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曹操的痞军师 > 第518章 辽东的过去与现状

曹操的痞军师 第518章 辽东的过去与现状

作者:挽歌行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17:14 来源:书海阁

毋丘俭点了点头,荀攸所言也是他所担心的问题,别说是那些士兵了,就连他自己也修路修得习惯了挥镐头的感觉,尤其是在厮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想要重复之前抡镐刨地的动作,更别提那些士卒了。

况且这些士卒,大部分还是换代之后的新兵。

是的,就是新兵。

这也是刘璋提出退役制度所造成的后遗症之一。

无论是曹操也好,还是如毋丘俭这样的前线将领也罢,没有人不明白兵员的更新换代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但这个过程还是充满了阵痛感。

而真正更新换代后军队的首战和大战,毋丘俭这里才是真正的第一次,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而言,对于魏国也是如此。

可以说,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北方这一战之中。

而这一战的结果,也会相应的影响到未来二十年内曹操的对外策略,虽然曹操未必还有二十年可活……

不过嘛,行不行总得上了战场之后才能能清楚,毋丘俭没有犹豫太久很快便与荀攸探讨起了进兵方略……

既然要打,就不能如之前那般修路了,将修路之事全权交予征召而来的民夫,随后,毋丘俭的大军开拔,日进二十里缓缓逼近辽遂城。

至于为何如此?

这是一种压迫,的确毋丘俭手里的新兵居多,但好歹其中也还有不少传帮带的老兵在内,可反观辽东……

自公孙康过世之后,辽东可也是有些年没有动过刀兵了。

甚至严格一点说,自张辽出兵青州驱逐柳毅收复青州海滨一带之后,辽东便开始每况愈下了。

顺便来说说这个柳毅,此人出身辽东,是公孙度的心腹,初平元年(190年)时柳毅便曾劝公孙度自立,于是公孙度自称辽东侯、平州牧。

而后柳毅又协助公孙度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向南取青州东莱,置营州刺史,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公孙度遂威行海外,南面称孤。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这柳毅也是一位堪称奇才之人,不过嘛,好日子不长,建安十年(205年)曹操遣大将张辽收复青州海滨一带时,柳毅便露出了短板,至少在面对张辽这样的宿将时,柳毅与公孙度的辽东军几乎是不堪一击……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公孙度才算绝了争霸中原的念头,紧紧守着辽东一地,将矛头彻底指向了高句丽、乌桓与三韩这些与辽东接壤的外族……

而公孙康更是承继了其父的遗志并将之发扬光大,对这些外族更是重拳出击,甚至大破高句丽,陷其国都,并讨伐韩濊,设置带方郡。

而这也是历史上曹操并未大军讨伐辽东的理由之一……

至于其他的理由嘛,一个是因为太远,尤其是毋丘俭修的这条路,在其修路之前,自幽州发兵甚至需要走上几个月的时间,甚至还不一定能走得通,因为这里的气候实在是太过恶劣,尤其是在最适合发兵的秋季,动则数日甚至十数日的暴雨,能将这条通往辽东的沿海步道彻底变成烂泥地……

至于绕路而行……

且不说柳城与棘城一带盘踞着大量乌桓人,单单是辽东纵横交错的水脉与横在中间的医巫闾山便会让人望而却步。

这可不是后世那座佛教神山,彼时的它还是片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

但辽东对外的征讨也就仅止于公孙康了。

甚至在公孙康去世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辽东军便已经显现出了颓势,这也是公孙康大战高句丽的后遗症。

虽然建立了带方郡(后世朝鲜京畿道、并忠清道等地)但此时辽东的国力与军力也支撑不起太大规模的战争了,无奈之下,公孙康只能派了公孙模、张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讨伐韩濊,这才使得此地原有的住民离开了一些。

而即便只是这样规模的战争,也是自建安十四年(209年)之后辽东军经历的最大规模的战争了。

所以说,毋丘俭心里是有点儿没底,但辽遂城中的辽东军又何尝心中有底呢?

甚至对于辽东来说,毋丘俭即便打不赢也可以从容退去,可辽东一旦打输了,那可就……

正是在面临这样的局面下,辽遂城中的守将柳毅,此刻已经连续向襄平连续发了十余份文书了,曹操的大军来了,他柳毅独木难支,需要援兵也需要粮食与物资……

没办法,当年与张辽一战,对柳毅造成的心理阴影实在是有点儿太大了,甚至致使这样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人才有些一蹶不振的味道。

当公孙康继位之后,柳毅便有些被边缘化的味道了,而如今辽东的掌控者换成了公孙恭与公孙渊这对叔侄之后,柳毅的日子也就更加难过了。

不过就在柳毅有些焦头烂额之际,一个人的到来让其开始有了些异样的心思。

“偏厅奉茶,本将随后便到。”

“喏!”

柳毅边走下城头边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的自语道。

“偏偏在这个时候,这老先生来此究竟是作甚?”……

片刻之后,柳毅强行扯出一张笑脸来到偏厅之内,拱手冲着室内坐着的老人道。

“不知彦方先生到来,有失远迎,还请先生见谅!”

老人闻声缓缓抬起了头,看了看柳毅,随后抬手抱拳晃了晃,道。

“文定(柳毅表字)将军不必自责,是老夫不请自来让将军为难了才是。”

柳毅忙称客气,随后观察起了面前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先生……

此人名叫王烈,太原人士,早年曾师从大儒陈寔,后逢董卓之乱不得已而避祸辽东,此时的王烈便已经是一方名仕了,甚至当时的他名望还在同居辽东的邴原、管宁之上。

不过也正是因为受盛名所累,公孙度对其颇为重视,不但以兄弟之礼相待,还想要任用王烈为长史,不过王烈却是以经商自贱婉拒了公孙度的征召。

后来曹操屡次征召王烈回京任职,然而公孙度一直留中不发,这才将王烈一直留在了辽东。

也就是近几年王烈的身子骨每况愈下,这才让公孙家不再盯着他,毕竟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即便是答应为辽东效力,又能带来多少改变呢?

不过对于现在的柳毅来说,这王烈……却是个变数……

想到这里,柳毅看了看双目微阖的王烈,决定还是开门见山的好,当即直接开口道。

“大战在即,不知老先生来此所为何事?”

喜欢曹操的痞军师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曹操的痞军师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