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二十八章 训练出来的一个幌子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二十八章 训练出来的一个幌子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现在的草原上没有绝对强势的人,而小可汗贺逻鹘身边更没有一个主事的人,或者说没有能够和阿史那杜尔叫板的人。

好不容易扶起来一个可汗还是一个草包。

突厥形势需要好好维护,先不说阿史那杜尔要如何处置,还要对付薛延陀,这漠北漠南就是一笔乱账。

“朕打算封李道宗为瀚海道行军总管与李绩共击薛延陀,只要薛延陀安定了震慑了突厥,想来阿史那杜尔回到了草原也不敢放肆。”

张阳躬身道:“臣有一事不解。”

“你说。”

“是陛下觉得薛延陀的利用价值没了想要杀之后快,还是说陛下想要借此再表现一下天可汗的威名?”

“都不是。”

“那臣还是建议不要在这个时候主动发难攻打薛延陀。”

有时候和皇帝谈话就像是辩论,言语间能过一关算一关,鬼知道这个天可汗心里在想什么,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现在动不动要开战,还要攻打远在漠北的薛延陀。

听着就怪吓人。

按照李世民的性格,当初和薛延陀结盟来对付颉利,也是因为薛延陀有价值。

而现在距离大唐最近的隐患突厥也已经是一蹶不振了,是时候打掉没有这个利用价值盟友了。

张阳再是道:“无端开战不是我们外交院的主旨,对大唐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若没有正当的开战理由难免落人话柄。”

“朕没说现在要攻打。”

“这两年也不建议攻打。”张阳又补充道。

李世民闷着脸,“以后是不是朕要收谁作妃子你也要劝谏。”

张阳行礼道:“陛下,掌握权力不只是收妃子一种方式,而且此举还会徒增烦恼,更会加剧皇戚的内斗,臣听媳妇说起宫里时常有宫女太监莫名死了,被埋在了掖池边的花园中,那一片地的花草特别茂密。”

“嗯?朕倒是没说这件事,你与宗室走得远倒是见闻不少,那些皇戚内斗已经很多年了,为了蝇头小利撕破脸的事也不少。”

“陛下要是不介意自家后院时不时死一个人,或者井里冒出来一两个死人,而活人呢为了夺权又哭又闹又上吊也不好应付。”

看眼前这个皇帝脸色越加不好看,张阳又道:“臣还是建议陛下不要再扩充妃子了,无欲则刚,养出一身正气比什么都重要,就比如臣。”

“你的劝谏朕听明白了。”

时不时有三两只鸟掠过湖面,张阳双手背负,“若陛下旨意想要开战,我们也可以主动制造条件。”

“制造条件?”

“嗯,就比如说找几个薛延陀人,在承天门前丢垃圾,这样就有了借口发动战争。”

秋风往往萧瑟,身为天可汗又觉得不该和这个小子继续多费口舌,想到他肚子里有货还没吐出来。

李世民心中再是忍住了要将自己的女婿吊死在承天门前的冲动,“就因为薛延陀人在承天门前丢了垃圾朕就要派兵去攻打他们?”

张阳换了一个坐姿,手捧着茶杯,凉风吹过的时候很是享受,“有些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是这三两个薛延陀人不长眼,往大了说就是薛延陀可汗派人在承天门倾倒垃圾,有辱天可汗,要出兵也会顺理成章。”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成为两国开战的理由,李世民摇头:“这就是你们外交院的手段吗?”

“是下策,也可以换个办法,需要从长计议。”

小武手中的纸鸢断了线,她指着越飞越远的纸鸢嬉笑着。

孩子们天真和烂漫都在脸上。

李玥捂嘴笑着,还能听到婶婶的劝说的话语说是可以再多做几个纸鸢。

张阳向李世民行礼,“还有一件事,陛下可以明年再准备科举了,现在放出旨意,来年春天再开科举。”

“再开科举?”

“对,科举要常开,臣以为一年一次或两次最佳。”

“朕会考虑的。”

“不用考虑了,臣都替陛下考虑好了,只要坚持常开科举,不能只是隔几年热闹一次,一来增加科举在读书人心中的存在感,只要朝堂常开科举,士族的影响力便会越来越弱,这对将来官学开办有莫大的好处。”

一口气说完,张阳躬身行礼,“陛下,这都是为了大唐富强。”

李世民闭着眼长出一口气,“你可知所要耗费银钱用度有多少?”

“秋后赋税不是刚收上来不久吗?陛下又没钱了吗?”

“朕……”

“没钱也没关系,臣可以暂借。”

李世民提了提裤腰带,“不用!朕拿得出来。”

张阳咧嘴笑着,朝气青年该有的笑容,“陛下,不用客气。”

提什么不好提钱?一听到要花银钱,李世民觉得自己心窝子都在抽筋,又觉得口渴了,灌了一口茶水便带着太监离开。

“陛下,科举这才刚刚展开,难道陛下要就此作罢了吗?!科举不是做样子,是一项要持之以恒的大事业,一旦放弃了,朝堂会发烂发臭的。”

这才没走几步远,李世民听到身后的话语声,再一次忍住要女婿大卸八块的念头,加快脚步离开。

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张阳揣手自语道:“陛下的心思真是难琢磨。”

“咦?父皇怎么走了?”

“听说你父皇最近上火,要不要送点菊花茶过去。”

“宫里有太医署,多半不用。”

“嗯,媳妇说得对,我们也回家吧。”

“好。”

社稷之事不可不担忧,陛下的话语很快就传到了中书省,众人得出结论之后,房玄龄走入甘露殿禀报道:“陛下,中书省经过商议,科举之事确实办得越多越好。”

李世民灌了一大口菊花茶,“对士族那边会如何?”

“回陛下,朝堂若是能够保持一年一次的科举,可以引起更多读书人的注意力,如此一来士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