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49章 旱山隘口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49章 旱山隘口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张苞的提议,虽然遭到了张飞的反对,却还是被刘备采纳了!他带着六千精锐,走险僻山路而去,张飞望着儿子远去的身影,不禁唏嘘不已,因为他觉得,张苞此去,凶多吉少!

其实,刘备采纳张苞建议,也并非昏庸莽撞,他也是权衡利弊,谨慎做出的抉择!

米仓道北段,是悬崖峭壁边的木制栈道不假,却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通行!

在栈道西侧,还有一条险僻山路可走,却只适合猎户和采药者通行,一般人是走不通的,因为需要攀爬山崖,垂绳滑降,没有点真本事不行!若是数万大军,走这条路,人能不能过得去还两说,关键是器械粮草无法运输,这才是难点!

刘备之所以有信心让张苞一试,是因为他带领的是一支轻装步军,仅携带三天口粮,没有负重的压力,另外刘备拨给张苞的所谓精兵,其实正是沙摩柯麾下的武陵蛮军!

沙摩柯的这支部队,此番攻蜀,一直担当先锋,开始的时候,便随张飞一起入川,现在又派了一部分给了张苞!这是因为,刘备考虑到蜀中多山,蛮人士兵更擅长山地作战,可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眼下,栈道西边这条小路,汉人士兵,肯定走不通,不过蛮人士兵们,倒可以冒险一试!一旦成功穿越了大巴山脉,这支部队,便成了一支奇兵,可能会搅乱蜀军部署,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当然,这么做确实很冒险,也有很大可能是张苞和这六千蛮兵,连山都没走出去,便全军覆没了!刘备也是豪赌一把,输了大不了损失六千蛮兵,可要是赢了,获益匪浅!

张苞领兵出发了,他这一路我们暂且不提,先说说刘备和张飞!

刘备派张苞走山路奇袭,纯属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可不敢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张苞身上,因此这段塌方的栈道,还是得修!于是,刘备下达严令,全军伐木,修补栈道,务必要在十日内完工,迟延一天,十者斩一;若能提前一天,则各赏百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且这可是关乎于自己性命的安危,士兵们闻令,便立即行动起来!

这大巴山内部,树木繁多,就地取材并不困难,主要是运输比较费力,许多沉重的木料,需要众人齐心协力,扛到施工地点,在那颤颤巍巍的破旧栈道上行走,所有人都捏着把汗,生怕负重太大,腐朽的栈道,经受不住,再发生塌陷!

刘备可能不知道,其实在金牛道上,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刘纬花费大力气和大价钱修建的这条新公路,其实也包括一些山间栈道,却不是木料铺设,而是使用了钢筋水泥,可谓实实在在的百年工程,非常结实!

遗憾的是,刘备没选择金牛道,这与之前使者故意带他走难行之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看似无关痛痒的小小举动,却产生了巨大意义!为此,荆州军北进汉中的速度,严重迟缓,给刘纬赶回汉中,争取了不少时间!

显而易见,荆州军士卒想得到那百金的赏赐,几乎是不可能的!工程最终拖了十六天之久,才勉强草率完工!刘备也是言出必行,果然斩杀了不少消极怠工者,以示惩戒!

好在,虽大费周章,这条路终于通畅,事不宜迟,刘备和张飞立刻引军三万余,向北挺进,很快便来到了米仓道尽头的旱山隘口,只要通过这里,汉中平原将尽在眼前,可沿池水一路北进,直抵南郑,已不足百里之遥!

可遗憾的是,旱山隘口这里,汉军早已重兵布防,严阵以待,荆州军想要突破,势必登天!

隘口是什么?就是悬崖间狭窄的山口!那么旱山隘口,究竟有多宽呢?最窄处,竟不足七尺!汉代一尺,究竟折合成现代度量有多长,我们不必细说,但当时成年男子的普遍身高,就在七尺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那就是说,这道隘口,宽度只相当于一个普通成年男子的身高,简直就是山壁间的“夹扁石”、“一线天”!像这样的隘口,就算没有兵力驻防,想要通过,尚需组成一字长蛇阵,依次缓慢通行,更别提驻有重兵防御了!

那么领兵驻守旱山隘口的汉军将领,究竟是谁呢?就是老将严颜,他率一万江州兵,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前文我们说过,刘纬在西北战场上,与司马懿缠斗到最后,才刚刚停战,后方便传来了荆州军突然攻蜀的消息,当刘纬闻讯紧急启程往汉中赶回之际,荆州军已经兵临江州!因此,若从时间上来算,刘备抵达旱山隘口之时,刘纬应该还没赶回汉中,这主要是因为路途遥远,消息传递需要大量时间所致!

刘纬不在,参谋本部理应发挥代他指挥调度的作用,汉中方面显然更早得到消息,那时节刘备军只是刚刚拿下宣汉,这突然的剧变,震惊汉国朝野,参谋本部也是赶紧召开了军机会议,商讨御敌之策!

可是,一向效率很高的参谋本部,这一次却迟迟拿不出御敌方案,居然也发生了严重分歧,经几轮表决,仍然僵持不下,与荆州军之前的内部分歧,十分类似,军参们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参谋本部之内的分歧,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意见认为,应立即调动驻守在太白的赵云所部,南进白水关,汇同安南将军王伉的一万部队,迅速挺进葭萌关,并分兵把守剑阁,阻截金牛道和西汉水峡谷;

同时命留守汉中的严颜军,汇同驻守子午谷的魏延所部,迅速南下,通过米仓道,进驻汉昌,坚守此地,拱卫汉中,并拖住荆州军,等待汉王回归时,并同两路人马,一举将侵略蜀地的荆州军,彻底歼灭!

另一派则认为,目前汉中兵力,担负着守卫险关要道之重任,不可轻动!否则,曹魏闻讯,必越秦岭偷袭汉中,届时腹背受敌,汉中危矣!

所以,应暂时置蜀中于不顾,命严颜的一万江州军,严守旱山隘口,同时令王伉的一万南中军,坚守白水关,阻荆州军可能来犯之兵锋,待汉王归来时,再行定夺!

您大概也看出来了,这两派意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等待刘纬归来!

这说明,参谋本部所有军参人员,都共同认可一件事,那就是此番剧变危机,只有汉王刘纬本人才能化解,参谋本部只能临机应变,先稳定局势,等待汉王归来主持大局!

不过关于如何稳定局面,遏制荆州军的进攻之势,双方却产生了分歧!

主张南进的一派,相对比较激进,他们认为汉中方面,必须趁着荆州军尚未得逞,抢先占据险要关隘城池,阻挡敌军攻势,这样等刘纬回来的时候,便于就地展开反击,于川蜀平原歼敌!若能直接挫败荆州军的进攻,那就更省事了,直接免除了后患!

主张固守的一派,相对比较谨慎,他们认为,汉中方面,如今的兵力不足,若贸然南进,恐怕会与荆州军陷入苦战,造成重大损失,不如兵力收缩,把守关隘,坚守汉中,等待汉王回归,再想办法南进歼敌,夺回蜀地!

可以看出,这两派意见,一个主张把拳头先挥舞出去,一个主张把拳头先缩回来,是各有各的道理,争执难下!

按照参谋本部的决策原则,表决须超过三分之二赞成,方可通过,而这两派意见,居然罕见地势均力敌,各占一半,因而谁的方案也通不过!这可如何是好呢?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