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 > 阴山箓 > 第八十章 神念如电自何出(中)

阴山箓 第八十章 神念如电自何出(中)

作者:蟹黄鸡蛋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7:02 来源:23小说

所谓阵法,其实是一种极为特别手段,如果要仔细聊起来,那就要从玄门对于世界认知的基础来聊起。在玄门看来,世界的基础是“炁”,也就是“天地元气”,天地元气是物质性的,他们的结合构成了整个世界。炁或者说天地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础部分。天地元气运行的机理,大多是天人九法之中天之三法彼此相互影响构建而生。天地元气虽然是实在的,但是想别于天地的“我”却并非真实。人有生老病死,刚生之时,“我”十分蒙昧,是个懵懂迷童。老的时候,伴随着肉身衰老,“我”也会变得愚钝僵化。即便是壮年,也一样受到外界的影响。眼睛不好了,那就看不见。耳朵不好了,那就听不清。真实存在的天地元气所组成的这个物质世界,与这个不断受到影响的“我”相比,我实在是太虚假了。所以玄门才有一个目标,“借假修真”,这也是修真本意的由来。摒弃那个虚假的“我”,挖掘提炼修成那个真正的“我”,这个真我不仅超脱肉身的生老病死,更要超脱天地。这就是修行。构成的这个新的“真我”,在玄门之中有两大类,一个名曰“阳神”,一个名曰“真形”。所谓阳神,就是认识到了肉身的存续并非最重要因素,强化自己的心神,最终让肉身融入元神之中,摒弃原本的形体,去追求更加超然的“法身”,在佛门有所谓“法身慧命”的说法。而真形,则是承接天地之间的精华,不断改变原本注定衰弱的肉身,成就“恒久不变之真”。修行人不断提炼壮大真我的过程中,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所遵循的法则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法门,这也就是“法”。比如苏彻所修习的《纣绝阴天秘箓》,本质上就是借助太阴月华,不断壮大和强化“真我”。而神霄道则以雷法为尊,其门内所修习的《玄嚣应元普度真诀》,则是借雷霆化生之力,滋长强化元神。这些“法”无不从天人九法之中下手,层层而上,最终却是殊途同归,走向超拔之果。修行人既然有“法”在身,依“法”而行,自然能够改变天地元气也就是外在的物质世界,将之随着心念加以改造,这种改变天地元气原本状态的推动之力,即是“法力”。而改变外在世界的方法,也就是“术”,也就是“神通”。这是玄门的基础,也是玄门与佛门、剑宫等彼此相互不同的根本原因。换句苏彻前世的话来讲,就是认识世界的世界观与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的不同,才是几大流派根本的分野。譬如佛门,将外在世界也就是“天地元气”依旧视为“地水火风”的“四大假合”和合而成,否认了外在世界的真实,追求的是内心的“真如”,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就是与玄门的根本不同,两家的区别绝对不是是否剃头这么简单。而对于长生的定义,不同于玄门不断适应变化的“存续性”,而是追求“空不空如来藏”的“寂灭”,将“涅盘”视为根本解脱。这种想法甚已经否定了玄门长生的意义。玄门的长生对于佛门来说依旧是不得解脱,而佛门的涅盘对于玄门来说等于是长生的断灭。同样是以法力显化出一团火焰,结果是相同的,但是其成因对于玄佛两门来说却是完全的不同。而到了剑修这里,整个法理又是重新一变。当然,剑修的法理与玄门调和的比较多,与佛门却又截然相反,甚至比玄门还要与佛门互为论敌。所以此界有兼修玄剑的“吕纯阳”,却看不见“斩业非斩人,杀生为护生”的“佛剑分说”。重新说回阵法,还是要从“术”上落笔。既然法力是改变物质世界的动力,而神通法术是改变物质世界的办法,那么就迎来了一个问题。一旦失去了外在的动力,那么宇宙天地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倾向自然是恢复原本的“正常状态”。就好像苏彻以“九幽焚神阴火”对敌,自然可以焚灭各路妖鬼,但是九幽焚神阴火本身其“法理”决定了它在法力催动消失之后无法继续维持。注定不会像遵循自然之法的山火一样,蔓延开来乃至不可消灭。修行界中不是没有这种举一灯可焚阿房的手段,比如说佛门的业火,那玩意是从“存在”这个本身的概念入手,只要沾染上了,那就没有个头。但是修行人总会希望可以将神通法力改造过的“非正常状态”维持下去,就像佛门的业火一般,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术”。炼器可谓其中一种,而阵法也是另外一种。通过种种布置,长久的改变天地之间的法则,造成某些效果。这就好像是在一片平静的水面上嵌入一层罗网,在原本的天地法则之下构建出属于自己的那种东西。这就是阵法。是修士以自家之法,影响和替换天地自然之法的一种尝试。青帝宝苑之中的太乙析木神禁,则是阵法的最高层次展现,大梁宫中的那座大阵,也是这种术法的典型代表。相对于其他神通法术的直接,阵法更可借助“天地威能”,也就是借重自然之法的本来力量化为己用。现在这件赌坊之内,就有一个略具雏形的阵法,而这个阵法的目的,则在于限制和反应神念的窥探,这也是对修行人的一个简单应用。如果是以前的苏彻,在面对这样的阵法之时,或许无处着手,只能从故纸堆里寻个变化。但是自空空儿那里获得《玉真上九灵剑篇》的苏三公子,真正的收获不只是造化一脉的运剑理念,更多的还是思路上的拓宽。从简单的应用到试图充分理解,由“格物”而后“运剑”衍化成改变观察世界的方式,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