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6章 劝降安民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6章 劝降安民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前文情节,您还记得吧!刘纬在与敌人作战的过程中,曾经几次被黄河摆了一道,现如今,终于可以反过来,利用黄河之利了!

兖州,地处黄河下游,尤其是东郡治所濮阳,就在黄河之畔!汉军对晋国发动攻击时,正值春暖花开,河冰解冻,赶在黄河春潮发生之前,利用平静的黄河水道,作为后勤补给专线,可比走陆路,要方便多了!

现如今,汉国连柴油卡车都造出来了,汽艇和小型内燃机船舶,更不在话下,而且,都是现成的,后勤给养,可以由渭水之畔装船,由黄河水道一路向东,顺流而下,直接运送到兖州前线!

换言之,这些粮食和弹药,是由关中地区直达前线,王昶切断虎牢关一线的陆路交通,对赵云来说,几乎一点影响也没有,同时,他还中了赵云的调虎离山之计!

晋军离开陈留,就等于乌龟终于从壳里伸出了脑袋,汉军怎能错过如此良机?早已等候多时的张翼和高翔,闻讯立即行动起来,由两路追袭王昶之后,没等他抵达虎牢关,就在荥阳附近的原野上,截住了王昶!

此时的王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指挥晋军就地布防,与汉军一战!然而,战斗刚一开打,王昶就明白了,自己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

这是怎么回事?按理来说,王昶的部队虽然只是地方军,却也是晋国的一支精锐,居然毫无招架之力吗?别说他了,谁来也得肝颤,因为张翼和高翔的部队,居然配备了坦克和加特林!

司马懿偷袭关中那时,坦克和加特林都是临时组装起来的试验品,自然不太靠谱!但是,随着冬去春来,情况不一样了,马钧他们不仅利用有限的时间,改良了这两种新式武器,更是加班加点,造出了新的机枪和坦克!

当然,新武器的数量,肯定寥寥无几,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攒出那么几辆坦克,几挺机枪,就已经很难得了,根本不能普及全军,更没时间运送到其他前线,刘纬便一股脑地全部装配给了由关中出发的第一集团军!

赵云呢,也没有带着这些武器去攻打兖州其他各处,都是基本不设防的区域,杀鸡焉用宰牛刀?因而,全都留给了张翼和高翔,用来对付王昶!

加特林机枪仅一亮相,就把晋军吓得屁滚尿流,王昶更是惊得魂飞魄散,压根不敢派军主动进攻了!

紧接着,两辆坦克便向晋军阵地碾压而上,步兵紧随其后,借坦克的掩护,慢慢接近敌军阵地,随即发起冲锋,转瞬之间,就把他们的防线冲垮了!

随后,王昶的兖州军,一万五千人,便陷入了溃散逃亡的局面,彻底失去了建制!陷阵营和霹雳营,共计两万汉军,化整为零,分成小部队追歼敌军,漫山遍野抓俘虏,最后,总共歼敌五千余人,俘虏八千余人,就连王昶本人,也被生擒活捉!

随着兖州军大败,以及王昶被擒的消息迅速传开,整个兖州陷入一片恐慌!各地官员和百姓,自知大势已去,纷纷开城投降,赵云那边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兖州全境!

这是怎么回事?晋国官员百姓,为何不像张春华和司马昭所预想的那样,顽强抵抗到底,反而如此轻易投降了呢?这就是 “安民军”的功劳了!

安民军,名为军,实为说客和政工人员组成的队伍,任务就是配合汉军劝降和安抚晋地官员百姓,其主要成员,就是那些早年间投靠刘纬的中原士人!

协助赵云的安民军,领头的两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一个是陈泰,还有一个是鲍勋!

陈泰,是陈群的儿子,早年间担任陈留郡尉,因为父亲惨死于曹操之手,而投降了刘纬,他对于兖州的情况十分了解,也因为父亲的缘故,人脉广泛,许多开城投降的晋国官员都与之有故,甚至是亲缘关系!

鲍勋,这个名字相对陌生,但他的父亲却是大名鼎鼎,也就是当年诸侯讨董卓时,其中的济北相鲍信!

鲍信生有二子,长子鲍邵,次子鲍勋!鲍邵在魏国效力,官至骑都尉,后来司马懿取代曹魏,建立晋国以后,又拜鲍邵为东郡太守!但他的弟弟鲍勋,却在当年的叛逃风潮当中,选择西去汉国,投靠了刘纬!

刘纬当时接纳这些来投的魏晋士人,一来是因为他们确有才华,可得大用;二来就是等着今日之时,派上用场!熟人见面好说话,何况是亲兄弟,鲍勋没费多少唇舌,便劝降了兄长鲍邵,将濮阳城和平解放!

司马昭发动的舆论战,确实造成了一定的人心混乱,许多不明真相的晋地百姓,十分抵触汉军!但是,有这些同乡、亲戚,或者熟人从中斡旋,误会很容易便能化解!

总之,在赵云的军事威胁和安民军的宣传攻势下,兖州各地,迅速平定,所有投降官员,均可就地留任,与此同时,由安民军牵头,举行地方选举,推选新归附郡县的议员,加入国民议会,如此双管齐下,这些地方,很快就成了大汉的领土,百姓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大汉子民!

不过,事有例外,陈留的官员百姓却不肯投降,即便王昶兵败被擒,他们仍然坚守城池,摆出了顽抗到底的架势!对此,赵云又将如何解决呢?

赵云祭出了传统的投石机,向城内投射了大量传单,宣传汉军的安民政策,同时,发出了最后通牒,告知陈留官民,汉军将于三天以后的拂晓时分,准时对陈留发动强攻,不想死的,就赶紧离开!

怎么?难道赵云不顾勿伤百姓的大原则了?真要开打?

打,肯定是要打的,却给陈留民众一个最后撤离的时间!可想而知,陈留城内一定会引发一场外逃风潮,到时候,百姓都跑光了,只剩晋军,汉军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嘛,完全可以放开手脚!

至于那些直到最后都不肯撤离的人们,就不属于无辜者了,而是顽固分子和反对派,那还能留着?干脆,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