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95章 战争准备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95章 战争准备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任何战争都需要师出有名,就连那个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在欺负弱小国家之前,也得故意找一个所谓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才敢真正动手!

尤其是中国古代,若师出无名,不分青红皂白就开战,那是穷兵黩武,不讲道义,会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同时也会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

刘纬早晚是要北伐中原的,他这几年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开拓创新,积攒钱粮,就是在为北伐做准备!如今的益州,人口增长,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武备先进,似乎已经具备了北伐中原,与曹操一决雌雄的实力!

实力具备了,刘纬缺的就是个开战的理由!谁料正想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曹操在建安十六年初的种种倒行逆施,正好给了刘纬师出有名的借口,那便是:剿除国贼,匡扶汉室!

曹操僭越自称魏公,又专横跋扈,废黜皇后,残忍诛杀后族的行为,已经与当年的王莽和董卓无异,惹得天怒人怨,此时不正是刘纬出兵北伐的好时机吗!

建安十六年五月,经过紧急的战争动员和准备后,刘纬以汉王之尊,亲手拟定一篇讨贼檄文,昭告天下,并正式宣布:兵发二十万,北伐中原!

那么问题来了,刘纬哪里来的二十万兵马?要知道此时距离上一次的荆州大战,才过去三年不到的时间啊!尤其是宜城决战中,蜀军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却损失惨重,五万大军,仅剩九千,这么几年间,刘纬就能攒出来二十万兵马?

呵呵,您要是真信了,那就太过于较真啦!当年官渡之战,袁绍十一万兵马,不也号称七十万大军么;曹操也是,发动南征,汇集三十万大军,便敢号称百万大军了!

研读中外历史时,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战争,会动辄调动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军队;而西方古代,一万人打一场仗,都算是大规模的战役了,更多的情况下,战争就好像是两个村长,带领着数百村民持械斗殴,令人忍俊不禁!

中国自古以来,以天下一统与和平稳定为主要历史基调,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古代战争比西方动用的兵力更多,场面更为宏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浮夸虚报兵力,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研读历史的时候,最主要的依据是史书,其后才是考古发现,因此许多人便被古人“吹牛”出来的数字给骗了,还以为真的会有那么多的军队!

试想一下,数十上百万大军,那得是多大的一团?在天上有飞机,地上有火车汽车,水里有轮船,运输能力极高的现代,要保障一百万大军的前线后勤供应,都是困难重重,更别说是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差得令人发指的古代了!

除非士兵都是机器人,不用吃饭,否则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百万大军,甚至所谓数十万大军,其实水分也极大!

中国古代兵制经过漫长的岁月,随着朝代更迭而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诸如募兵制、府兵制、军户制、民兵制,以及八旗绿营制等花样繁多的国家用兵制度!

这个问题,我们不必展开细说,否则又成了历史论文,只总结一点,这些纷繁复杂的兵制,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原则:兵农合一,寓兵于民!

古代生产力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低,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也很成问题,统治者根本无法供养太多常备职业军人,因此其实所谓的兵,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召起来的老百姓!

遇到战事,朝廷一纸征兵令,几乎所有青壮男丁,只要不瘸不瞎没有残疾,都得上战场,而且武器装备也不足,有的士兵上战场,穿得破衣烂衫,手里的武器,大多是锄头,更有甚者,拿的是木棍!

有个成语叫“血流漂杵”,意思是血流成河,连兵器都漂起来了,形容的就是大战之后的惨烈景象!试想一下,如果是金属兵器,就算血再多,也漂不起来,所以这“杵”实际上就是木棍,一点铁没有!

先秦和两汉时期的兵器,有“杵、戟、刀、矛”的总结概括,这与我们所熟知的“刀、枪、剑、戟”的说法,不尽相同,而杵竟然排在第一位,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其实在那个时代,木棍是士兵手中的重要武器之一!

着名的《木兰辞》大家应该都有印象,花木兰替父从军之前,东西南北的市场跑了个遍,买骏马,买鞍鞯,买武器,买装备!由此可见,古代朝廷征兵,很多时候压根不给士兵发放武器,均需自备,若家境贫寒,买不起武器,那也只能拿着棍子上阵!

由此可想而知,这些临时征召起来的农夫,拿着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的木棍上战场,战斗力如何?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就算人多,动辄数十万,也是滥竽充数,水分极大!

当然,浮夸虚报兵力,可不仅仅是为了吹牛,至少能够起到震慑敌胆,鼓舞士气的作用!如果你是普通一卒,听说自己的部队有百万人,是不是心里更有底气?反过来,若你听说敌人有百万之众,岂能不未战先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正所谓人数过万,旌旗成片,那么大一堆人聚集在一起,谁会一个一个地认真去数啊,再加上古代信息通讯不畅,说多少就是多少,而且信以为真的人还挺多!

那么,我们的主人公刘纬,有没有浮夸虚报兵力呢?当然,这是必须的!

刘纬初次北伐,自然是想一鼓作气,攻取关中,所以也需要以此提振士气,威震敌胆。不过这二十万的数字虽然有水分,但从数量和质量来看,却远胜于以往那些吹牛过甚的大军百倍!

先说数量上,刘纬出动的北伐大军肯定没有二十万之数,但拢到一起算来,也可达到十万左右!

汉中新军,是以江阳新军为基础,所扩建和打造的一支五万人强军,也是刘纬为了北伐的战略目标,在多年以前就开始训练和准备的一支精锐力量!

为此,当初的荆州大战,刘纬都没动用过这支军队,他们一直养精蓄锐,苦练杀敌本领,正等着北伐战争开始的这一天,自然是北伐大军的核心力量和主力!

还记得魏延吗?当初刘纬破格提升他为镇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并嘱咐和期望他在未来的三五年内,打造出一支强军!那么魏延的任务完成得如何?

三年过去,魏延果然不负重望!真的拉起了一支两万人左右的队伍,是不是强军不好说,但这支上庸军,无疑将成为北伐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之外,刘纬还令张任引两万蜀中联军,加入到北伐大军的战斗序列中,再加上后勤运输、医疗保障、思想动员(天师道徒)等非战斗人员,加一起只比十万要多,而不能少!

再说说质量。我们之前讲到,以往所谓的数十上百万大军,不仅数字水分大,士兵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大多是乌合之众!而刘纬的这支北伐大军,士兵们都是饱经刻苦训练,军事素养极高的职业化军人!

再加上这些年,刘纬致力发展民生经济,提高生产力,并大搞发明创造,这十万大军的武器装备也极为先进齐整,可谓甲胄鲜明,刃露寒光,与那些手持木棍上战场滥竽充数的所谓士兵,有着天壤之别!

战争的准备一切就绪了,那么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呢?这才是关乎此次北伐战争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