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98章 静观其变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98章 静观其变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发展迅猛,如火如荼,可是没过多久便遇到了一个瓶颈,显得后继无力了!

于是,王奉想到了向南方三家诸侯寻求援助的办法,给刘纬、刘备和孙权各写了一封信,结果却石沉大海,杳无回音!王奉也是等了许久,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信没送到吗?不会的!王奉想得很周全,为了避免信使在路途中出现意外的情况发生,每一路他都派出了好几人前往,总有一人会把书信送到的!

书中代言,其实刘纬、孙权和刘备,都收到了王奉的来信,之所以没有任何回音,是因为他们对此嗤之以鼻,根本一点兴趣也没有!

其实,早在王奉起义之初,中原大地上所发生的这一切,就已经被情报处眼线秘密速报给刘纬知晓了!他也是一直在紧密关注着曹操领地内,这场变乱的形势发展,以及曹操的一举一动!

那么,这一次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难道刘纬就一点也不想利用这个机会,出兵北伐,克复中原?呵呵,因为在刘纬看来,这压根就不是什么大好良机!

首先,我们要捋清一条时间线!这场起义是发生在兴鼎三年秋,而刘纬此时是刚刚返回汉中不久,正在大力推行改革,整饬官场,进行内部的梳理,以及团结人心的阶段!

也就是说,此时的刘纬,还没做好发动北伐战争的准备,岂能说出兵,就能马上出兵的?另外,闹起义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中原和河北一带,关中和西北地区局面,却稳如泰山,刘纬也根本无机可乘!

况且,他与曹操的五年停战协定,尚未到期,刘瑾还质押在曹操手中,若没有过硬的理由,轻起战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必将失信于天下,还坑了儿子的性命!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其实,刘纬对这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他认为这场起义,注定不会成功,也只是昙花一现,过眼云烟的一出闹剧罢了!

别看王奉打出的旗号是灭曹兴汉,可是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他这是为了壮大声势,吸引更多人加入起义军,所故意抛出的噱头而已,实际上这支起义军,就是一伙草寇,根本成就不了大事!

据情报处汇总的消息来看,起义军虽然高举义旗,却像一群蝗虫,所到之处,无一幸免,一片狼藉!所谓劫富济贫,也是越来越荒腔走板,不论有钱没钱,只要不肯加入起义军者,家产一律被抢劫一空,若敢反抗,立时殒命,惹得天怒人怨!

而首领王奉,还有各地的义军领袖们,却全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自流,根本谈不上任何军纪可言!这还是义军么,分明就是土匪强盗!

那么这些领袖,为什么要如此倒行逆施呢?他们也是无可奈何!自己也是穷人,没有任何财富,不放任义军抢劫,他们拿什么给士兵们发放粮饷?若没有粮饷,谁还会跟着自己混?队伍不是说散就散么!

正值灾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况且富户毕竟是凤毛麟角,多的是穷苦百姓和中产阶层,若不抢他们,只靠抢劫富户得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养活这数万人的起义军!那么,百姓们就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被抢,要么加入强盗团伙,一起去抢别人,没有第三条出路!

加入的人越多,粮饷开支也就越大,这些起义军领袖们,为了生存下去,就只能是率领众人到处流窜,攻打各处郡县,抢劫更多钱粮!慢慢地,他们就变成了一伙职业强盗,逐渐失去了民心!

这大概就是古代所有农民起义者的悲哀,他们一开始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为了反抗暴政和种种不公而奋起斗争,可是却又出于种种无奈,不是堕落成了抢劫草寇,就是转化成了新的剥削阶级!

这样的下层革命,几乎没有出路,即便侥幸成功了,也只是改朝换代,换汤不换药而已!

像这种草寇,根本不符合刘纬一贯的政治纲领,他们不是人民的代表,却是坑害百姓的穷凶极恶之徒,刘纬岂能支持他们!

就算这个王奉真的能打败曹操,取代他统治了北方,难道这家伙就一定能匡扶汉室,善待百姓吗?不过是另外一个草根皇帝罢了,还是个封建统治者!

刘纬认为,要想结束古代历史这永不间断的轮回,必须对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唯有推行古代民主化进程,才能让中华民族,在汉末时代,彻底跳出这样的历史规律,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先进文明的国家,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才是正道!

因此,刘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支持王奉的!更何况,这家伙在刘纬看来,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对手,蹦跶不了几天!如果曹操连一伙草寇都灭不掉,那他就不是曹操了!

类似的想法,刘备和孙权也有,当然,不包括民主化思想!在他们看来,王奉之徒,不过是一伙难以成事的草寇之流,甚至还不如当年黄巾起义的张角呢,要是与这些跳梁小丑为伍,不仅平白无故,惹怒了曹操,恐怕也会引来天下耻笑,太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况且,此时的刘备和孙权都是经历大战后,在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就算想出兵攻打曹操,也是有心无力!总之,王奉的这个心思落空了,陷入了困顿与两难之中,有些走投无路之感!

有一个现象很是奇怪,那就是各地的起义军都已经闹成这样了,曹操怎么还是一点动作都没有,始终放任自流呢?他到底在干什么?呵呵,曹操正端坐于邺城之中,每天看书赏乐,就好像没事人一样,怡然自得,毫不担忧!

事实上,这场起义风起云涌之际,曹操也确实紧张了一阵,可是他很快就得出与刘纬同样的结论:这伙乱民,成不了什么大事!无论是起义的时机,还是起义领导者的水平,以及人员构成,都存在着先天的问题和漏洞!

既然这伙草寇,不过就是一伙乌合之众,曹操为什么不马上调兵前往围剿呢?原因很简单,他也做不到啊!

这场起义,从声势上来看,确实规模太大了,各处州郡,皆有造反之人,曹操手里就是有再多的军队,也很难逐一包围清剿!

你去打人家,人家不会跑吗?只要你围不住,让叛军溜走,那么军队就等于白忙一场,还得继续去追,漫山遍野地抓捕叛军,这得折腾到什么时候!说不定到最后,都抓不到首恶元凶!

若真这么干,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浪费无数的钱粮,实在得不偿失!

如今的曹操,他也穷啊!养着几十万的军队和庞大的官僚机构,却收不上来粮食和赋税,所存余粮非常有限,若是全部用于平叛的军事行动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况且,这些粮食都用光了,军队的粮饷,拿什么发放?官员的俸禄,又从何而出?一旦连俸禄粮饷都发不出来了,造反的可就不止是这些乱民了,那曹操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曹操觉得,与其主动出击,不如守株待兔,坐等叛军自己找上门来,在家门口将其歼灭,岂不便当?况且,这些乌合之众,表面看来声势浩大,可是内部却并不团结,都是各怀鬼胎,不如暂避锋芒,坚守不出,待迁延日久,必生变故!

因此,曹操早已下令,各地守军,无须主动与叛军交战,只需固守城池和防线,静观其变!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