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 第37章 得知结果,秦渊的信

内阁向皇上举荐贺临去漳州任知州的事情,秦渊是在第二天知道的。

当时他正在房间里练字,听了贴身太监孟辛的汇报之后,愣神了片刻,一不小心,一滴墨便落到了纸上,晕开一片。

孟辛从他十岁起跟在他身边,后来被他带出宫,当了贴身太监,干爹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杨昌,所以这个消息的来源一定是可靠的。

秦渊会愣住,是觉得这个位置太好了。

这么好的位置,偏偏是由太子党与六皇子党一同商议出来,说里面没有猫腻,谁会信呢?

秦渊放下笔,坐在椅子上再三思虑,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倭寇。

如果说什么时候沿海地区的官职会成为致命差使,就是倭寇进犯的时候。

庆朝建立这么多年,海防逐渐废弛,到景历朝,倭寇屡犯东南沿海诸省,贺临的父亲,也是死在了几十年前那次倭寇大侵犯之时。

贺临即便成了知州,海防也不是她一手能解决的事情,这事要人要银子,没有势力支持很难做。

可一旦出了事,她作为地方主官,却免不了要担这个责任。

若太子与六皇子真打的是这样的算盘,用心可谓险恶。

不行,自己不能坐视不管。

可明面上看来,这是个相当不错的美差,他又该怎么去反驳呢?

秦渊起身,来回踱步两圈,最后停下了脚步,看向孟辛:“备马,我要去找一趟兵部尚书姜大人。”

“是。”

兵部向来没什么油水可捞,是六部里比较清苦的,正值多事之秋,北边打仗,东南倭寇又时不时骚扰,很多事都得兵部去忙,因此兵部并没有被吸收进六皇子党或者太子党。

他们不吸纳,兵部尚书姜开成乐见其成,正好他也不想卷入党争。

只是如此一来,姜开成反倒失去了进内阁的机会,一直游离在外。

秦渊年幼之时,姜开成曾在宫中当过诸位皇子的老师,而在这些皇子中,他与秦渊最为亲近。

不过秦渊这次找他,不是来叙旧的,而是想向兵部举荐一个人。

以前他的不受重视,即便举荐了人,兵部同意,皇上也未必会准。

但如今浙江一案他也有功,风头正盛,皇上答应的可能性很大。

*****

收到内阁议事给的结果后,景历帝并没有犹豫,直接准了。

他其实不是看不出来太子与六皇子的小心思,将贺临调去福建,看似是风光无限的肥差,实则暗流涌动。

但景历帝觉得无所谓。

浙江的事情,他下手确实有点狠,六皇子和太子,恐怕都有些怨言。

如果一个贺临便能让太子与六皇子消气,挺划算的。

*****

秦渊走了之后,贺临如往常那样在县衙上班,还陆续将魏白萱与温云熙派人送了回去。

八月十五中秋节休沐,贺临是在家和贺家人一起过的。

虽然如今的家里的人加一块凑不到十个,不如往常在贺家那样,摆出宴席,丫鬟、管家、护院一起过的热闹,但整体氛围不差,外面不时还有烟花炸响,恍惚间甚至让她有种过年的错觉。

在现代她是公司高管,平时工作忙碌,偶尔有节假日,难得的能喘口气,其他的倒也罢了,她并不是很喜欢过中秋,因为这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而家里只有她一人,哦,还有她养的一只金毛。

贺临也不喜欢吃月饼,觉得太腻了,但吃了万语琴和小桃做的手工月饼,才觉得应该是她错了。

不是月饼腻,只是工业化时代,模式化机械产出的月饼腻。

吃了月饼赏了月,贺临还带着几人出了门,去逛了热闹的集市,看舞龙舞狮猜灯谜。

“贺大人,中秋好啊!”

