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 > 阴山箓 > 第十二章 账册数目 神算欧阳(上)

阴山箓 第十二章 账册数目 神算欧阳(上)

作者:蟹黄鸡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7:02 来源:23小说

苏彻比那位二公子的身量略高一些,所以拿来的衣物略微显得有些不合身。

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苏彻真正关心的事情在于这历城常氏也太“江湖”了。

碰见人遇难就搭救,拉上来管饭还要送路费,发现衣服坏了就送来自家公子的衣服。

这哪里是什么寒族,分明就是历城呼保义、江南及时雨的作风。

苏彻若是普通人,怕是已经忍不住保住那位常家家主的胳膊叫上一声“常凯哥哥,咱们兵发建康,砍了那鸟皇帝,夺了鸟位。”

话是玩笑话,不过这历城常氏的作风的确不同于一般。

苏彻将衣服换好,便由仆人领着去偏厅用饭,走到那里已经不见了常家的大小头目,只有个厨子在那里摆弄碗碟。

菜色倒也简单,一碟煎鱼,一盘绿莹莹的炒时蔬,一碗豆腐肉汤,木桶装着大米与小米混着蒸的二米饭。

那厨子还跟苏彻说,老爷已经交代过了,一定要让欧阳公子吃好,现在只有这些,若是有什么忌口或者还想吃的,只管跟他说。

苏彻赶紧谢过这位大厨,坐到桌边假模假样的吃了起来。

修行到了苏三公子的这个程度,早已经是“仙人食气”,每日吐纳一些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便可。

所以说修仙才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最高目标还是“人人有功练”,假如大梁的百姓们各个都修行有成,能够吐纳日月精华,还怕什么饥荒瘟疫?

苏彻将饭菜草草用完,同旁边伺候的仆役攀谈了几句,发现对方口风极严,撬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苏彻估计这船内伺候的仆役跟外面甲板上忙碌的水手应该是两拨人。

外面的那群水手在甲板上什么话都说,骨子里透着一股一副江湖气。里面的仆役们都是闷嘴葫芦,一看就是深宅大院里熬出来的。

历城常氏把这么两伙子人捏合到一起是想干什么?

搬家吗?

苏彻用完了饭,老老实实地跟着仆役回到了那间给自己安排好的卧房休息。

苏三公子已经打定了主意,就先在这历城常氏的船上歇息个三五天,等相关消息传开,更多的事件露出眉目再重新上路,看看这些事情背后藏着什么来龙去脉。

没过多久便有仆从上门,说是按照家法已经到了熄灯的时候,请欧阳公子赶紧休息云云。

苏彻自然不会在这上面争竞什么,老老实实的吹灭了蜡烛上床安歇。

历城常氏虽非将门,可家法里面却有一股军令如山的味道,行事时又是一副江湖豪气,估计他们这么多年来能维系家业的生意恐怕有些见不得光。

常家的楼船宽阔,可沧浪水更加无垠,在船上行动时还没有什么感觉,一旦躺下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身随舟动,有一股说不出的惬意。

若是修行有成,舍下这些俗事,倒不如造一艘大船,装上五湖四海的美人美妖美鬼美魔,一起周游天下,看看此界的大洋是否彼此连通。

苏彻忽然想到其实两世为人的自己没有什么区别,以前的愿望是赚个小目标,买艘游艇出去浪。

现在迈上修行路,依旧是不改初心。

唉,真是难得。

正在这样响着,外面便响起了一声殷切的问候。

“欧阳兄可曾安歇了?”

这声音听起来就是常家的那位二公子,这大晚上的,他来找自己有什么事?

“哦,可是守之兄?”

苏彻翻身下床,走过去推开房门,便看见那位打扮风骚的二公子右手捏着个灯笼,左手提着个食盒,在外面和煦地笑着。

“今天白天言语上对欧阳兄有些不敬,小弟夜里想到这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他说着摇了摇手里的食盒。

“于是让厨房备下些点心酒水,来跟欧阳兄赔个不是。”

常家的这对父子真是十足十的江湖人。

try{mad1();} catch(ex){}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当年宋江宋公明为啥能在水泊梁山站稳脚跟?不就是能下黑手,肯讲义气么?

行走江湖,能不能打放到一边,头一个能礼下于人,这就是最为难得。

你是江湖人,那我也只好跟着江湖了。

“贤兄说得哪里话,实在是愧煞兄弟了。”

苏彻赶忙接过食盒请这位二公子到屋里来。

油灯再亮,苏彻拆开食盒,里面装着几碟点心,无外乎牛舌饼、蜜三刀、云片糕、枣花酥之类,旁边还有一小坛米酒。

晚上这么吃怕是保不住几颗牙。

苏彻心里念叨一句,将几盘点心摆好,然后再请这位二公子坐下。

“船行水上,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

这位二公子倒是很自然熟地给苏彻倒上一杯米酒。

“来,欧阳兄,尝尝我家自酿的这米酒,酿的时候特别加了桂花。”

苏彻提起酒杯。

“这杯我敬守之兄,先谢守之兄赠衣之恩。”

“都是些小事,行走江湖,谁没有个马高镫短?”

二公子伸过酒杯同苏彻微微一碰。

“我看欧阳兄是大富大贵之命,日后欧阳兄还我几百锭黄金便好。”

“那就谢过守之兄吉言。”

“唉,”二公子神色颇为郑重道:“我也曾在国子监求学,会一点望气之术,真不是开玩笑。”

好,一张嘴就是几百锭黄金,那就是在抢劫了。

苏彻笑着摇了摇头,儒门有望气之术,说是能晓进退、明吉凶、判生死。

闻名于外,自然有其不俗之处。

不过苏彻不想在这上面多做展开,将话题岔开问起了这位二公子在国子监求学的事情。

儒门以四大书院为尊,而四大书院之中属国子监最为特别。

第一,他是大梁朝廷的官方学府。

第二,这个国子监极为公平,又极不公平。

说他公平,是国子监只要你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