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经天纬地 > 第85章 关键一环

三国之经天纬地 第85章 关键一环

作者:作者高祥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4:38:59 来源:书海阁

陆逊语出惊人,居然提议固守夏口,与曹军决战!现场众人闻之,无不惊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孙权更是惊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应该把江夏附近的地理概况,简单介绍一下了!

事实上,汉代江夏郡治何处,一直都是个有争议的历史话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缺乏相关史料和考古发现的证明!另外,因为三国时代,江夏郡曾被魏国和吴国一分为二,各设郡治,也造成了后世的争议不断!

魏国江夏郡,郡治是在着名的上昶城,由魏国征南将军,荆州都督王基所建!还有一说认为,江夏郡治,就在安陆,这两个地方,都在今天的湖北孝感附近。

吴国江夏郡,郡治是在武昌,不是武汉的武昌,而是今天的湖北鄂州。这里,可谓鼎鼎大名,因为当年孙权就是在武昌称帝,建立吴国,末代君主孙皓还曾想从建业迁都武昌,在那里待了一年多!可见,这里当真是个极好的地方!

当然,江夏郡治之争,并没有诸葛躬耕地之争和赤壁何处之争那么有名气,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其实我们也不必太过计较到底采信哪种说法,因为接下来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夏口,才是重中之重!

遍阅史籍和三国故事,我们总能看到夏口这个地名,其实这里就是今天的湖北武汉,是汉水汇入长江的交汇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可遗憾的是,在三国时代,夏口这里,根本没有城池!

不会吧?如今的武汉市,可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三国时代,这里竟然是一片白地,连个城池都没有吗?如此战略要地,古人难道看不出来,为什么不建城呢?

原因很简单:不是不想建,而是做不到!东汉距离今天,近两千年历史,地理地貌,气候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拿现在的眼光去套用当年的历史环境!

古人技术条件落后,防汛措施更是不堪一击,因此会经常遭遇洪水侵袭,造成极大的损失!夏口位于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一到雨季,水流量巨大,洪水滔天,便会淹没周边土地,造成一片泥洼沼泽,在这里建城?今年建了,明年就会被冲垮!

不过,夏口虽然没有城市,却也不是一片白地!荆州牧刘表,于兴平元年,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其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修建“却月城”,是一处军事堡垒;吴国黄武二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了望塔,取名黄鹤楼。

可以看出,黄祖和孙权,选择建城的地方,其实都是在山上,足能证明长江和汉水的冲积平原上,当时根本无法建城!

孙权修城,是后来的事了,我们暂且不提,那么黄祖当年修建的却月城,是否可作为吴军守卫夏口的战略支撑点呢?很遗憾,不能!

却月城,是在夏口西南方向的龟山上,虽然居高临下,能俯瞰整个江汉平原,却距离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相对较远!

吴军若据守此处,曹操压根不用进攻却月城,他有二十万大军,派个一两万人,牵制住他们,大军便可顺利渡江,攻占整个夏口地区,进而弃却月城于不顾,东进柴桑,根本不受影响!

况且,却月城只是当年黄祖修建的一个小型军事堡垒罢了,又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曹操只需调用大量投石机和火油弹,便能将其夷为平地,吴军若守卫在那里,纯属是自讨苦吃!

因此,夏口一带,可以说根本无险可守,对于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吴军来说,要想挡住曹操二十万大军,无异于痴人说梦!那么,陆逊所谓死守夏口的底气和信心,究竟是从哪来的呢?

两场大败下来,再加上江夏守兵全军覆没,西线吴军目前只剩下不到两万兵力和三百余艘水师舰船而已,他准备如何排兵布阵,与北军抗衡?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呵呵……伯言之议,想当然耳!虽勇气可嘉,实则纸上谈兵也!”此时,韩当冷冷一笑,终于开口反驳了陆逊!

刚才,韩当并没有与陆逊针锋相对,反而耐着性子,听了陆逊的建议,可现在,他终于忍不住了,觉得陆逊这小子,纯属胡闹!夏口无险可守,凭吴军不到两万兵力,如何与曹操决战?一腔热血,满口天真,误国误军!

“呃……伯言,何以守之?”孙权一听韩当此言,也是从刚才的震惊中缓醒过来了,不过却没有像韩当那样,反驳陆逊,却以一副虚心求教的态度和语气,如此问道。

经历了两场大败,孙权痛哭流涕,昏厥不止之余,也是开始在反省自己过去的失误,他似乎想通了!既然自己指挥打仗不行,又何必非要勉为其难呢?身为领袖,只需要会用人即可,何须事必躬亲?

当年高祖刘邦,也是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资质平庸,可他会用人啊,有萧何、张良和韩信这样的人才,为他鞠躬尽瘁,效命不止,不也建立了四百年大汉不朽伟业吗!想通了这一点,孙权少了许多急功近利的戾气,多了些虚心与平和,他一点没因为陆逊如此狂言乱语而生气,反倒能够听取不同意见,显得察纳雅言,胸怀坦荡!

人都是会变的,孙权也算这个时代里最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岂能总是在一个地方跌倒,尽管这样的觉悟,似乎来得晚了一些,却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乃于江口筑寨,固守待援哉!”谁料,陆逊的答案,却很简单,只是如此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陆逊主张江口筑寨,这一点孙权并不意外,因为他已经基本理解了陆逊的深意!

如今的东吴,正面临着史上最大的危机,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哪怕是一个小小失误,都有可能会葬送父兄所创下的基业!

而夏口,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蚁穴”,看似微不足道,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若失陷,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东吴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而倒!

陆逊主张于江口筑寨,意思是要与曹军隔江对峙,利用现有不多的水军战船,固守江防,把曹军彻底堵在江北,令他们没有任何可以渡江为战的机会!

其实陆逊的主张,与原本历史上赤壁之战前,孙曹双方的格局态势,十分相近!当时的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屯师江北,而周瑜只带了三万兵力,前往与其对峙,相差悬殊!可后来,不也一样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吗!

对于没有水军的曹操来说,只要能卡住关键点,令其无法从容渡江,那么即便他兵力占优,也很难继续为战,二十万大军每日消耗巨大,若难有进展,曹操也坚持不了多久,说不定会主动退兵!

但是,如果吴军主动退却,让出夏口,甚至柴桑,曹操就会得寸进尺,获得缴获和补充,以战养战,继续南进和东进,长江天堑被突破了,还有什么办法,能阻挡其二十万大军的铁蹄?

因此,陆逊的主张,孙权是能够理解的!可是……待援?何来援兵?

目前西线吴军,只剩不到两万人,而孙权还在犹豫着是守是退,尚未发谕调集建业援兵,那么陆逊说的援兵,从何而来?难道是……汉王刘纬的援兵吗?

喜欢三国之经天纬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