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32章 彭羕献降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32章 彭羕献降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张飞一路人马,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居然一路攻城掠地,沿着长江一线,突入蜀中,连克重镇,竟已经打到了江州城下!

若如此看来,张飞可比关羽猛多了!关羽那边,与黄忠作战了二十余天,虽然互有胜负,可是却损失了大量粮草器械,连儿子关兴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别说胜利,连打个平手都算不上!

难道张飞的能力比关羽还强吗?非也!其实张飞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主要是因为如今的蜀地空虚不已,是刘纬帮了张飞的“大忙”!

我们曾经计算过,其实益州兵马加在一起,并不算多!其中,可以调到北线,参与北伐之战的,也只有十万兵马,而且他还必须加强汉中附近的防卫力量,防止魏军越过秦岭,偷袭后方,那么在用兵方面,便显得捉襟见肘!

所以,刘纬也只能是动员了全境所有的兵马,把其中大部分都调去了北线,而蜀中便彻底空虚了!各处城镇,只有巡捕兵丁负责维持治安,守城之军基本为零,又如何能够抵挡得住荆州军突然发动的猛烈进攻呢?

可能有人会说,刘纬治蜀多年,深得民心,群众基础夯实,人望甚高,就算这些城镇没有守军,防备空虚,难道当地百姓们就没有奋起抗争,自发地团结起来,抵御张飞的侵略军,保卫自己的家园吗?

还真没有!张飞大军一路攻来,郡县望风而降者多也,几乎没有一名百姓如期望中的那样,奋起抵抗,保家卫国!张飞除了在鱼腹县遇上点抵抗,费了点劲外,其余城镇,都是直接开门献降,迎荆州军入城的场面!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巴东地区的百姓,已经不认可刘纬了吗?他在此地,人心失尽?莫非这里的人民,把荆州军,当成了解放自己的正义之师?当然不是!这一切,其实都“归功”于一个人,此人便是彭羕!

彭羕此人,为蜀中名士,在最初的情节中,曾经出现过,当初刘璋囚禁了刘纬之时,还是他主动入城,与刘璋谈判交涉,保住了刘纬的性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彭羕还算是刘纬的救命恩人!

后来,刘纬任命彭羕为江阳大学校长,此人便一直潜心治学,很少参与政事,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可是此番荆州军侵略蜀地,却把彭羕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从张飞之军,进攻鱼腹县之前开始说起了!

兴鼎五年春,又是江阳大学一年一度的招生季,彭羕不在江阳,正好来到了巴东,因此才赶上了荆州军侵蜀的剧变,也不知道是点正还是点背,或许正是命运的安排吧!

如今刘纬所创建的几所大学,俨然已经成为培养未来官员和高级技术人才的温床,拥有学历者,虽然必须从基层开始做起,却无疑是给仕途助一帆风顺之力,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

因此现在的大学招生,报名者踊跃,学子们一个个如过江之鲫,趋之若鹜,可不像一开始那么好进了,需要经过考试选拔方能入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高考!

刘纬在现代,可是经历过高考的,作为一名考生,他对这种选拔方式自然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虽然他也承认,高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拣选方式,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弊端,刘纬却不得不加以重视!

比如,唯成绩论,其实就不怎么合理!成绩高的人,就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吗?成绩不好的,就一定是不可救药吗?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很多死读书的人,考上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而一些读书不怎么在行,能力却很强的人才,就可能被埋没了!

刘纬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父母双亡的打击,高考发挥失常,明明学习成绩够考上重点院校,最终却只能屈就于一所三本草鸡大学,如果没有这段穿越的神奇旅程,恐怕他这辈子,也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默默无闻了!

现代中国,人口众多,每年参加高考的学子,数以百万计!因此,可能也不缺像刘纬这种,因某些客观因素,而没考上大学的人才,这就是一种拔高的方式,选的就是那些读书也好,能力也强的精英,至于浪费和埋没个把本来应该很有前途的人才,根本无所谓,因为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可在古代就不一样了,尤其汉末三国时代,人口基数急剧减少,平庸之人太多,而刘纬治国又需要大量人才,岂愿白白浪费?况且,招揽一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于治国也无益处!因此,他所创立的大学,虽然也要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却并不是唯一的手段!

刘纬定下的原则是“才德兼备”,也就是说要考察的是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读书读的好,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却是个贪婪**之人,也绝对不能要,这种人将来要是做了官,也是个贪官!

可是,品德的考察是个难点,因为它不像成绩那样数字化,标准界定,都很模糊,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其实也不难,汉代不是有察举制么,刘纬制定的选拔方式,就是考试制与察举制,双管齐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个方式,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察举制都已经执行了好几百年,如果一朝废除,完全改为考试,恐怕许多人也是难以适应!目前阶段,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择优录取,也算是个过渡,既能选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也能让人们慢慢适应,可谓两全其美!

不过,察举制也有弊端,这些考生平日里的德行优劣,如何考察?会不会又堕入了像之前那样,被有权有势的大家世族所垄断的局面?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刘纬决定,每到招生季,各大学校长和主要的教授们,必须亲往招生区域,实际监督察举过程和考试过程之公平,若有舞弊,严惩不贷!如此,算是基本上杜绝了徇私舞弊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对考生综合素质,实地进行全面考评和走访调查!

也正是因为现行的这种制度,彭羕才来到了巴东,主持和监督巴东郡的考试选拔工作,因秭归太靠近荆州,地理位置相对较远,他便把自己的办事处,临时设置在了巴东郡的鱼腹县!

因而,就在张飞大军突然来袭,对鱼腹发动猛烈进攻之时,彭羕还在主持招生大计,却惊闻如此噩耗!他当时的第一反应,便是号召全城军民,奋起抵抗,绝不能允许荆州军攻克鱼腹,更不能让他们再前进半步,哪怕玉石俱焚,也要守住鱼腹这个巴蜀门户,保蜀中全境平安!

可是,当彭羕紧急赶往县尉府时,所目睹的场面,却使他改变了主意!无数巨石和火油弹丸,被荆州军用投石机射入了城内,立时伤害了许多无辜百姓,毁掉了不少房屋,一场大火,渐成燎原之势,光是要扑灭火灾,都需要大量人力,就更别提同时还要守城了!

况且,鱼腹这里,总共才有一千余军和几百地方戍卫部队,而荆州军听说足有两三万人,一眼望不到边!就算号召百姓一同守城,他们能用手里的棍子和镰刀锄头做什么?恐怕都是白白牺牲,挡不住荆州军,整个鱼腹县也全毁了!

正是想到这些,彭羕在见到县尉之时,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为保百姓之平安,还是开城献降吧!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绝非良策!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