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2章 统一人心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2章 统一人心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兴鼎六年,刘纬在西北推广棉花种植,因急功冒进而失败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由此,刘纬还大病一场,可痊愈之后,他却没有动摇决心,立志要将这项富国大业,继续坚持做下去!可是,这又谈何容易?

这场失败,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朝野上下,非议不断;民间百姓,信心受挫,就算刘纬想要继续坚持,也得先过统一人心这道关!

刘纬的臣僚们,问题还不大,这么多年,他们也早已习惯了王上发号施令,自己遵行不疑,可是肚子里有怨言,肯定是难免的,刘纬必须首先安抚鼓励他们,尤其是负责推广和执行种植棉花工作的一线官员们!

首当其冲的,是两个人,一个是马超,另一个就是法正!马超身为凉州牧,法正做为雍州牧,正是西北地区的封疆大吏,也是执行棉花推广种植这项国策的直接负责人之一,他们的态度是否积极,至关重要!

那么,法正和马超,是如何看待此前推广种棉失败,以及刘纬仍要继续坚持下去的主张呢?

法正,毕竟追随刘纬多年,了解刘纬,可谓深入骨髓,他对此或许存有些疑问和顾虑,却不会公开反对!

法正心如明镜,以刘纬的脾气秉性,认定的事情轻易绝不会半途而废,肯定一条道跑到黑!这或许是他的缺点,更是他的优点!

身为王者,若没有一股执着的劲头,遇事得过且过,逆来顺受,轻易服输,岂能成就大业?刘纬绝对有成大事的潜质,这无可厚非,只是这一次的损失,实在太大,法正难免心里犯点嘀咕,却不会违背刘纬的命令,定然遵行不移!

可马超就不一样了,他是后归附刘纬的降臣,虽然如今受到重用,充任封疆,但这家伙有自己的一套固有想法,未必真和刘纬一条心!此前,推广种棉,马超就显得不那么积极,有点心不甘情不愿,更别说遭遇如此挫败后,他肯定会反对!

身为凉州牧,马超若是极力反对,刘纬这项国策,还如何坚持下去呢?这家伙一副野马脾气,倔强难驯,轻易很难说服,刘纬甚至动过一个念头,那就是凉州暂时不再推广,只在陇西继续推行种棉!

可是后来,刘纬又打消了这种念头!这是国策,岂能打折还价?更重要的是,凉州其实比陇西更适合种棉,若凉州不种,棉纺织业蓬勃发展起来的那一天,恐怕还要延期,这也不符合国家利益!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刘纬如今权势熏天,一声令下,难道马超还真敢不听吗?马超应该不敢,可刘纬怕就怕他阳奉阴违,表面遵令行事,却暗中消极不配合,这样的话,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失败和更严重的损失,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怎么办?刘纬也是苦思冥想之后,忽然有了主意,还是案头的一份军报,启发了他!这是一份什么军报呢?

原来,凉州来报,说河西走廊一带,忽然冒出一股匈奴悍匪,飘忽不定,袭击商旅,甚至攻略郡县,搅得民不聊生!因为情况不甚明朗,刘纬并没有立刻发兵前往征剿,而是派人先去查探了一番!

后经回报,刘纬得知,这其实是一支受鲜卑人驱赶,由河套平原向西逃窜迁徙的匈奴部落,大概一万人左右!换句话说,他们是一群失去了家园,无处谋生,流落到河西走廊一带讨生活的流民!

不过,匈奴人全民皆兵,连妇孺老人都能骑马作战,因此这一万人,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况且,作为游牧民族,失去了水草地和牛羊的他们,也就没有了生计,只能是靠抢劫谋生了,变成了一伙胡人乱匪!

可在刘纬看来,这些匈奴人,或许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不必剿杀,招安更好!西北地广人稀,胡汉混杂,若能招募异族,服从归化,给他们提供新的家园和谋生技能,亦是良法!

况且,现在的刘纬,还哪有余力派兵剿灭乱匪?粮草都保证不了,如何出兵?所以,急事缓办,刘纬便一直没有做出批复!不过现在,刘纬却改变了主意!

马超这家伙,对于推广种棉,不甚积极,一日在任,恐怕阻力便大一日!而刘纬,又不能开缺了他,还得依仗马超镇守西北门户,这可如何是好呢?

唯有把马超支开,才能保证推广棉花种植这项国策,能有效贯彻执行!如今,机会不就来了!

于是,刘纬打消了招安的念头,给马超下达旨意,派他出兵,赶往河西走廊,剿灭这伙胡匪!为了保证后援粮草,刘纬咬紧牙关,从府库挤出了最后一点存粮,运往西北,提供给了马超,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支开他!

那么马超会遵旨行事么?当然!他是骁勇善战的武将出身,平生之志就是驰骋疆场,见有仗可打,当然摩拳擦掌,也没考虑刘纬这么做背后暗含着什么意图,便立刻率军出征了!不过这样,他可就上了刘纬的当!

匈奴胡匪,与中原汉地占山为王的那些土匪可不一样,他们是游牧骑兵,灵活机动,神出鬼没,很难捕捉到踪影,在广袤无垠的沙漠瀚海,高原荒野之上,想剿灭他们,如同大海捞针,哪有那么容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因此,马超这一去,估计没有个一年半载,是回不来了,以他的性格,不成功岂能班师回朝?这期间,刘纬便可以令马超的副手,时任凉州刺史的王甫,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了!

王甫,可是刘纬的老部下了,早年间便投靠到了他的麾下,深受其信赖与重用!刘纬让王甫出任凉州刺史,除了帮马超治政,充任副手外,也是为了暗中盯着这匹难驯的野马,以免出现意外!

因此,王甫绝对不会成为阻力,只要马超不在,凉州事务他说的算,肯定不遗余力!

解决了官员问题,刘纬还得收拢和征服民心!西凉和陇西,本就是新归附领土,百姓才开始做刘纬的子民,信心尚且不足,就被他“忽悠”够呛,种植棉花,却颗粒无收,岂能没有怨言?

刘纬若还想让他们继续种棉,这些百姓没有积极性,也难啊!总不能让刘纬强逼着他们,再去种棉花吧?针对于此,刘纬双管齐下,采取了两个应对办法!

其一,不再鼓励百姓,全部种植棉花,而是一半棉花,一半粮食作物!至于什么作物,刘纬都已经想好了,那就是经过改良以后的,无繁殖力的番薯!

棉花对种植环境的要求高,像个娇小姐,那么番薯便是粗犷汉子,几乎什么条件都能克服!盐碱、沙化、干旱?小爷我全能应付,而且产量就是高,你说气人不!

同样的,番薯刘纬也会高价收购,他也不怕赔本,因为这东西,在曹魏和东吴,可是抢手货色,卖得贵些,也一样有利可图!这样的话,西北百姓也就有了积极性,而且还能保证粮食用度,不必再让刘纬拨发大量存粮,减轻了不少负担,一举两得!

其二,刘纬将库存的大量棉纺织品,统统运往西北,低价销售,甚至免费赠送给民间百姓,让他们亲眼看看,并亲身体会一下,这棉纺织品,到底有多好!

最吸人眼球的,就是棉袄!一开始人们还接受不了,可穿过了才知道,竟然如此保暖!这对于生活在西北苦寒之地的百姓来说,极具吸引力,也是真正体会到,棉花种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和好处,积极性便又被调动起来了!

统一了人心,这还不够,毕竟第一年的种植失败了,刘纬得知道错在哪了,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才是,因此技术上的准备,也不容马虎!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