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82章 医圣张机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82章 医圣张机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古代医生,不仅治疗病人,颇讲究方式方法,就连说话,也是很有玄机!比如,在面对病人亲属关于病情的询问时,医生给出不同的回答,所表达的意思,都大有不同!

假如这个患者的病情,并无大碍,那么他们就会叮嘱其家人,一定要按时服药,注意休养等等,说的都是细节;如果这个患者,已经没救了,医生便会说一些类似于“吉人天相”,“逢凶化吉”等等的吉祥话,意思就像今天大夫们常说的: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

所以,华佗带来的口信是诸葛亮已经救活了,令刘纬欣喜之余,不免觉得,似乎另有玄机!

什么叫诸葛亮救活了?要么就是治愈,要么就是没治好,救活了?弦外之意,是不是说,诸葛亮的性命,暂时保住了,而且也恢复了意识,可是病情却没能完全治好呢?刘纬不免还是很担心!

随着后续更多详细的消息传来,刘纬才发现,事实果然如同自己的猜测那般,别无二致!

华佗老先生,虽然已经七十高龄,可是收到刘纬的消息后,还是不辞辛劳,大老远地从汉中赶到了江州,并第一时间为诸葛亮进行了诊治,可是很遗憾,就连他也束手无策!

其实李凡,已经深得华佗之真传,医术水平不在师父之下,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说没办法,那就是没办法了,即便华佗亲自出山,结果也是一样的!

因此,华佗所采取的治疗办法,也只能是使用祛湿驱寒的药物,以及一些物理疗法,努力维持诸葛亮的体温,不使高烧,伤及肺腑,算保守治疗,以延续天命罢了,却很难彻底治愈!

可是,眼见刘纬为了救治诸葛亮,居然连深居简出的华佗都请出来了,李凡意识到,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若诸葛亮,最终还是因病势沉重,而一命呜呼了,岂不是有负王上重托与厚望?

所以,李凡也是绞尽脑汁,寻求应对之策,却忽然灵光一现,想起一个人来!此人,便是张机!

张机,字仲景,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被后人尊为“医圣”,着有传世巨作《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更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我们毕竟不是学医的,也用不着更多去了解张仲景的详细履历,这里只强调一点,那就是张仲景与华佗,虽然都是当世名医,可他们的路数却大不相同,相比之下,华佗应该是个怪才,而张仲景才是当时的医者正道!

张仲景注重方剂(汤药)的研究,这也是中医的灵魂和精华所在,后世中医理论体系的主体,也是一直沿袭着张仲景的指导精神,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因此,张仲景完全可谓中医鼻祖之一!

而华佗呢?他的治疗方式,往往离经叛道,不是开刀动手术,就是给病人扎针!虽然他也被后人尊为“外科圣手”或“外科鼻祖”,可是却和传统的中医理论,稍显背道而驰!

不过,对于身为穿越者的刘纬来说,显然华佗这种方式,更令他容易接受,因为比较接近于现代医学!而且,华佗的治疗方法,在某些时候,确实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能够救治许多传统中医束手无策的疾病!

刘纬自从穿越以来,所作所为,也都是在化腐朽为神奇,更显离经叛道!因而,他和华佗,在某些方面,还真挺相似,所以两人很有共同语言,渐成忘年之交!

因此,这么多年了,刘纬也从来没动过要去寻访张仲景的心思,他以为凭华佗一人之力,就已经能够掀起一场医学革命了,再加上太忙,也着实没想起来!

现在,诸葛亮得的是肺痨,属于内科疾病,作为外科圣手的华佗,以及他的徒弟们,自然束手无策!这病,总不能靠开刀动手术去治疗吧?因而,李凡也是情急之下,忽然想起了张仲景来!

李凡早年间,游历四方,行医求学,曾经见过张仲景,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后来,他投靠了刘纬,还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华佗高徒,从此安定下来,苦心研习医术,就再没有见过张仲景了,甚至连他是否还活着都不知道!

眼下,诸葛亮病势沉重,众人束手无策,李凡也是突发奇想,忽然记起了张仲景来,虽然没有十足把握,却也只能试试看了!于是,他禀报了刘纬,获得批准后,便踏上了找寻张仲景之路!

在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古代,要想找个人,岂不是大海捞针?李凡能找到张仲景吗?

好在,李凡并非漫无目的,他是直奔张仲景的老家,南阳郡涅阳县而去!因为根据情报处所搜集的消息显示,年过六旬的张仲景,已经告老还乡,安度晚年了,他推测如果张仲景还活着,应该就在自己的故乡!

别说,还真被李凡给猜中了!张仲景确实是在自己的故乡,可遗憾的是,他已经去世了,早已入土!这下子,李凡可是干瞪眼了,简直是欲哭无泪,要知道是这样,自己早些年,就应该前来拜会,可现在,却说什么都晚了!李凡真是个醉心于医学研究和治病救人的好医生,诸葛亮与他非亲非故,本用不着那么上心,可李凡呢,却一时悲从心起,跪倒在张仲景的墓碑前,痛哭哀泣不止,悔恨交加!结果,动静大了些,竟然惊动了张仲景的儿子!

眼见一个陌生人,如此悲伤叩拜于父亲墓前,张仲景的儿子一头雾水,上前询问!李凡呢,也是如实相告,含着眼泪,说了自己早年与张先生的一面之缘,还将如今有位危重病人,急需抢救的实情和盘托出!

到底是医圣的儿子,他虽然没有从医,却也有一副仁者济世的好心肠,闻听李凡此言,便将其邀至家中,还把父亲这么多年所写的医学着作,全部借给李凡翻看!

李凡欣喜万分,眼睛放光,一头便扎进了竹简堆中,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研读起张仲景的医术着作,他发现了那部传世巨着《伤寒杂病论》,更发现了一部不为人知的《痨病论》!这不正是李凡所急需的吗!

古代书籍,因为战火频繁和一些人为因素,而大量失传,能保留到今天的,还不足十分之一!对我中华文化传承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显然《伤寒杂病论》非常幸运,为后人所熟知;可这本《痨病论》却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最后失传了!如今,李凡竟然机缘巧合下,发现了它,并从中学习领悟到了不少张仲景对于治疗肺痨病的经验和办法,简直如获至宝!

三天时间,李凡把张仲景的所有医学着作,皆用纸张予以抄录学习后,便拜辞了张仲景之子,赶回了江州,并立刻着手,用书中介绍的方法,赶紧为诸葛亮展开治疗!

那么结果如何呢?如果说立竿见影,药到病除,那纯属扯淡!要是真那么神,肺痨病又为何会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绝症呢!

张仲景的方法,虽然与华佗的路数不同,主要以汤药方剂治疗,可说到底,却还是保守治疗,能不能治好,还得看诸葛亮自己的免疫力和生命力如何,换言之,还是尽人事,听天命!

虽然诸葛亮治愈和生存下来的希望,已经大大增加,却也难保万全,必须长期静心休养,不得劳累,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反复,导致病情恶化危重!

闻听这个结果,刘纬还敢让诸葛亮去江州牢城营,接受学习改造了吗?他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允诸葛亮本人所请,回归隆中草庐,隐居休养,生死由天!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