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个人能很站出来也是好事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个人能很站出来也是好事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现今朝中的中坚力量也是以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为核心,都在四十岁左右,正值不惑之年的文臣。

这些人多数也都是早年秦王府的旧臣。

朝堂需要新人来补充活力,像是王珪这样的老人,在朝堂也没有这么多的心力来应付朝政。

李世民开了科举之后,离开的老臣越来越多。

像高士廉这样的重臣离开朝堂,王珪是第二个,也不知道下一个是谁。

王珪说是要去辽东疗养,顺便赴任辽东,任郡守,大家都看得出来,陛下本想留住他,半推半就下也就答应了。

此刻,张阳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衣,头戴着斗笠,站在路边就是一个农户模样。

一驾马车慢悠悠驶来,张阳招呼道:“王老先生请留步。”

马车停下,王珪神情不悦走出马车,“是何人拦着老夫车驾。”

眼前的人拿下斗笠,见到是张阳。

王珪不禁咋舌道:“你还想怎么样?”

张阳手里提着一篮子咸鸭蛋,“家里自己做的咸鸭蛋,老先生在路上可以下饭吃。”

在长安城也听说过咸鸭蛋,宫里的陛下也很喜欢吃这个东西。

王珪还是疑惑,“你就为了送老夫咸鸭蛋?”

“对。”张阳将咸鸭蛋递上,脸上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家里也没什么好送的,还有些许咸鸭蛋这便给送来。”

正讲着话,官道上还有路人朝着这里走来,张阳又戴好斗笠压低,“老先生一路平安。”

王珪瞧着一篮子的咸鸭蛋,足足有三十多颗,又言道:“听说骊山富裕,你就送老夫这个?”

“最近村子里时常摆宴席,唯独咸鸭蛋还留下不少,要送贵重的物件怕老先生不收,也怕引来朝中非议,现在御史台查得紧。”

看远处的路人就要到眼前,张阳又是行礼这才走向官道另一边的荒地。

王珪目光古怪看着这个年轻人,一时间不知道话要从何处讲,愁思良久又将咸鸭蛋递给一旁的家仆,“继续赶路。”

“喏。”

这是第三次与张阳谈话,一次是在朝堂之上因为弹劾,第二次是在家中张公瑾的书信所托,现在又是在路上。

自己活了一辈子,已是个六十岁的老头子,已经做好了入土的打算,后事都已安排妥当。

马车继续前进,王珪还看着张阳的背影,低声对家仆讲着,“遥想当年老夫入仕,杨坚还在位,天下大乱李渊攻入长安城,老夫便在李建成府邸任职,不知不觉过去了这么多年。”

要说玄武门之变来得太快,李建成死了之后王珪便被李渊责怪,没有劝说得当导致了这等局面。

那时候李渊斥责王珪并且发配。

几经波折李世民登基之后便召回,一直在朝中留任到了如今。

家仆坐在车辕上,感慨着,“先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

一生起起伏伏,也看开了,人生至此也该满足。

王珪坐在马车上沉默不语,这辈子也算是识人无数,见过谄媚小人,也见过刚正不阿的人。

张阳这年轻人看起来油滑,话里话外又带着一些大义。

王珪苦笑道:“有些人看起来刚正不阿,却不敢去反对世家,反而顺从世家,这些人往往都是才华斐然,面对强权他们甚至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处境是否不公,谄媚小人也好,正人君子也罢,能够站出来的人太少了。”

活到这个年纪,王珪也只是想着找个安静的地方了却余生,更想过就这样老死在长安城。

对世家早已放弃了抵抗之心。

出生在世家才明白其中险恶,他们一手拿着普通人无法仰望的权钱,一手握着入仕的道路门槛。

他们是压在无数读书人面前的一座大山。

自年轻意气风发到现在迟暮之年,一生见过多少贫寒学子因无法入仕放弃了才学,只能继续躬身种地,又有多少欺世盗名之辈进入朝堂。

出生在五姓七望中的一家,太原王家。

每次想到这些都能感受到一种屈辱。

从来没有人说过要反对世家,前隋要开科举,因为世家闹得不了了之,李世民要开科举,官学开办止步不前。

扼杀启蒙,最深恶痛绝。

这些人就差握着无上的权力,挥着屠刀割据一方。

倒是一个脾性古怪的驸马站出来了,不说他能否践行之前的豪言壮语,至少他有这个勇气。

家仆又道:“先生,这个张阳信得过吗?”

王珪笑道:“信不信得过老夫都不想留在长安城,权当还张公瑾这只老狐狸的人情。”

家仆笑着点头。

在官道上走了半晌,王珪又道:“在前面的酒家停下,让酒家帮忙蒸两个咸鸭蛋,老夫想尝尝。”

“喏。”家仆接过两颗咸鸭蛋快步离开。

宫里,一个老太监走入殿内,李世民开口道:“王珪走了吗?”

“回陛下,已经走了,一早天亮就走了。”老太监又道:“不过永宁郡公他老人家在官道上见了一个人。”

李世民翻看着奏章皱眉道:“见了谁?”

“我们的人没走到近前,对方便离开了好似有意在躲闪。”

“朕知道了,派人暗中保护王珪。”

“喏。”

看了手中的奏章,李世民站起身走出甘露殿。

老太监陪在一旁跟着。

“恪儿近日都在忙什么?”

“回陛下,蜀王殿下近日还是老样子,整日带着一群士卒练着呢,尉迟将军时常旁观,卫府的消息说是除了练了练人的精气神,也看不到成果何在。”

李世民一路走到了立正殿。

李治还有高阳一群孩子还在研究水盆,杯子和蜡烛的关系。

闲着无事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讨论其中的原理。

李丽质道:“从之前水井出水的道理来看,多半还是姐夫说的气压变化。”

李治不解道:“可没有对空气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