“见过贺大人。”

“大人中秋好。”

虽然贺临未着官服,但一路的百姓只要认出来贺临的,都会与她行礼打招呼,甚至还有人特意过来与她见礼。

这当然不止是礼仪驱使,更多的是他们对贺临打心眼里尊重。

对这些人的问候,贺临也是拱手,一一笑着回应。

***

中秋结束之后,贺临收到了总督署的公文,说皇上批了奏疏,很快会派兵过来,将关押在淳岭的犯人转去杭州大狱,由总督署准备,将这些人发配去北方充军。

一件大事落了地,送走了这些犯人,县衙每日的开支也少了很多。

贺临算了算日子,秦渊差不多也该到京城了。

既然如此,她也该准备处理一下淳岭的各项事务,就像秦渊所说,她升官是必然的,至于她走之后,淳岭会变成什么样子,真不好说。

封建时期的地方治理极其依靠个人能力,而她在淳岭呆的时间太短,事情又多,没有办法重新选出一套好的县衙班子留给淳岭百姓。

之后会是个什么样的官来淳岭,她也做不了主。

虽有心,但无力。

唯一能盼着的,便是吏部选个好点的人来接这个位置。

权利越大,能做的事情才越多,这让贺临对以后的日子忽然有了目标。一直等到八月底,她收到了吏部的调令,同时还有秦渊的一封书信。

作为一个习惯互联网的现代灵魂,收到这样一封手写信的贺临感觉颇为奇妙。

信的内容如下:

贺临亲启,吾于八月中至京师,后入朝,帝复为百官所夸卿,以内阁议赏汝,今汝必已得吏部调令,徙福建漳州为知州,事虽甚善,然有不得不提,福建多倭,尤漳州所管两县皆临海,历来倭寇更是屡于此进犯。吾已向兵部荐武将俞光友为漳州卫指挥使,其人军事颇有才,汝可信之。汝于漳州犹须多慎,尤须防倭,此乃重中之重,切记,切记。

原来她的调令,是内阁商议出的结果吗?

皇上居然也准了?

一瞬间,贺临脸色沉了下来。

她于浙江一案费尽心思,冲锋在前,敢得罪太子和六皇子,唯一所求只是皇上的庇护。

可现在漳州这么大一个坑,说景历帝这么善于玩弄权术之人不知道?她死都不会信。

唯一的合理的答案是:知道了,但是准了,就是不在乎她的死活罢了。

自古帝王多凉薄,是她把这个皇上想的太好了。

身在棋局中,进退不由人,她虽然奋力想挣脱身为棋子的命运,可仔细想想,在这种社会,天下哪一个人,不是任由帝王摆弄的棋子呢?

“此去漳州,怕是凶多吉少……”贺临低下头,看着手里的书信,长长的叹了口气:“朝野上下,恐怕只有你,是真的在担心我了……”

*****

调令既然下来了,贺临总不能不走,杨主簿如今从代理县丞变成了正牌县丞,至于淳岭县知县,吏部要重新调人来,而在新的知县上任之前,杨主簿都会代理县衙诸事。

知道贺临要调去漳州,而且是升官了,贺家人十分开心。

毕竟贺临是福建人,亲属都在那边,去了之后离家也就更近更方便了。

他们看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贺临怕他们担心,也没和他们多说什么。

既然贺临要回福建,万语琴便打算顺路回老家。

她原本来浙江,是以为贺临出事,来见最后一面的。

不过后来贺临不仅没出事,还平安出狱了,她又烦老家那边的各个媒婆,才在浙江躲了这么久。

现在贺临都要去福建了,她没理由不回去。

就算贺临不升去福建,她也不可能在浙江呆太久,贺家的那些田地还需要人打理,不可能一直让管家看着。

她要回老家,贺临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漳州与贺家所在的永平县隔的也不远,骑马的话,大概一天就能到。

临走前,贺临将手上所有还未处理好的事情都和杨主簿交代了一下,由于不太放心杨主簿的人品……不,现在应该说是杨县丞,她还威胁道:“我要是一走你就敢朝令夕改变卦,压迫百姓的话,我就算在福建,也要向朝廷参你!”

杨县丞哭笑不得:“哎呦堂尊啊,你放心吧,下官绝对不敢!”

喜欢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