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 第54章 回家办宴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第54章 回家办宴席

作者:良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3 13:45:26 来源:书海阁

募兵的工作进行了好些天才结束,一共招募到了两千多人,甚至就连陈睿方都进来当了兵。

俞光友在禹保山的时候和陈睿方配合的还不错,对陈睿方很欣赏,知道他是个有管理才能的,因此他加入军队之后,俞光友直接将他定为哨官,让他去组自己的小队伍。

所有的新兵都入伍之后,并不能马上开始防城守卫工作,学生开学都要军训加强纪律性,更别说这些新兵了。

俞光友带着这些新兵在漳州城外的一座山上建了兵寨,打算好好训练他们,连同漳州卫里他挑选出来的比较年轻力壮的士兵一起。

而募兵一结束,贺临就回了漳州,之后没多久就向州衙告了假,打算回老家永平县一趟。

这次回去是去参加生日宴的,上次万语琴就来信说了这件事,贺临也答应了她。

永平县并不在漳州境内,反而隶属福州府,从漳州出发,过去大概要一天多,贺临这次带上了湘昆和小桃,坐马车来的,中途在福州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继续出发。

古代通讯不方便,不能像现代那样,快到了发个信息就行,万语琴并不知道贺临具体什么时候到,便一直在家里等着她。

一收到下人的禀报说贺临到了宅子外,就匆匆忙忙的出了门,看到正从马车上下来的贺临,才算松了口气,笑着朝她走过去:“临儿……”

贺临从车上下来,抬头看了一眼贺府。

贺府的比她在州衙的官邸还大些,门前竖立着一杆高高的进士旗杆石。

这是民间风俗,家里有中进士的人,便会在门前或者宗祀前立一高大的、石头打造而成的旗杆,以此光耀门楣,昭告世人,激励家族后人积极进取。

旗杆上会雕刻着家里中进士那人的身份、辈序、姓名。

如果是当的文官,旗杆顶部便雕刻毛笔,当的武官,便雕刻坐狮。

贺家其实还有一杆进士旗,因为高祖父就曾中过进士,但因为贺家后代各自分了家,所以那杆旗被移到了宗祀门口。

面对这进士旗杆石,当地的官吏进出贺家都会规矩小心许多。

看到万语琴朝自己走来,贺临也上前几步,搀扶住她:“母亲。”

“娘一天就在想你什么时候到,饿了吧?在路上肯定没怎么吃好,快进去,娘让厨房给你准备吃的。”

“母亲,不急,慢慢走,我不饿的。”贺临拉住脚步飞快的她。

“好吧……”

永平县是福州府的人口大县,自古以来也出过不少名人大官。

不像内陆的省份,读书是大户人家专属,在永平县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读书,也出过不少天才学子,什么三岁会吟诗,五岁会做论。

但可惜的是,在贺临考中进士以前,永平县已经近十年没有出过进士了。

古代的宗族氛围十分浓厚的,地域之间也很团结,所以贺临中进士,不仅是贺家高兴,整个永平县的人都很高兴。

毕竟人杰地灵,人杰出,地才能灵。

而且令永平县人更为意外的是,贺临的升迁速度会如此之快,要知道贺临才21,如此年轻,等过些年,升到到京师做官肯定是板上钉钉的。

因而收到这次升迁宴举办的消息,许多人就盼望着贺临回永平,好来拜访一下,即便不是有事相求,拉近关系也是好的。

贺临的马车到了贺家,路过的不少人看到这一幕,没多久,大半个永平县的人都知道了贺临回来的消息。

当然,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没有理由随意登门,贺临刚回来,此时打扰也不好,但是贺家的两个叔伯就不一样了。

他们原本是在戏园子里听戏,收到消息之后就急忙到了贺家。

贺临既然回来了,贺家当家的人自然就成了贺临,收到两个叔伯来的消息,她坐到了待客厅的主位,礼数周全的招待了他们。

两个叔伯这次来,倒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简单的问候一下贺临。

他们以前都是读书人,不过读了大半辈子还只是个生员,后来便也歇了读书的心思,守着继承的几家铺面和田庄,除了无聊些,倒也没大碍。

当知道贺临中进士,他们那是欣喜若狂,直呼祖宗庇佑。

虽然差着辈分,可贺临现在身份不同,两人言语间对贺临,都不像对寻常小辈那么随意,客气了不少。

简单聊完,唠了一些家常,贺临送走了他们,看向一旁的万语琴:“母亲,这次宴席,是两个叔伯要求你办的吧?”

万语琴叹口气:“是。”

“可以理解,只是我这趟回来,怕免不了要受那些应酬了。”

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她才刚回来,两个叔伯就急忙来关切,等到之后,怕是少不了人来拜访。

这样那样的亲戚,这样那样的关系的人。

贺临光是想想都觉得头疼,但又没办法推,到时传出去,就是她发达了看不起穷亲戚。

***

贺临的那两首诗,温云熙是从爷爷那知道的。虽然温老爷子在家养病不再任职教书,但时不时还是会有学生来看望他。

既是看望,免不了要聊天,话题大多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而最近麓兴书院有趣的事不多,能拿出来和温老爷子探讨的更少,于是避免不了提起贺临作的这两首诗。

自从回府之后,温云熙就没有再出过门,一直呆在府里。

并不是她不想出去,而是温老爷子不让。

她上次被拐,温老爷子一度绝望的以为她回不来,伤痛过度,旧病复发,卧床许久,辞了书院的讲师一职。

等到温云熙回来,病情才逐渐转好。

现在的他对温云熙看的很紧,生怕她出去再有个闪失,所以不让她出门。

温云熙自小也不是任性的性子,不想让爷爷担心,也乖乖听话,这段时间没有出去过半步。

可一直宅在府里总是无聊,因此她时不时会找温老爷子或下棋、作画、赏析诗词,或共同探讨学问。

这些事情从小爷孙俩就会做,因此得了贺临的这两首诗后,温老爷子便忍不住拿出来与她共同赏析。

温云熙从小跟在他身边,念的书不比麓兴学院里的学子少。

其实温老爷子这一辈子,最满意的学生并不是麓兴书院的那些,反而是自己的这个孙女。

可惜她是个女孩,要是男孩,温老爷子有信心将其培养成状元之才。

秋日的午后说不上冷,也说不上热,聊完后,老爷子坐在摇椅上,精神有些萎靡,显然是困顿了。

温云熙见状起身离开,让爷爷睡个午觉。

才到闺房,又听到慧语说杨曼婉来了。

温云熙和杨曼婉相交多年,是闺中密友,现代俗称闺蜜。

杨曼婉是前任漳州知州的女儿,前任知州升迁,调去了京师,但杨曼婉已经嫁人,婆家在漳州,没办法跟着一起去京师。

被下人引进来后,她熟门熟路的到了温云熙院里。

温云熙站在门口迎她,还未开口,杨曼婉已经抢先一步:“云熙!你可算回来了!”

喜欢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