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96章 燎原之势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96章 燎原之势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天灾,是一种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也是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始终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甚至在某些时候,对历史的发展走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和作用!

在古代,一场规模较大的天灾,足以毁掉一个盛世的王朝!正所谓历史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若您曾仔细研究过历史,肯定会发现,有些灾祸若不在那个时间点上发生,也许历史的发展,就会是另外一个模样了!

就比如大明王朝的灭亡,虽说是很多复杂因素共同所导致的,但若没有灾祸的横行,也许明朝江山,就不会亡于崇祯皇帝手中,他也是运气太差,天灾**,全都赶到一起了!

兴鼎三年,也就是公元214年,可真是个历史罕见的大灾之年,霜冻、大旱、蝗虫、瘟疫,肆虐神州,尤其是北方大地上,各种灾患不断,大量百姓受灾,流离失所,衣食无着!

青州、徐州、冀州、兖州、豫州和司隶等地,都没能逃过这场天灾,各地农业生产,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地方颗粒无收,致使饿殍遍野,满目疮痍,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黄巾之乱头些年的光景,一派萧条之景,令人伤心感怀,惨不忍睹!

更要命的是,曹操在结束了西凉战役之后,又马不停蹄地率领大军奔赴了荆州,十几万人的大军团,在几千里的距离上如此调动,肯定需要大量粮草,所以他也是急功近利地把北方和中原的粮仓,都给掏空了!

因此,当灾祸袭来之时,曹操就算想开仓赈济灾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更何况他压根也没想救灾!在古代封建统治者的眼中,百姓的生命,如同草芥,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哪管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曹操心里的账,算得很清楚,如今的他,打死也变不出粮食来,将注定会饿死许多灾民,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了!他所要做的,就是如何防范饥民闹事,稳定局势,从而等大灾过后,恢复生产,修生养息!

所以曹操在南征失败,逃到淮南以后,根本没有考虑如何防灾治患,而是收拢了数余残军,一路奔回了自己的老巢邺城,并重发虎符,牢牢掌控住了魏国境内的所有军队,令他们全面进入戒备状态,一副如临大敌般的景象!

曹操所要防备的敌人,就是那些灾民!可是,他似乎把这个问题想简单了,一旦灾祸到了无法抑制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时,老百姓就会铤而走险,奋起一搏,星星之火,便会迅速燎原,一场几乎席卷了整个北方大地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这场大规模起义的原点,是在兖州沛县,而点燃了导火索的人,名叫曹硕!

此人是曹操的一个远房侄子,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沛县当地富甲一方的大地主,有名的土豪劣绅!这家伙,仗着曹操的权势,狐假虎威,欺压百姓,搜刮财富,横行无忌,搞得民怨沸腾,名声很臭!

关键是你平时再怎么强横,值此大灾之年,也该适当收敛点了吧?不!曹硕这家伙,可谓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钱,不仅丝毫不能体恤百姓灾民,还加了佃租地税,谁要是敢不交,立刻就会被他带着家丁一顿痛打,甚至烧屋抢女,洗劫一空!

这简直就是三国时代的黄世仁啊!百姓们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十分无奈,因为曹硕是曹操的侄子,谁敢不从?连官府都拿他没有办法,哪有人敢反抗!

不过,有那么一句话,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百姓们,之所以畏惧曹硕,是因为还有所顾忌,可是一旦被逼到了绝境,命都可以不要了,也放下了那些顾忌,你曹硕可就玩不转了!

兴鼎三年秋的某一天,曹硕又开始挨家挨户,收取佃租,稍有不爽,就痛打乡民!也是巧了,正遇到一位由徐州逃亡过来的饥民,无意冲撞了曹硕,这家伙横行惯了,当然不依,上去就打了这灾民两个耳光!

这个挨打的饥民,流亡此地,早就听说过曹硕,也知道其底细,但他流亡日久,饥肠辘辘,已是一种生无可恋的心态,受了这样的委屈,忍无可忍,立时暴起,操起身边的一块石头,砸向曹硕的头颅,当场给他开了瓢!曹硕这个恶霸,顿时白眼一翻,口吐白沫,蹬腿而亡了!

这下子,事情可闹大了!曹操的远房侄子,被人打死了,在场百姓无不惊骇,内心惶恐无地,而那些蛮横的家丁们,自然不依不饶,上前制服了这个打人的饥民,并暴揍了他一顿,准备押送官府治罪!

谁料,这饥民似乎有点墨水,挣扎着高呼了一句:吾亡也,汝等亦难脱罪耳!

在场众人听得此言,全都倒吸一口凉气,就连那些家丁们,也都愣住了!

这家伙,说的对啊!曹硕,什么人?那可是魏王曹操的侄子,他死在了这里,全村百姓可能都会遭殃,就算抓住了首恶元凶,也难保不会被报复,而遭灭族之危!

还有,那几个家丁,他们可是负责保护曹硕的,他死了,自己回去如何交差?魏王若是一怒之下,很有可能会杀了他们泄愤的!想到这里,家丁们犹豫地放开了这饥民,互相对视一眼,撒腿就跑了!这名饥民,看似真不是普通人物,竟随即来到了曹硕的尸首旁,拾起家丁扔下的一把佩刀,亲手割下了曹硕的首级,并高高举起,示意周围的乡民道:“曹贼无道,天理不容!反之!以求活也!”

这句话,可谓一语双关!曹贼一称,直接的理解,是指的曹硕,可是却也可以理解为曹操!

曹硕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是该杀,但是造成这场灾祸的始作俑者,不就是曹操么!若非他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岂能给百姓造成这么深重的苦难?

所以,此言一出,立时引起了现场乡民百姓们的共鸣,眼见这个可恶的曹硕已死,畅快与愤怒之感,很快取代了害怕和恐惧,他们居然全都操起家伙,跟随这个饥民一起,冲去了曹硕府邸!

有曹硕的首级在,就好像是一种无形的号召力,那些曾经受过他欺压,有着深仇大恨的乡民百姓们纷纷加入了这支队伍,很快就云集了一千多人!而曹硕府的家丁护院,总共才二十多个人,岂能挡得住?很快就被乡民百姓们拳打脚踢,围殴致死,曹府钱库粮仓,被洗劫一空,整个府邸,也被一把火烧光了!

乡民百姓们终于报了仇,除掉了当地恶霸曹硕,却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冲去了县府,把那些为官不仁,徇私枉法的贪官污吏,也给杀了,好不痛快!这一来二去,他们等于是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杀了曹硕的那个饥民,被民众们奉为首领,终于在沛县点燃了起义之火,附近郡县的那些毫无生计,命在旦夕的饥民和流民们,纷纷赶来加入,队伍是越来越大,几天之内,扩展到万余之数,迅速攻占了附近的许多郡县,杀富户,分粮食,诛贪官,救百姓,星星之火,终于燎原开来,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个饥民,名叫王奉,徐州彭城人,自小读书习武,本欲出人头地,却因为这场天灾而亲人尽逝,活不下去了,只身流落到沛县,却没想到最终做出了如此惊天动地之举!

因为是个读书人,王奉对汉室,心存遗念,索性打出了“诛曹贼,兴汉室”的起义口号来,立时席卷中原大地,势不可挡!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