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46章 兴师办学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46章 兴师办学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盐井一战,刘纬又是斩获颇丰,最主要的是这两千多蛮兵,被他收编,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当飞军!

其实,刘纬自己的江阳新军,其素质早已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精锐力量,但是苦于人数较少,将来迟早需要扩军。而无当飞军的加入,无异于是如虎添翼!

这些蛮兵被刘纬带回江阳后,受到了他的优待,吃得好,睡得香!尤其是孟获如约把这些生蛮的家属送来后,刘纬更是给他们分发了不少的生活和生产物资,帮助他们定居下来!

但是,现在的江阳城,人口众多,也实在是没有空地可以安排这些人了,再加上刘纬考虑到汉蛮两族人民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很深,生活在一起肯定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便把无当飞军和其家属安排到了方山!

还记得这个地方吗?这里就是当初悍匪张慕所盘踞的大本营!刘纬当年灭掉张慕后,这里原有的山寨等一系列设施依然还在,原本驻兵一百防御此地,以免再度落入贼匪之手,如今正好可以用来安置这些蛮人!

这里是山区,也适合生蛮人生活居住,他们被安置在此,成了一个新的村落——方山亭村!村民们可以耕种,更可以保持狩猎和采摘的习惯,而无当飞军,也在孟优的带领下,按照刘纬的《士兵训练大纲》开始了江阳模式的日常训练!

不过,对于蛮兵的训练,刘纬却遇到了麻烦!一个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再一个就是这些蛮兵,一个大字不识,而且连左右都分不清楚!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其实早就存在!即使是汉人百姓,不识字的人也非常多,文盲率几乎是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以前刘纬招募和训练江阳新军,所选择的都是些少年,这些孩子的领悟能力比较强,虽然不识字的人也很多,但训练过程中刘纬倒是没遇到什么太大的麻烦。

但是现在不行了,新招募者往往成年男子不少,再加上不识字,思维定式已经形成,在训练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愣头愣脑不知道该如何遵令而行的情况发生,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其实早先扩军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就已经出现了,现在蛮兵的训练,更是把这个问题凸显出来!

因此,刘纬终于下定决心,要兴办教育,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兴师办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军人的训练,这可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重大举措,百姓有了一定的文化,才能更多地了解天下大势,民智开启,方能涌现更多出身草根的人才!

除此之外,一个以识字者居多而构成的江阳郡,其核心竞争力也会陡然而升,刘纬要兴办教育,并不仅局限于眼下,更是在着眼于未来!

我们都知道,从后世的隋唐时代开始,科举制度就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朝廷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虽然这项制度有很多缺陷,却是当时最公平,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模式,因此才如此有生命力!

而在汉代,实行的是官员察举制度,就是所谓的举孝廉,这项制度的缺陷,不言而喻,一个有才华的人,必须得有人推举,才能被朝廷发现,委以重任,没有人际关系,是肯定没人推荐你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才被埋没,例如法正这样的人。

察举制度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因为人际关系广泛,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推荐,总是能世代为官,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群体——士族!

这些士族,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好的,所推荐上来的人才,也算有些能力,可以胜任!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士族内部一代又一代全都能当官,几乎成了一种定式,试想一下,如果你生在士族内部,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可以当官,你还会苦读诗书,努力增长自己的能力吗?

因此,这些士族虽然垄断了官场任免,素质却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到后来,那些毫无能力的傻缺纨绔,也能执掌一国政治,这个国家岂不是朝不保夕?

士族时代的**,大概就是司马氏一族建立的西晋了,可却也因此导致国力贫弱,五胡乱华!汉民族第一次的亡国灭种,就是因为这些**无能的士族垄断权力所导致的,起码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刘纬是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精通历史,当然对此了如指掌,为了改革这一弊端,他早晚会把科举制度,提前带到汉末三国时代来施行!

察举制度,弊端丛生,却也一直延续,很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就是百姓文盲率太高!换句话说,因为读书人太少,一般草根阶层跟本没有文化,你就算实行科举制,选拔上来的官员也一样都是来自于世家大族!因为,只有他们从小有那个条件学习知识与文化,百姓家的子弟,饭尚且吃不饱,整日为生计发愁,还哪有读书的闲工夫?

因此,普及教育,兴师办学,是实行科举制度的重要前提,只有大家普遍都有了文化,这种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机制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况且,现在的江阳郡,在刘纬的治理下,政通人和,富庶繁荣,百姓们早已经从温饱线上解放出来,也有了接受教育的实际条件!为此,刘纬颁布命令,由郡府出资,成立了三个学堂!分别为:江阳小学堂,江阳中学堂和江阳大学堂!

其中,小学堂共计四所,江阳郡下的四个县各设立一所,专门招收学龄儿童入学,主要教授的是简单的识字和数学知识,也包括一些初级工匠技能,学制三年。

中学堂与小学堂类似,也是四县各有一所,不过这个中学堂却与我们今天的中学意义不一样,是专门招收成人学员,为扫盲识字和培训劳动技能所用的学校,学制一年。

大学堂只有一所,设立在江阳县城内,招收已经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员,所培训的内容,就很丰富了,包括经史子集、历史人文、应用数学、生产管理和技能、医药医学等等,显而易见,是用来培养高级人才的学校,学制也比较长,四年!

学堂的架子搭建起来了,师资力量是个大问题!不过,这也难不倒刘纬,他有钱啊!在汉代,私人办学的情况也是有的,更不乏一些文人去世家大族充当家庭教师的情况,刘纬只要开出吸引人的薪资和待遇,自然应征者络绎不绝!

像医药学和数学,以及技能方面的教师,刘纬自然是招募了不少名医、账房和工匠,从中选拔合适的佼佼者,便可为学!

同时,刘纬决定自己兼任江阳大学堂的第一任校长,他恐怕有一段时间的精力,都要关注在教育工作上了!这些前来应征的教师们,刘纬也不太放心,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后,他亲自给这些教师们培训了一个月,才放心让他们走上了工作岗位!

当然,为了普及教育,刘纬对学员也有鼓励的措施!凡是愿意入学的学员,孩子每月给一百钱的补助,成人给二百钱的补助,大学堂学员每月五百钱补助,也就是说上学还有薪资可拿!这无疑是激发了人们求学的**,一时间报名者踊跃,各学堂第一批学员,一共招满了一千余人!

全面推广教育的摊子是铺开了,但现在还只是打了个良好的基础,刘纬今后对这方面的重视和投入,肯定远远不止如此!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