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一十章 远在天边的家产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一十章 远在天边的家产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寂静的屋内,张阳说完话看向窗外的夜色,今夜的星光很微弱,倒是月光明亮。从窗户可以看到骊山远处的山麓,山脉看起来很漂亮。不论历史怎么变迁,只有这种景色是亘古不变的。听到窗外孩子们的吵闹声,张阳这才把思绪拉回来,“陛下一天可以攒下多少钱?每天攒下几钱可以支撑起这么大的工事?”李世民皱眉思量着,当年多么惊险的场面都过来,放缓呼吸后也让他缓缓平静下来,考虑着要如何应对这番话。以前在沙场上,还是在玄武门,当年所面对的凶险可以说是走在刀尖上,没有退路也没有选择。再看眼前的张阳和李泰,眼前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张阳语气平澹,继续讲着,“按照宫中用度一天十贯钱来算,陛下就算是一天节省五贯钱,得没错吧。”看李世民没有答话,张阳又道:“现在朝中用度依旧捉襟见肘,在这个情况没有缓解之前,陛下的所有支出保持不变,至少两年陛下才能节省出能够让工事开始的银钱。”听姐夫说完,李泰闭眼开口道:“可是工事一旦开始就不只是一年的事情,或许三年,或许五年,用节省两年的用度来建造工事,按照父皇攒钱的速度,原本三到五年的工事拖六年乃至十年,届时父皇都快五十岁了。”“魏王殿下说得没错,河西走廊不比关中,那里的气候并不稳定,一旦到了风季又要停工。”“可陛下别忘了河西走廊除了用于防御和进攻,它的商用价值一样很大,当下西域已经平定,安西四镇的交还只是时间问题,吐蕃不再作乱,或许明年就是西方商路最稳定的时期,也是贸易最好的时候,我管这个叫做窗口期,也是最好的时机,错过这个时机想等下一次,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时机难得,天时地利不会只站在大唐这一边,前隋因为对西域的放松而错失了河西走廊,从而被吐谷浑盘踞,这条路一断便断了多少年。”“若可以设置商税在河西走廊,陛下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回成本,甚至可以用这笔多出来的税收用作其他的安排,何乐而不为呢?”李世民冷静地分析着这些话语,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恭又或者是岑文本,他们都分析过这件事的利弊。想要修建嘉峪关朝中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忍一时痛,得到的好处能够绵延后代。张阳的话语也没错,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要是能够一劳永逸。张阳低声道:“玥儿的皇爷爷说陛下变了,当初果敢的天策上将去哪儿了?”这些低语不断在脑海中缭绕,李世民冷声道:“朕要如何做,不需要你来指指点点。”张阳重新坐正,脸上带着笑容,“臣失言。”李泰一直闭着眼,不想面对现在这般的父皇,这要是换做别人敢这么和父皇说话,早已是刀下魂了。光是这么坐着,都可以感觉父皇怒火在烧。李世民听着自己的呼吸声,“骊山能拿出一万贯是吗?”终于开口了,张阳笑着点头,“可以先借给陛下一万贯,至于之后的工事还需要多少银钱,陛下可以再做定夺,为了大唐富强。”“为了大唐的富强?朕怎么觉得你是在为自己谋利。”张阳笑道:“陛下误会我了,我只是希望有一个能够与陛下合作的机会,帮助陛下建设功业,为社稷做贡献,也是我应该做的。”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你讲条件吧。”“喏。”张阳拱手道:“首先以吐蕃的圣山作为抵押交给我。”“只要吐蕃的那一片雪山?”“这只是前提。”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知道眼前的皇帝随时都有发作的可能。张阳尽力让自己笑得和善一些,“满足这个前提,我们才能谈之后的条件。”李世民稍稍点头,示意继续说下去。“一旦嘉裕山工事完成,以后的河西走廊通商所得赋税都要分给骊山五成,并且允许我们骊山在河西走廊率先挑选位置开设分店。”“好一个为了建设功业,张阳啊,你说得言之凿凿,皆为利来。”张阳清了清嗓子,“陛下要相信我的人品。”李世民放松身体,将身体的重量放在后方的靠背,手腕放在扶手上,“几次三番这般与朕谈条件,你可知朕有多少次想要活剐了你?”张阳无辜地眨眼,“陛下对我有成见?”“朕就不该让张公瑾做你的老师,他到底教出了一个什么东西!”“我想在陛下的梦里我一定死了很多次,并且死状也一定很丰富。”李世民冷哼道:“你倒是敢说。”“陛下要是觉得可以,我们就此立下字据如何?”夜里的山风有些大,李世民还在犹豫着。楼下传来李丽质的话语声,似乎是她想要上楼见父皇被太监拦下了。李世民看向站在一旁的太监,“拿笔墨来。”“喏。”一张宣纸铺开,李泰拿过毛笔低声道:“父皇,儿臣来书写吧。”李世民这才点头。张阳每说一句话,李泰便写下一句话。一份契约就这么写在了纸上,写完之后李世民这才确认了一番。“陛下,要是觉得没有问题了,便可以画押了。”太监拿出一个木盒子,再从盒子中取出一个印信,这个印信是当初秦王府的,印下写着的便是天策上将四个字。张阳也在契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做完这一切,张阳收好契约起身,“明日便会让人把银钱送来。”李世民也站起身,“此事朕不希望有外人知道。”“那是自然,其实这笔钱陛下一时间若是还不了,就当是我入股了,入股的意思是以后河西走廊的赋税我与陛下平分。”又觉得这话有些不对,这才改口又道:“陛下,我们骊山所分一切都是商税,至于其他的赋税骊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