己主审,秦渊跪在地上愣了几秒才回过神接旨。

沈拓朝他笑了笑:“现如今高瀚远关押于杭州按察使司监牢,王爷与贺知县尽快启程往杭州吧。”

秦渊自是笑着点头回应。

送走沈拓走后,他转过身,脸上的笑意顷刻间消失。

他目光投向贺临,见贺临双手握于身前,垂眸静立的模样,他皱起眉:“你不惊讶?”

他问的是圣旨让他当主审的事。

贺临抬起眸子:“意料之中。”

秦渊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当初没有直接将贺临的奏疏交由皇上,而是暗中给了锦衣卫,就是不想让自己搅和进这滩浑水了。

可现在他不仅搅和进来了,还到了最受瞩目的风暴中心!

这次查案,会牵扯多少人尚且不说,重要的是能牵扯多少人!

牵扯的人太多,会成为六皇子党的眼中钉肉中刺,牵扯的人太少,又会引起皇上的不满!

这主审的位置,显然是个极为烫手的山芋!

而贺临预料到会有这么一个大坑等他,却从未提醒过他。

不过也是他自己踩进了这个坑。

秦渊无奈的叹了口气。

见他满脸苦闷,贺临出声问:“王爷觉得,皇上为何会将主审的位置交托于您?”

“因为本王恰好在浙江,又是闲散王爷,或许父皇觉得,我能交出令他满意的答卷。”

令皇上满意的答卷是什么?这个秦渊没有具体说,因为不能放在明面上来说。

可他不说,贺临也清楚。

他们的这个皇上,虽治国之才平平,但却是个玩弄权术的高手。

如今的两派党争,正是这位皇上一手造就的。

起因是景历二十三年,皇上围猎落马神志不清,卧床病重,那段时间,朝政暂由内阁首辅杨和谦掌控,朝野上下皆以为皇上即将西去,都做好了太子继位的打算。

可之后,皇上却神奇的逐渐痊愈。

但此时距离落马,已经过去半年有余,太子辅政半年,朝野上下皆为太子党。

也就是从那时起,六皇子开始得到皇上宠爱,一路被扶持,发展至如今两党对立的局面。这手平衡之术,皇上玩的很好。

可面对浙江官场的贪污案,什么才是皇帝满意的答卷呢?

贺临觉得,应该还是平衡。

六皇子党一旦在浙江严重失势,太子党定会趁机往浙江安插进自己的人马。

自古江浙都乃富裕之地,没了这个钱袋子,六皇子党在朝廷里日子,怕就没那么好过了。

六皇子党不好过了,这平衡,皇上就玩不下去了。

所以皇帝的态度很明朗,他想要敲打六皇子党,但又不想彻底拔除六皇子在浙江的党羽。

让瑞王主审,是拿准了秦渊这个闲散王爷不敢往死里查,将六皇子党彻底得罪。

而秦渊面对的难题,便是怎么在不得罪六皇子党的同时,让太子党与皇帝都满意。

强人所难?是的,这就是在强人所难。

可要知道,这并不是贺临在强人所难,这是皇上下的圣旨,是皇上的决定,她猜到归猜到,却没办法左右。

以前贺临只是听人说秦渊不得圣宠,可此刻,才实实在在的认识到他的艰难。

这是有多不重视这个儿子,才能毫不留情的把这个烫手山芋丢给他呢?

——作者的话——

两章并作一章了。

在官场上,不要看说了什么,要看态度,态度决定了一个人会怎么做事,至于说出来的话,很多都是漂亮话,场面话,为了体面罢了,当不得真。

就像皇上圣旨说严惩贪官,可实际又是另外一个意思。

喜欢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