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95章 伤筋动骨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95章 伤筋动骨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不出司马懿所料,王基和王昶到底没能逃过一劫,虽然他们及时收到了电报通知,却还是全军覆灭于安邑城下,亏光了最后的老本!

司马懿这一次进攻河东的军事行动,实在败得太惨了,毫不客气地说,足以使晋国伤筋动骨!

我们都知道,晋国其实是继承了魏国的衣钵,司马懿初掌大权那时,实力还是很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人口基数,都比汉国更胜一筹!

什么?当时的魏国,比刘纬的汉国强?不会吧?您还真别奇怪,事实确实如此!

刘纬苦心经营二十余年,虽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想从根本上取代传统的小农经济,还任重而道远!

这也就意味着,在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控制中原及北方地区的魏国和晋国,因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及地理优势,财力更加雄厚,经济上确实略占优势!

再说人口!刘纬的汉国所控制的区域,大部分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偏远地区,地广人稀,那么大的领土范围,人口加在一块,才两百多万而已;

而魏国呢,别看地盘未必比汉国大,人口却是汉国的好几倍,粗略估算,能达到**百万人以上!

在这样一个时代,人力资源就是生产力,刘纬那边处处缺人,捉襟见肘,可魏国呢,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个无形当中的差距,就是刘纬迟迟未能发动全面统一战争的绊脚石之一,两百多万的人口基数,养二十万精兵,已经达到了极限,再多,便会影响到经济和民生!

可魏国和晋国呢?一纸号令,征兵十万,几乎没什么障碍,以至于那么多年以来,曹操也好,司马懿也罢,屡屡战败,葬送了那么多军队,却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然而,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算你银行里的存款很多,连利息收入,都是别人一年辛辛苦苦的工资收入所不能及的,也架不住无限透支,大手大脚,短期内看不出来,但长期积累下来,弊病便显露无余!

回想一下这么多年以来,魏国也好,晋国也罢,有消停过的时候吗?不是在战争中大败亏输,就是天灾**,民不聊生,底子再怎么雄厚,也得折腾空了!

曹操此生的好几次大败,便是亲手葬送了几十万军队,司马懿掌权以后,更如一台高速绞肉机,又是几十万人葬送其手!两人加在一起,足足搞死了百余万人!

这百余万人的损失,与八百万人口基数相比,看似无关痛痒,况且,人口还在不断繁衍,一代代年轻人成长起来,多少能有些弥补,可实际上呢,却并非如此,因为这百余万损失掉的人口,都是青壮男丁!

青壮男丁,不仅是从军的主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柱石,更是人口繁衍的原动力!损失了那么多青壮男丁,导致现在的晋国,不仅人口总数锐减至仅五百万左右,人口结构,亦严重失衡,街坊闹市,田间地头,满眼皆是老弱妇孺,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逐渐凤毛麟角,人口发展的前景,几近崩溃的边缘!

可想而知,一个国家,失去了大量的青壮劳力,经济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司马懿当政以后推行的种种苛政,百般盘剥,敲骨吸髓,如今的晋国经济,已经严重衰退,甚至已经到了停滞的状态!

在如此背景下,司马懿一场河东之战,再度葬送了十万精兵,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可想而知,对于已经濒临崩溃的晋国经济和人口结构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恐怕几十年内都很难恢复元气,只说伤筋动骨,恐怕都是轻的,根本就是致命一击!

当然,这里所说的损失十万兵,并非这些人全部战死了,其中至少有一半人还活着,却大部分落入了汉军之手,成了战俘!但是,对司马懿而言,这样的结果,可能还不如这些人都死了的好!

按照刘纬颁布的《战争法》,坑杀战俘的恶事,肯定不会发生,司马懿想要赎回这些珍贵的壮丁,就得拿自己抓获的汉军俘虏去交换!可是这一次,他败得太惨了,一个汉军俘虏也没抓到,拿什么换?就只能与刘纬谈判,牺牲其他利益,去交换这些俘虏!

众所周知,刘纬这家伙,可是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一般的交换条件,他肯定不能满意,司马懿恐怕又要大出血了!那么,他可不可以不要这些俘虏壮丁呢?也不行!

如果司马懿不要,刘纬就会把这些抓获的晋军俘虏充为奴工,应用到各种工程建设或边疆建设中,无形当中,等于给刘纬提供了将近五万人的廉价劳动力,他肯定是不亏的,此消彼长,反而是司马懿亏大了!

除了五万俘虏外,王基和王昶被汉军俘获,司马懿也不得不想办法赎救他们,毕竟此二人是司马懿的左膀右臂,铁杆拥趸,如若不救,不仅损失了两员干将,更会令其他党羽同伙寒心!

因此,为了挽回一些损失,把战败的影响降到最低,司马懿回到并州以后,立刻给刘纬发去了一封电报,以极其卑微的措辞和态度,请求停战谈判,并明里暗里,话中带话地表示,只要刘纬提出的条件不算太过分,他都可以接受!

然而,司马懿在晋阳等待了很久,却迟迟不见刘纬的回音,他心急如焚的同时,也是赶紧给各地封疆大吏发报,命令他们提高警惕,准备随时应对汉军可能发动的全线进攻!

这是怎么回事?司马懿为什么会认为,刘纬有可能会发动全面战争呢?河东之战前,双方不是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将这场战争定格为局部战争了吗?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也!

河东之战前,谁能想到,汉军仅凭姜维的一万火器营,就能击败司马懿的十万精兵?此战,已充分展现了汉国和汉军碾压式的战略优势,刘纬突然改变主意,也是很有可能的!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