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忠心更有良心?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四十八章 有忠心更有良心?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长孙皇后怀中抱着小兕子,到眼前哄道:“明达,这是你的姐夫,将来你也跟着皇姐和姐夫学本领。”

“呀呀呀……”小兕子发出了稚嫩的声音。

这才一岁多的娃娃还不会叫人。

皇后看着这个小女儿,眼神中尽是溺爱。

张阳行礼道:“玥儿就在住处,已经在为皇后准备今天的饭食了。”

长孙皇后点头,“这便去看她。”

等长孙皇后也走入村子,李世民这才走上前,“你我君臣好好谈谈?”

张阳拱手道:“我都可以。”

在太子和魏王的陪同下,君臣俩人走到渭水河边。

皇帝开口之前总会先装一会儿深沉,“丽质说是想念她的皇爷爷,一到骊山还不是往她皇姐住处寻去。”

“孩子活泼谈话,可公主与皇子的心性还是好的。”

李世民还是点头,“这一次朕打算带父皇回宫。”

“是要过除夕吗?”

“正是。”

张阳沉吟半晌,“这……怕是不太好。”

渭水河的河面还结着冰,冰面在阳光下冒着寒气。

“太上皇如今已经戒酒,在骊山的这些天身体也在日益好转,过除夕宴势必要饮酒,能够戒酒不容易,要再饮酒怕是这些天一来的调养功亏一篑,陛下若想尽孝心也不该给太上皇一个合适养身体的环境。”

“若父皇一直在骊山,难免有人对朕有闲言碎语,你若是朕也会有这般忧虑。”

张阳再次行礼,“只要太上皇能够健康地度过晚年,少一次除夕宴又有何妨?”

李承乾也开口道:“不如让皇爷爷去宫里,只要不饮酒便是。”

李泰清了清嗓子,“皇兄此言不妥,我等为了让皇爷爷戒酒骊山上下费了多少心血?一旦闻到酒味必然破戒。”

“若不去宫中除夕夜,宗室亲卷会议论父皇不尽孝道。”

“敢问皇兄,让父皇再沾酒水就是孝道吗?到底是身体重要,还是一时的议论重要,皇兄莫要本末倒置。”

“青雀,你也要为父皇的处境考虑。”

……

听着两兄弟争执不停,李世民又是叹息,本就是来骊山寻个清净,两个小的还争论不休。

承乾都要成婚的人了,青雀也快成年了。

李世民稍稍走远,任由这两兄弟继续吵闹。

“朕的儿子一个比一个不像样。”

“其实魏王殿下和太子都挺好的。”张阳看向还在争吵的两兄弟,“年轻人,应该有些朝气。”

“他们要是有你一半懂事朕也能踏实不少。”

张阳中肯点头,“确实应该向我学习,我这人要忠心有忠心,要良心有良心!”

李世民目不转睛看着这个家伙,他又是摇头感慨。

“陛下,如我这般的人已经不多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背着朕买下了高昌,你与朕谈忠心?高昌父子尸骨未寒,你与朕说良心?”

前车之鉴就在两年前。

张阳自觉理亏地摸了摸下巴的胡渣,“其实我这人还比较讲卫生。”

“善贾之人皆是如此自诩有多良善,你也是这等人。”

“陛下过奖了。”

李世民板着脸,“朕没有夸你。”

张阳挥袖道:“将别人的鄙夷之言当作善言,这也是一个好习惯。”

“还有李恪那个傻子,不通人情世故,在军中又闹笑话了。”

“陛下。”张阳稍稍一礼,“我觉得蜀王殿下只是不会沟通而已,他不是傻子。”

“当然了身为臣子我不该评价陛下的子嗣,但陛下也要适当给皇子们一些鼓励,比如说多给点正面影响。”

“正面影响?”

“如今朝中缺钱,陛下应当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这一次除夕夜与来年的大朝会应当简办,脸面是一时的,长治久安才是正道。”

李世民颔首道:“来年朕打算派人修建太液池。”

“没钱。”

张阳回答得果断。

李世民一手攥拳按捺着要将其丢入河中溺死的冲动。

“朕还打算修建一座殿宇,位于玄武门之北。”

“连太液池都修建不起,陛下还打算再修建一座宫殿,陛下的自信是从何而来?”

“早晚要修建,朕不急于一朝一夕。”

“也是,多罚几个官吏的俸禄,说不定可以攒出来。”

“朕在你眼里就是一个罚臣子俸禄来为朕充钱库之人吗?”

张阳在冷风中站得笔直,“公道自在人心。”

能任用这个小子,也是因为他心思干净,不慕权色,更不贪图权力,就连外交院落成以来,若无必要他根本不会去过问。

虽是不择手段之辈,于朕于朝堂还有价值。

要将他吊死在承天门前,先将他的价值利用干净。

外交院的成果也早晚会是朝堂的,也早晚会握在朕的手中。

李世民一遍遍地压抑心头怒火,要不是为了父皇,也不会来骊山。

每一次与他谈话,总有千万种念头要将这个小子活活吊死,要不是沉江喂鱼也不错。

看他许久没有反应,眼神涣散,张阳胡唤道:“陛下有心事?”

李世民沉声道:“朕的确有心事。”

张阳询问道:“可否与臣说?”

“你早晚会知道的。”李世民沿着河继续走着,“倭国派来一个使者来长安,刚入潼关,再过半月就能到长安城。”

“所谓何来?”

“自古以来倭国自称附属中原,历来人们称其倭国,此来是希望大唐给予他们一个国号。”

李世民继续走着,“你是礼部尚书,又主管外交事宜,你觉得朕该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国号。”

张阳皱眉道:“陛下为何要给他们国号?”

“他们历来都臣服中原。”

“臣以为给他们国号的事情不妥,首先他们臣服是必然的,给予国号此事另说,我们大可以不给。”

“不给?”

“对,为什么要将他们当做一个国,如此狭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