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77章 张松出使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77章 张松出使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熟知三国故事的朋友们都知道张松献图这一典故。但实际上,此事并不是像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发生在刘备占据荆州以后,而是发生于曹操刚刚占据荆州,刘备败亡江夏的那个时间段!

这大概就是蝴蝶效应,因为刘纬的穿越,改变了不少的历史走向,进而产生了衍化性的影响,机缘巧合之下,张松出使许都一事,竟在建安八年就发生了!

当然,此番张松代表刘璋出使的目的与原本历史上有所不同,但张松的心思却与历史原貌几乎是一样的!他欣然领受刘璋的命令,带领使团上路,奔许都而去,怀里却密藏着那张他经多年努力绘制而成的西蜀地形图!

也就是说,张松还是想利用这一次去许都的机会,暗通曹操,把整个西川作为礼物献上!可是,张松与其代表的益州本地大族为何会如此执着于换个老板来统治益州呢?

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益州人一直在谋求的一个政治理想,那就是——蜀人治蜀!

其实,早年间,蜀中大族也是支持刘焉统治益州的,因为他看起来胸有大志,蜀人寄希望于他将来迟早有一天会北出秦川,逐鹿中原,成就大业,那样的话,刘焉和他的东州士人集团,就会离开川蜀,益州还是会由本地人来治理!

可是刘焉也好,刘璋也罢,经过多年的观察,益州人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和志向,明显是赖在西川不走了,这样的话,不就等于抢了益州本地人的生存空间,而且蜀人治蜀的政治理想也难以实现了!

于是,以张松为代表的蜀中大族,便开始产生了换一个老板的心思!但这个新老板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他有实力争夺天下,而不仅仅局限于益州一地!

也就是说,益州人愿意向老大称臣,甚至愿意交些保护费,但前提必须是老大不能赖在川蜀不走了,更不能侵害了本地大族的利益!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原本的历史上,张松献图,想引曹操入蜀失败后,又选择了刘备的原因!毕竟当时的刘备,看起来胸怀天下,有那个志向也有一定的实力,还是可以寄予厚望的!

殊不知,张松这一招,对蜀中大族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刘备是有并吞天下的野心,但实力不济,最终他和他儿子刘禅,还是像益州人担心的那样,干脆赖在西川不走了!

更悲催的是,刘璋父子统治益州时,以东州士人集团为主,益州大族就已经是从属地位了,刘备父子统治益州时,又多出来了一个荆州集团,而且还是他们统治的核心力量!

也就是说,在刘备和刘禅统治下,三大政治集团:荆州集团,东州集团和益州集团中,益州本地人处于最末等的位置,竟成了人下之人,奴下之奴!这也是为什么到后来,曹魏大军灭蜀汉,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原因所在了,因为在益州本地人看来,曹魏不是入侵,而是解放!

可能您会感到奇怪,曹魏(或西晋)如果统治了川蜀,那益州人不成了四等公民,地位不是更不如从前了吗?其实并不是,蜀汉灭亡后,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也便随之覆灭了,而益州本地人一直所追求的蜀人治蜀,也终于得以实现!

细思极恐吧!其实历史的真相就是这样,由于益州本地人排外的本性和维护既得利益的本能,无论是谁赖在益州不走,或处理不好这样的内部矛盾,最终都摆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建安八年春,张松踏上了前往许都之路,因交通不便,这注定是一段艰难而漫长的旅程,但张松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和期寄,因此心情虽然有些紧张,却也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之前的分析,蜀中大族对刘璋的表现很失望,已经有了换个主公的打算,而张松觉得,这个新主公,当然非雄霸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莫属!

时值建安八年,曹操经历了官渡大战,还在稳定内部,修养生息,并没有统一河北,彻底击垮袁氏残余力量,但在有识之士的眼中,官渡战后,已无强敌,曹操一统北方,只是时间问题,其人早晚必成大业!而张松,自然也是这种有识之士,在他眼中,这可是个现成的新老板之不二人选!

如今的汉朝廷,几乎完全掌控在曹操的手中,张松此次出使,表面上看是朝觐天子,实际上却是要与曹操打交道的!张松想利用这次机会,与曹操搭上线,并定下暗通之策,以备将来曹军顺利进入川蜀,取代刘璋的统治!

张松的如意算盘是,自己奉上如此大礼,曹操定能欣然接受,自己顺势提出蜀人治蜀(其实就是委任他张松为益州牧)的要求,对方也肯定会答应的!这样,益州大族一直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也就能提早实现了!

因此,张松的心里是越想越美,路上的心情怎么会不好?

因为张鲁已经主动与刘璋修好,张松此行是途径汉中,走斜谷进入曹操所掌控的关中地区,先到了长安。时任司隶校尉,为曹操镇守长安的钟繇,热情接待了张松的使团,并遣人飞马往许昌报信!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人,汉末三国曹魏时期着名书法家、政治家!他在历史上可是非常有名,也是曹操颇为倚重的重臣,为曹魏政权的建立,立下殊勋,最终位列三公!那个灭蜀汉时与邓艾争功的钟会,就是钟繇的儿子!

长安城是汉朝故都,历史地位非同小可,然而到了汉末三国时代,这里虽然城市规模仍在,却显得异常凋零,虽然在钟繇的治理下,已经开始复苏,却与蜀中之成都比起来,仍然显得相去甚远。

这就是因为之前的董卓和李傕郭汜之乱造成的衰败景象,关中许多民众,为躲避战乱,纷纷逃亡汉中和河北,造成长安人口锐减,早已不复盛世之景!

因此,张松入城后,心态突然产生了些许微妙的变化!耳闻不如一见,虽然他在蜀中早已听说如今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凋敝景象,心里已经有所准备,但实地亲眼见到了以后,还是失望不已!

最主要的是,长安城如今的状况与成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张松忽然觉得,曹操威名远播,似乎也不过如此,在他的治理下,中原地区也没得到多大的恢复,如此看来,此人所谓雄才大略,是否掺杂了水分呢?

要说张松此人,虽然也算个有识之士,但认识上确实有些浅薄偏颇!曹操这些年,一直忙于东征西讨,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治理内政,是官渡战后才终于腾出些手来,开始恢复民力。

这才过去了两年,你指望他能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中原地区恢复到苦经十余年战乱之前的那番景象,也是有点过于强人所难了!

但张松想的却不是这些,他对曹操这个新老板的目标人选是寄予厚望的,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目睹长安城民生凋敝之景,张松更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开始对曹操此人产生了疑虑和误解!

当然,这种心态的变化是很微妙的,仅仅如此是不会影响到张松此行的大略方针的,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才让张松的心态开始动摇了,因为自从他的使团到达长安以后,虽然钟繇好吃好喝好住地接待着他们,张松却苦等了一个多月,也没得到天子召见的消息!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