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77章 三弓床弩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77章 三弓床弩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床子弩,又被称为三弓床弩和八牛弩。这些名字,其实就已经十分形象地体现了床子弩的基本特征!

床子弩,实际上是由唐代弩炮发展而来,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其主体为木制,在一张大大的弩床上,安置三张硬弓(两正一反),以滑轮技术构成合力,发射箭矢,威力十分强劲,大概相当于八头牛的力量!

床子弩上弦,采用绞盘驱动,需要三五十人,甚至上百人一齐发力;发射时,由一名床子弩士(大力士),以巨锤敲动扳机,方能发射!

据史料所载,床子弩的最高射程,可达七百步到一千步,折合2-4里远的距离,较近距离射击时,能把瓶口粗细的箭矢,深深嵌入城墙中,使攻城士兵攀爬,有了更多的着力点!

换句话说,床子弩这东西,一般是用来射城墙的,射人射马,那还不是摧枯拉朽?

床子弩最出名的战绩,便是在北宋年间,宋辽澶渊之战!当时宋军在城头上设置了床子弩,发射时正中辽军统帅,勇冠三军的萧挞凛,其威力,竟把他连人带马,钉死在了地上,拔都拔不下来!

辽军士兵眼见统帅如此惨死,惶恐不已,无心恋战,萧太后无奈便与北宋议和,最终双方达成了着名的澶渊之盟,开启了两国一百多年的和平蜜月期!

不过,宋代床子弩虽然威力强大,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木质打造,不太结实,使用时容易发生断裂,伤及自己人;比如弩床沉重,不易搬运,发射时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还有发射效率也低得可怕,若是用于野战当中,根本来不及发动第二轮齐射,敌军就冲过来了!

刘纬作为一名深通历史的穿越者,自然对床子弩的优缺点了如指掌,因此他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要弥补这些劣势,使床子弩的性能更佳!

首先,刘纬改进了床子弩构件材质,虽依旧以木料为主,却以钢制小配件(比如角页等)和铁轧箍,加固了木梁等主要结构,关键部位,更是以金属部件取代,这样的床子弩,会更加结实耐用;

其次,刘纬结合了之前大型投石的设计理念,将床子弩设计成可以拆卸成几部分零件的构造,这样便更利于搬运!同时,他还将弩床设计成带轮的样式,成为弩车,这样行进后退也更加方便;

再有,刘纬借鉴了十字弩的原理,设计了一个金属齿轮联动箱,利用滑轮和轴承,大大降低了上弦所需力量,实际应用时,仅需三五个人发力,一齐摇动手柄,即可快速上弦装发;

最后,刘纬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种发射弩盒(类似缩小版的火箭弹发射架),上弦装发时,安装其上,打开发射口,随着击发,弓弦会带动推射版,猛然将十发箭矢一齐发射出去,简直就是刘氏版本的元戎弩机!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所谓元戎弩机,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连弩,传说此弩可一击十发,发射时弩箭铺天盖地,是蜀军专门用来攻击曹魏骑兵所用的利器!

但是这种诸葛连弩在后来历史当中便消失了,且没有实物考古发现,也没有结构图纸,因此到目前为止,只能停留在传说当中。有些现代业余爱好者,曾经凭自己的智慧,试图复制诸葛连弩,但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达不到传说中的那种效果。

就比如有一人,凭想象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拉柄上弦,带有弩盒,可连续激发的“诸葛连弩”,射击速度快,效率堪比半自动步枪,可问题是,这并不是一击十发的效果,且准度、射程和杀伤力都得不到保障!

究其原因,可能是许多人一开始就搞错了,以为这诸葛连弩是单兵手持武器,其实只要稍加思考,您就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力量不够!

单兵手持弩机,弩弓发射势能有限,要想将十支弩箭同时击发出去,所需推动力根本不够用,即便勉强能击发出去,射程也是极低!因此,许多人怀疑,其实诸葛连弩,就是三国时代的一种大型弩炮(床弩),并不是单兵弩机!

事实上,诸葛连弩是真实存在的,后来大发明家马钧还根据它进行了改进,发明了五十发连弩!之所以后来尽皆失传,原因令人唏嘘不已!

首先,这种弩机体积和重量不是一般的大,搬抬运送十分费力,在道路崎岖泥泞的古代,又没有得力的起重装置,试想一下,这种弩机究竟何用?

野战基本用不上,因为想把弩炮带到战场上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在粮草运输尚且不济的古代,浪费如此众多人力,运送这种大型弩机去往前线,太不划算!

野战用不上,那么守城可以用吧?抱歉,即便是守城,也很费劲!古代城墙,动辄三五丈高,某些雄关险要之地,甚至**丈高!在没有起重机的古代,这么沉重的大家伙,如何运送至城头上?

当然,古人可能也有解决的智慧,他们可以像刘纬一样将弩机拆卸成零件运送至城头组装起来,再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另外一个问题,又凸显出来了!据说这种连弩的箭矢,是需要特别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否则容易出现发射被卡死的现象,甚至毁坏弩机。可以想象,在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的汉末时代,纯手工制作这种标准弩箭,需要耗时多久呢?

而你一击十发,甚至五十发,势必造成箭支大量消耗,甚至浪费,在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这样的巨大消耗和浪费,是统治者们难以接受的!

一支箭矢,重量不足百克,可是一旦多起来,那便是数以吨计了,还是那句话,在古代运输及其不便的情况下,即便你能制造和储备那么多的箭支,也很难运往前线!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相信都了解,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皆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粮草不济,运输困难!除了蜀道难的因素外,大概也是因为许多运力,被浪费在了运送沉重弩机和大量箭支之上,分散了粮草运输能力所导致的吧!

所以,后来马钧所仿制和改造的五十发连弩,虽然威力更强,却因为晋朝统一了全国,战争结束而没有了用武之地,包括诸葛连弩在内,这种工艺复杂,造价高昂,浪费巨大的弩机,便一齐被统治者所摒弃,最终失传,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这便是为什么刘纬当初在江阳那时候,没有研发设计诸葛连弩,却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十字弩之原因所在!那时候的他,财力不济,生产技术水平,更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制造这种弩机的时机还不到!

可现如今,呵呵……刘纬已经富得流油,而且汉中工业园区里的兵工厂,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几乎集合了天下能工巧匠,在职工人八千余人,还不算童工学徒,生产能力,大大提升,辅以先进的炼钢技术和工具设备,批量制造床弩和大量箭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可以试想一下,这种可拆卸组装,运输行动方便,射程更远,质量更优,又能一发十射的刘氏床子弩,一旦武装到蜀军部队,他们还会怕骑兵么?

大量床子弩,那万箭齐发的场景,想想都令人胆寒!其火力如同机枪一般密集,而且射程远,威力强,即便是身披铠甲的重装骑兵,也抵挡不住,恐怕刚一露面,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刘纬将钩镰枪和床子弩提前应用到了汉末三国时代,蜀军的战斗力势必显着提升!然而这就够了么?刘纬还有其他秘密武器!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