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50章 赐宴挽留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50章 赐宴挽留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刘纬来到汉月台,朝觐天子,却与荀彧展开了一场辩论,他十分清楚,荀彧此举有试探和了解之意,似乎是在考验自己,因此也是一反常态地说了很多话!

若是在以往,刘纬才懒得与人口舌争辩,尤其是没有必要的人。显然,荀彧在他的心里,还是有些分量的,就好像当年对待鲁肃那样,动了延揽之心!

而荀彧呢,此刻是越来越觉得汉王之言有理,不禁颇为心动!他在想的是,刘备不可指望,刘纬会不会是个更好的选择?尤其刘纬最后一句话,可谓说道了点子上!

荀彧身为大汉之臣,虽然出身名门望族,却也没少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老百姓会造反?仅仅就是因为饥饿?好像也不尽然!汉廷衰微至此,行将覆灭,原因又何在?

眼下,刘纬的一席话,使荀彧茅塞顿开!诚然,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时,百姓自然就要铤而走险,可是没有出头之日,看不到希望,似乎是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汉祚至今,已近四百载,皇帝还是姓刘的皇帝,可天下大权,却落入了大家士族之手,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从朝廷,到地方,为官出仕者,多为豪门贵胄,鲜有寒门子弟,便慢慢地形成了士族!

到了桓灵二帝时,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把持朝廷命脉的,就是那么几个世家大族,他们世代通婚,互为依仗,结成稳固同盟,你推荐我,我推荐你,结果按照察举制选拔上来的官员,几乎全是出身士族!

荀彧,也是士族子弟,他当然知道,这种状况,意味着普通百姓,寒门子弟,再无出头之日,即便胸怀大志,也很难为国,为天下百姓出力!

可是,朝廷的根本是什么?是这些身为统治阶级的大家世族吗?圣人对此,早有论断:民为社稷之本!

可权力和财富却都垄断在少数人手里,那些寒门子弟,看不到希望,自然不满,久而久之,他们会与世家大族,形成对立,甚至产生想亲手颠覆和改变这种境遇的冲动!

也许,这才是暴民屡有反叛的根本原因,可是当权者,却一直看不透这个根源,以为自己治理之下的是一派盛世,不知暗藏危机!

想当年,高祖起兵之时,也是白身,既不是六国后裔,也不是公侯子弟,却定鼎江山,一统天下!可是,如果换个角度想想,当时成功的人不是刘邦,而是项羽呢?情况又不一样了!

也许,项羽会在史书上记载,刘邦就是个草寇、贱民,他自己才是王侯贵胄,奉天承运,理成霸业!延续至今,又会是另外一番历史模样!

同理,如果出身平民的张角,当初造反成功,夺取了江山,在度重启一个王朝,那么这不就又是个出身贱民的天子么?只不过,他失败了,最终被钉上了反贼的标签!

这其中,蕴藏着一个道理,那就是寒门子弟,卑贱贫民中,未必没有雄才,成功了,就是顺天应民,失败了就是贼寇逆匪,这样的评价,未必是公正客观的!

想当初,荀彧之所以愿意为曹操效力,其实也是看中了他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许多出身寒微,甚至品德有缺之人,都得到了重用,荀彧觉得,这也是他帐下人才众多,忠志之士甚广的原因所在!

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门的臣下,忠于曹操,却未必忠于汉室!朝廷不能给他们出头之日,而曹操却可以保他们飞黄腾达,这些人,岂能不成为曹操鹰犬,任凭驱驰!

不过,曹操的这种用人举措,也着实招人非议,弊端很明显!不重品德,唯才是举,导致许多奸邪恶徒,道德败坏之人,也名入朝堂,位封列侯,多少有些欠妥!

荀彧认为,正是因此,曹操集团,才有越来越多根本不在乎汉室兴衰之人加入,谗言诽侧,最终导致曹操滑向了篡逆的深渊,忘了早年匡扶汉室之初心!

这也是令荀彧最为失望和后悔的一件事,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眼下,汉王在用人方面,与曹操颇有类似之处,可是也有根本的区别!因为,通过考试,选拔的人才,要先入大学深造,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甄别品德高下,而决定未来是否录用为官,显然也是才德兼具之人,更有机会!

这便意味着,机会人人均等,不管寒门子弟,还是大家世族,所有人一视同仁,将来的前程,就看自己如何把握了!倒是一种不错的人才选拔方式,正所谓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呀!

荀彧愣神之间,想了很多,也突然发现汉王刘纬那些看似篡改祖制的举措,也并非胡来,还是很有一番合理性的,否则如今蜀地之强,又作何解?显然,这位未过而立之年的杰出领袖,将来必成大业,而更重要的是,他也姓刘,也是汉室宗亲!

“陛下,微臣今日所言,实乃私论,如乱风过耳,万望恕罪!”见荀彧不吭声了,刘纬便也明白,刚才自己所言,他肯定是往心里去了!延揽招募,并不急于一时,现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早晚有一天,荀彧必会为自己效力!于是,刘纬又转向天子刘协,表面看来,是谦虚告罪,可实际上谁都能听出来,他大概是要走了,也许下一句话,便是告退之言!荀彧一听此言,当即警醒过来,因为他不能让刘纬走!

“启禀陛下,汉王忠心汉室,礼敬朝廷,威功赫赫,乃应厚待之也!”荀彧突然一反常态,不再刁难刘纬,转而还向刘协为他讨起好来!

刘协刚才,听两人一番辩论,搞了个云里雾里,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眼下又见荀彧如此态度大变,更是不明就里,心里嘀咕起来!

让我厚赏汉王?我拿什么赏啊?如今的他,已经是一国之王,并加九锡,位极人臣,再行封赏,难不成让我把皇位都让给他?你荀彧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司徒以为,寡人当何以厚待之?”刘协眉头一皱,非常疑惑,地开口问道。

“汉王千里来贺,理当赐宴款待才是……”没想到,荀彧所谓厚待,原来是这个意思,闹了半天,不是建议封赏刘纬官爵,而是赐顿酒宴而已!

刘协听了这话,心头一松,却还是觉得别扭!虽然今天刘纬上殿来,对自己表现得极为礼敬恭顺,可心里已经结下的疙瘩,岂有那么容易就能解开的呢!

跟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一起吃饭?想想也不是个滋味,刘协打心底不愿意,本想找个托辞拒绝,却突然看见荀彧一个闪烁的暗示眼神!

刘协此人,就是再怎么昏聩,也能看出荀彧的一片忠心,因此平时他最信任和倚仗之人,也唯有荀彧!

荀彧平时向刘协进言,劝他不要沉迷酒色,都是好话,刘协心里自然也很清楚,他就是戒不掉,离不开了而已!因此,眼见荀彧有此暗示,刘协也是立马心领神会!原来荀彧是想获得一个与汉王刘纬单独交流的机会啊!

如今的汉月台朝廷,虽然属官大部分都是刘协从许昌带来的,可他们与自己是不是一条心,便未可知了,人多眼杂,难保其中,会有刘备安插的眼线!

而自己以赐宴为名,留下汉王刘纬,到时候只召荀彧陪侍,也就有了这样一个可以单独说话的空间和机会,原来荀彧是想要这个!

可是,刚才荀彧与刘纬的一番辩论下来,也没见谁说服谁,荀彧突然想要这样一个机会,做什么呢?刘协是百思不得其解!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