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点不亮的蜡烛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点不亮的蜡烛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李世民低声讲着,“褚亮说是查到了一些线索,也有怀疑的人了,苦于找不到关键人证。”

张阳挪了挪身下小胡凳,让自己靠近泥炉近一些,这些风雪天怪冷的。

李世民身上正穿着骊山新纺出来的羊毛布,他要试试这种衣物有多么地保暖,目前看来皇帝没说冷,看来效果很好。

作为一个皇帝,而且还是缺钱的皇帝,银钱的去向很是关注。

卢承庆被抓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还一直耿耿于怀的。

当然了这些钱已经被媳妇埋进了自家院子里,出于良心让媳妇交出来?

真要这么做媳妇会生气的。

多半也会生气很久。

用李玥的理解就是进了家里的钱,想要拿出去?想都不要想,除非是用来建设村子。

反正家里的财权都在他亲女儿手里。

就这么一想,张阳心里舒服多了。

高阳追着稚奴从殿内追出来,摔倒在地上,俩孩子在雪地打滚着争抢刚刚做好的风车。

李丽质在殿内看着弟弟妹妹,好像是在看两个傻子。

随着年岁越来越大,李丽质也十四岁了,已经和李治这种小孩子玩不到一起去了,她更愿意和小武与徐慧坐在一起。

“我们都是皇姐的弟子。”李丽质大人模样地讲道:“皇姐自在骊山成立山门到现在才收了我们三个弟子。”

徐慧很是认同地点头,“我们要好好学老师的本领。”

三个弟子中,李丽质很快成了领头人,有一种山门大弟子的风范,“小慧学得慢,小武要多帮帮他。”

小武好奇问道:“以后公主殿下就是大弟子,我就是二弟子?”

徐慧自认自己还比小武大一两岁,公主殿下的年龄最大,三人间还是自己入门最晚,她低声道:“我是三弟子。”

李玥帮着长孙皇后整理立政殿的衣服。

“姑娘家生一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都是**凡胎,你还想着多生几个?”

李玥小声道:“其实自小结识夫君以来,他都是孤身一人,没有亲人,更没有一个家,那时候他总是找个地方劳作,便在那里住下,也不知道从潼关一路到长安城他是怎么走过来的,以前不觉得现在长大了才明白,一个人活着有多难。”

对张阳的从前,做母后的不了解。

陛下也让人去查问过,可当年天下战乱刚刚结束,多少城县村落毁之一炬,很多痕迹都已经抹除了。

能够查到的也只有张阳确实在潼关一带生活过,后来便来到了长安城。

在此之前,张阳的经历就是一片空白。

所谓的秦岭老人更是寻之缥缈没有根据。

当初张阳在东宫任职,与承乾相处,时常也会问起张阳的从前,只是听承乾说过,张阳的父母是个很厉害的人。

当初教授张阳本事的人也是个十分了不得的人物。

不然张阳也不会有此远见与学识。

据说张阳还有一些当初一起学本领的所谓同学,只不过这些人眼下不知道在何处。

张阳出身何地,家世在何处?这些都是不知道的,也是陛下一直派人在追查的原因。

好在他还算是能够专心于社稷,这样的人一旦投入士族必死无疑,陛下不会容忍这等人物落在士族手里。

这些年陛下对张阳越来越器重,做陛下的妻子也可以感受到,其实陛下对张阳的防备心也越来越重了,尤其是他的年纪,他太年轻了。

年轻得让陛下不得不对他防备起来,有些人好酒色,有些人醉心诗文,不论是用什么样的人来比较,张阳除了喜爱挣钱这点,几乎找不到别的陋习。

他就连平康坊这种酒色之地都不会踏足。

每日的生活简单到令人发指,什么样的男人可以清心寡欲到这种地步。

长孙皇后有些忧愁道:“当年战乱有多少孤儿无家可归,能够活下来都不容易。”

李玥打开一个盒子,还剩余小小一块,“宫里的红糖就要用完了,改天我让婶婶再给母后送来。”

长孙皇后拉着她在一旁坐下,神情严肃道:“母后问你,张阳有说过他以前的事吗?”

李玥点头,“夫君说过,他说他的故乡是一个很繁华很美丽的地方,只不过也说他再也回不去了。”

“再也回不去了?”

“嗯,可能是再也回不到那个故乡了吧,又或者是故乡再也回不到当初了吧。”

再看窗外陛下和张阳正说着话。

长孙皇后又道:“只有这些吗?”

“夫君还说过他父母是很普通的工人,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匠作,铸造铁器一类的,他说是什么五金一类的,也可能是他的家乡话。”

长孙皇后低声道:“有机会还要多问问你夫君的从前。”

李玥点头,“女儿知道。”

殿外,李世民感受着羊毛衣衫的保暖,虽说穿着感觉毛绒绒的,里衣可以用丝绸衣料,再披上外衣,羊毛衣衫夹在其中,外人倒也看不出来。

李世民松了松衣襟,“这种衣衫要是用在军中想必会更好吧。”

“要是在寒冬腊月,将士出征在外有保暖的衣物确实更好。”

“伱还要朕明说吗?”

“陛下,羊毛衣衫很贵的。”

李世民冷哼道:“草原的羊毛每次数十辆车马往你骊山运送羊毛,你以为朕看不到吗?”

和李世民谈成本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用羊毛纺出布料需要多少的工序,需要什么样的技术,需要多少人手。

皇帝没文化,不好和他讲道理。

坐得有些累了,张阳站起身扭动上身放松着自己的腰背,“陛下,其实羊毛做出来的衣衫需要很多工序,一村子的人等着我去养活,再者说了我们的骊山能够做出来的羊毛衣衫本就不多。”

“蓝田县这么多人,你可以都利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