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94章 各执己见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94章 各执己见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甘宁和李严虽然不再互相指责谩骂,却又掀起了一场方略之争,并各执己见,不肯让步,陷入了僵局!

甘宁主张,应整肃兵马,主动出击,打败夏侯惇,以重新夺回襄阳!这个方略,看似有些激进,甚至疯狂,而且好像很难实现!

目前的局面是,李严惨败,痛失襄阳后,所带出来的溃兵,只有四千人左右,再加宜城守军一千,才不过区区五千人而已!而且,襄阳守军,仓促南逃,根本没来得及带粮草辎重和武器装备,许多人甚至赤手空拳!这样一支军队,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而甘宁呢,水师遭遇伏击,损失战船百余艘,伤亡及失踪水卒,六千余人,也是战力大损!两人目前的兵力,加在一起,勉强能凑出两万,听着好像也不少,可是这两万人,却并非精锐!

李严的部队,本就是以新兵为主,老兵很少,又大部分没有武器,还哪有战斗力可言?甘宁的部队,都是水师,士卒们更善于操船行舟,水上作战,而攻城拔寨,近身肉搏,并非他们的强项,若是强攻襄阳,恐怕将沦为二流部队!

因此,靠这样一支新败之军,二流部队,如何能战胜夏侯惇的精锐重步兵近三万人?在旁人看来,甘宁的方略,简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可是,甘宁也有他的道理!

甘宁说,现在北伐战争,正如火如荼,曹操举全国之力,与汉王交战于西北,根本顾不上南阳方面!因此可以判断,敌人只有这三万人马而已,并没有其他力量,只要能战胜他们,襄阳之危立解,不会再有新的敌人!

那么,该如何战胜夏侯惇呢?襄阳坚城,易守难攻,若不用计,很难攻克,这一点甘宁是承认的,不过他却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办法,那就是围魏救赵之计!

甘宁坦率直言,有襄阳城头的投石机在,自己的水师很难再溯江而上,想要从水面封堵曹军后路,几乎不大可能了,但是却可以偷袭南阳!

夏侯惇倾尽全力,南攻襄阳,可后方却陷入空虚!宛城一带,定然不会有太多驻兵,只要甘宁水师,由江夏之西,登陆北进,一路杀将过去,便可直逼宛城!

宛城可是夏侯惇的大本营,更是扼守着进入中原的要道,闻听宛城危急,他岂能不率兵去救?届时,甘宁可以于途中设伏击之,歼灭其主力,顺势切断曹军后路,则襄阳敌军,必不战自乱!李严便可率领本部兵马,直逼襄阳,收复失地!

这套计划,似乎与此前夏侯惇诱使孟达,救援筑阳,沿途伏击,有异曲同工之妙,倒也算不上什么奇谋妙计,可是效果却是一样的!若真能成功,则襄阳失而复得,顺势还消灭了南阳曹军主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可是,当甘宁提出了自己的方略后,却遭到了李严的质疑!他认为甘宁有些异想天开,想当然耳!水军登陆作战,谈何容易?你的水卒擅长水战,不善陆战,忽然之间变了角色,离开了战船,成了步军,战斗力岂能保证?

况且,你甘宁怎么知道南阳方面就一定空虚?倘若进军途中受阻,没到宛城,就被敌人缠住了脚步,夏侯惇再闻讯赶来,前后夹击,你甘宁的水卒,不都有去无回了吗?

结果很可能是本想给曹军编织个口袋,却把自己套进去了,兴许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此,则汉军在荆州的兵力,将损失殆尽,这里便彻底沦入了曹操之手!

想当初,汉王刘纬为了拿下襄阳,可谓大费周章!怕伤及百姓,又是洒传单,又是心理攻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最终夺取了襄阳,过程如此曲折,如今痛失而不能复得,岂不可惜?

更重要的是,一旦襄阳彻底丢失,曹操的势力范围,便会深入长江水系,并打造组建自己的水军!这对于天下格局,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劣影响,到时候汉王需要付出多少精力和多大的代价,去应对曹操呢!

李严也坦诚直言,自己丢了襄阳,罪不可恕,然而现在手里的这支军队,毕竟是汉军在荆州最后的力量了,必须保存下来,以待来日,静观其变,并赶紧向参谋本部汇报,请求新的援军,以图援军到来之日,合力重夺襄阳,收复失地,而不该拿这最后的本钱去冒险!

甘宁听了李严的一番质疑之词,顿时明白了他所谓的应对之道,颇感不屑,也是立即开口,提出了反诘质问!

甘宁说,参谋本部远在汉中,一来一往,需要耗费不少时日,况且现在邮路已经断绝,连消息能不能送得到,都是未知数,根本指望不上!

就算能联络上参谋本部,现在汉王正在发动北伐,兵力全被调到了西北前线,还哪有援兵可派?即便还有援兵,得什么时候才能赶来?十天?二十天?或者一个月?恐怕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毕竟宜城距离襄阳太近了,可朝发夕至!如今夏侯惇夺取了襄阳,又重创了汉军水师,正在兴头上,谁敢保证他不会马上出兵,南进宜城?到时候,就凭李严这五六千人,能守得住宜城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同时,甘宁还提出了一种假设的可能,那就是夏侯惇不来攻宜城,而是派一支偏师,西进筑阳,再从那里进犯上庸,威逼汉中,从侧后方,响应曹操,给刘纬来个釜底抽薪,前后夹击,到时候就连北伐大业,都会受到严重危机,影响了全局,那你李严的罪责可就更大了!

所以,甘宁认为,目前的局面下,就是与时间赛跑,争取尽快求变,以收复失地!像李严说的那样,固守待援,静观其变,拖延时日,根本不靠谱,纯属昏招!

在我们看来,李严的方略,似乎更加稳妥,可缺点就是由此可能会造成襄阳被曹军长期占据,互成对峙局面的发生,于大局不利;而甘宁的方略,看似可行,却非常冒险,若一着不慎,很有可能造成水师全军覆没的结局,损失会更大!

可是他们,似乎都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刘备!就在两人为应变之策而争论不休之际,刘备已经夺占了秭归,开始西进蜀地了,怎么甘宁和李严,都没有考虑到这一层面呢?

其实,刚才甘宁说的一句话,道明了真相,那就是邮路断了,消息一直都没送过来!刘备率军西进蜀地,就怕甘宁水师,会突然回归秭归,切断了自己的后路,又岂能不严加防范,封锁消息呢?

这是南路,北路方面,其实邮路也断了!筑阳和襄阳丢失,意味着甘宁和李严,与汉中方面的联系也被夏侯惇切断,几乎成了聋子和瞎子!

这就怪了,都说没有不透风的墙,甘宁和李严,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收到呢?罪魁祸首,其实就是陆逊!

这家伙别有用心,欲图趁乱获利,岂能让甘宁得知秭归已失,刘备攻蜀的消息?他居然在南郡,也做足了保密工作,封锁了消息,截断了邮路,等于帮刘备加了一层双保险!

于是,李严和甘宁,困居宜城,却对天下所发生的大事,几乎一无所知,视野仅局限于荆襄和南阳,凭他们的聪明才智,也只能想到如此应对之策了!

可是,甘宁和李严又各执一词,争执不休,很难取得统一意见,这个局面该如何破解呢?呵呵,根本无解!

到最后,两人竟不欢而散,李严率领残部,继续坚守宜城;而甘宁呢,竟直接离开了宜城,率领部队,真的奔南阳而去了!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