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87章 曹操称王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87章 曹操称王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曹操在得知这场惊变的消息后,当即被气得冲冠眦裂,暴跳如雷!

曹操本想迁怒于刘纬,可后来得知魏延此举,刘纬事前并不知情,况且两家才刚刚达成五年的免战协定,他就是想翻脸,也得考虑考虑后果和影响!

因此,曹操仅向刘纬递送了一份书面抗议,要求他严惩罪魁祸首魏延,给自己一个交代,便也只能就此罢休!

不过,这场惊变的始作俑者虽是刘纬,但结果却是刘备捡了大便宜!曹操本来就对刘备深恶痛绝,这回则更是恨之入骨!

当时,曹操手里有十万兵马,真想直接挥师南下,攻打襄阳,教训刘备,夺回天子!

然而,尽管曹操怒发冲冠,近乎失去理智,却还是没有那么做!与刘纬的一场大战下来,曹操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消耗却也十分巨大!

曹军伤亡及失踪者,近十万之数,粮草器械的消耗和损失,更是数不胜计!荆州大战后数年,曹操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本钱,折损近半,他还哪有实力,再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况且,当年曹操战败北逃,急于退走,最终连水军也彻底放弃了,那些鄀县水战惨败后,所剩余的战船,最终也全部落入了刘备之手!因此,现在的曹操,在汉水之内,几无寸板可渡,又如何南进荆襄!

所以,尽管曹操对刘备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却也只能作罢,但这口气,他又咽不下,于是做出了一个惊天决定:进位称王!

于是,曹操在返回邺城后,便于铜雀台举行了隆重的称王大典,从此以后,他由魏公,成为魏王了!

曹操这么做,可不仅仅是一时气急而意气用事,他心里十分清楚,如今汉天子刘协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下,他损失了巨大的政治优势,连丞相和大将军的职衔都被剥夺,那么属下臣将们,再跟着自己混,就有点名不正而言不顺的味道!

如今的朝廷,已迁至襄阳,曹操手下许多人原本担任的就是朝廷官职,现在他也不得不以另外的一种方式,重新改封这些属下,以安定人心!

如果曹操只是个公爵,魏国也仅是个县公国,那才有多少官职可以封给属下呢,况且听起来也没有朝廷官职那么高大光鲜,人心多少会受到些影响,说不定有些人会以为曹操大势已去,而三心二意!

因此,曹操必须称王,不是郡王,而是国王!同时,他将以魏王名义,改封臣僚,以使他们今后,能心安理得,继续为自己效力!

毕竟什么理想啊,志向啊,都是虚的,升官发财,才是许多人的初衷和动力!因此,曹操称王,虽看似冲动,却也是必要而为!

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效力于曹操的这些人,今后可以说是泾渭分明,到底是汉臣还是魏臣,可一目了然,再有三心二意之人,曹操也绝不会宽纵!

曹操进位魏王后,大封群臣诸将,他任命王朗为魏国司徒、华歆为司空、程昱为司马、贾诩为太常、荀攸为太仆;

军职方面,他任命夏侯惇为魏国前将军、夏侯渊为右将军、曹仁为左将军,张辽为后将军、徐晃为安国将军、张合为破虏将军、曹洪为讨逆将军……

除此之外,其余诸臣将,也各得封官进爵,可谓雨露均沾,普天同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荀彧选择背弃了曹操,护从天子刘协投靠了刘备,可曹操却并未记恨他,感于荀彧多年效力之功,非但没有为难留在邺城的荀彧家眷,还把他的几个儿子,举为孝廉,为官任事!

其中,荀彧的长子荀恽,被曹操任命为典农校尉,他还把一个女儿嫁给荀恽,并亲自主婚,办了一场热闹而隆重的婚礼!

当然,曹操这么做,也有收买人心之意!荀彧是叛逃了,可荀攸、荀谌等荀氏族人,依然是其政权的重要成员,颍川士族集团,更是曹操赖以依靠的政治力量,他也得罪不起!

如果重惩了荀彧,并祸及家人,势必大失人心!不仅荀氏族人可能会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整个颍川士族集团,恐怕也将人心浮动,三心二意,甚至有可能站到曹操的对立面上!

因为曹操出手迅猛,及时应对,一时间,曹魏政权内部,人心思定,士气大振,众志成城,万众归心!曹操非但没有因天子出逃,而失去人心,反而巩固了自己对于北方地区的统治与权威!

不过,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曹操所统治的中原和北方地区,既是他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崇汉士人扎堆之所,曹操僭越自称魏王的行为,自然招来许多反对之音,甚至有些人,又在暗中串通,密谋造反!

对此,曹操早有防范,他学习刘纬,组建了一支名为宣信校尉的秘密部队,实则是特务组织,眼线遍布天下,深入民间!那些阴谋造反之人,还没等拉拢起来队伍,曹操便已经收到消息,派兵镇压抓捕,因此几场暗流涌动的叛乱,都被他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中!当然,曹操称王最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导致东汉王朝彻底名存实亡了!在此之前,至少朝廷的框架还在,天子的旨意也还有一定的效力,国家表面上还是统一的状态,可现在呢?

天子已经离开中原,去往襄阳,朝廷成了偏安一隅之地的朝廷,失去了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反而是魏国政权取而代之,天下大势,也因此发生了巨变,大一统王朝的局面,彻底终止,开启了地方分裂的格局和态势!

如今之天下,北方为曹操所建立的魏国所控制,西南为刘纬的汉国所占据,荆州是刘备控制的汉朝廷,只剩东吴孙权,不尴不尬,何去何从,很难定论!

按理说,孙氏一族,生为汉臣,久食汉禄,即便早有独立建国之野心,此刻也该选择投靠襄阳朝廷,尊奉天子才是!可是,孙权却没有这么做!

当天下发生如此重大格局剧变的消息传到东吴时,孙权也是召集群臣,商议许久,最后拍板决策:放弃与刘备和刘纬的同盟,向曹魏称臣!

不会吧,孙权干嘛要如此选择呢?与二刘结盟,至少互相还是平等关系,与曹操友好,却要卑躬屈膝地称臣纳贡装孙子,他这又是图什么!

况且,天下之大,还是曹操实力一枝独秀,其他任何一家都不是对手,必须联合起来,一同对抗曹操,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难道孙权和东吴臣将们,不懂这个道理吗?

对此,孙权当然明白,可是如今的天下形势,已经不容他再有迟疑,抉择迫在眉睫!

刘纬与曹操在关中战后,达成了五年停战协议的消息,不胫而走,孙权得知后,清醒地认识到,是刘纬首先背弃了盟友,他不再与曹操交战,那么对东吴来说还有什么助力可言?

刘备掌控了天子和朝廷,如果再继续与之盟好,在今后的交往中,他肯定会利用天子这张王牌,处处占尽优势和好处,而孙权却在政治上完全落了下风!

一个是已经没价值的盟友,一个是有可能在今后,令自己饱受欺辱的盟友,这样的联盟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不如索性放弃,与曹操盟好!

孙权愿意向曹魏称臣,曹操自然十分欢迎,因为如此,天下大势,便成了二对二,而非三打一,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曹操多线御敌的压力,能腾出手来,解决西凉问题了!

因此,当孙权递送了橄榄枝,曹操便马上欣然接受,并下旨加封孙权为辅国大将军,赐吴公之爵位!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