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三月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五十三章 三月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你能与老夫说这件事,那一定是有转机。”

长孙无忌稍稍点头,“事情确实有了转机,朝中三省六部之中,放眼看去,文武双方都信任,却人脉背景最干净的便是礼部了。”

高士廉盘腿而坐,侧身挨着一旁的小架子,“张阳是个孤臣,出身乡野,与朝中众臣之间没有利益关系,而礼部一直以来都与六部接触少,所以在都护府职权上,让礼部来主持是最好的。”

“其实做这个决定,陛下心中也有疑虑。”

“因为张阳迟早要离开礼部尚书的位置?”

长孙无忌摇摇头。

高士廉诧异一笑,“那是老夫想错了?”

长孙无忌正色道:“舅父以为张阳信得过吗?”

当初的长孙无忌少年意气,也是一个聪明的人,从小教导他处世待人,现在他已经是朝中重臣,他的才能自然不用说,运筹帷幄培植羽翼自然比之以前更甚。

这也是担心所在。

有些话不能明说,当初离开朝堂,这个侄儿便接受了许多人的好意,在朝中安排了不少人手。

若不是房玄龄与魏征在,长孙无忌该是现在文臣之中势力最大的。

高士廉叹道:“你呀,现在是陛下的身边的近臣,能够时常与陛下交谈,可张阳其人不同。”

如今他的嗓音也低沉了许多,显得沙哑,也显得无力许多。

长孙无忌喝了一口茶水,啧舌又道:“侄儿以为陛下如今将张阳架空,调任太府寺,往后多年他便再也不会被起用。”

高士廉深吸一口气,“辅机,你错了。”

长孙无忌皱眉道:“舅父,为何如此说。”

高士廉解释道:“朝中这么多人,张阳的功劳不小了,按照封侯入中书省不为过,收复河西走廊平定西突厥,对抗吐蕃扭转形势,此人之功县公该有?”

长孙无忌点头不言语。

话语继续道,“再看张阳如今呢?自从吐蕃平定之后,他便再也不去外交院,往后只是上朝,到了之后早朝也不去了,如今现在更是离开了长安城,躲进了骊山。”

“不要看现在陛下如此冷遇他,将他从礼部架空,调任太府寺,你们都看得出来陛下用意,看似升任实则架空其权柄,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要留在太府寺。”

高士廉的话语放轻,“辅机呀,你难道看不明白吗?”

长孙无忌缓缓抬起头,他想到了什么,却不敢肯定。

高士廉轻拍桌案,“他们都说你长孙无忌是一只老狐狸,你怎么就看不明白,陛下越是信任张阳,便会越将他孤立,越是器重越会让他疏远长安城,如此孤臣才值得信任。”

看着长孙无忌的神色,他又剧烈咳嗽起来,本就身体不好,情绪越激动气息便越不稳。

一旁的仆从小声道:“老先生今日言语太多了,该休息了。”

长孙无忌站起身,“侄儿就不打扰舅父了。”

高士廉的咳嗽声缓和许多,低声道:“辅机,陛下如今越发有帝王之相,心思城府之深,权术之老练早已不是当年可比,你要看清楚,不是陛下赶走了张阳。”

他如枯槁的手指指着长孙无忌,“而是陛下将张阳藏在骊山用来防备尔等!这世上的君君臣臣从来没有这么简单。”

高士廉的气息顺了一些,“万不可将那天可汗想简单了。”

长孙无忌的脚步在门前停下,也只是稍停片刻又离开了。

当年那个一手教导的侄儿,现在已经成了在朝堂中举足轻重的赵国公,或许他明白张阳善藏,也明白将来的张阳一定会被陛下厚待。

或许他还没想得这么深,随着年月阅历的增长,他终有一日会明白的。

高士廉缓缓站起身在仆从的搀扶下去休息,低声道:“老夫年事已高,能给他的叮嘱越来越少了,辅机想得太多,做的事却少,他怕是会误入歧途,怕是不得善终。”

一旁的仆从依旧搀扶着,他听不懂老先生的话语,眼神中多有敬意,至少陛下会让老先生善终。

贞观十一年的年初下了一场大雪,雪后的关中大地又恢复了晴朗,转眼到了三月,有几队兵马离开了长安城。

这些兵马来自卫府,兵马中还有三位中书省官吏,还有两位礼部的官吏。

都护府的职权终于尘埃落定,朝中文武双方也短暂地妥协了。

暂且都护府外交职权依旧在礼部手中,而礼部监管关外的诸国交往事宜。

接下来便是瀚海都护府,吐蕃都护府的事宜。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三月的关中,天气乍暖还寒,田地中有许多乡民在忙碌,隆隆的雷声在天际作响。

骊山上,张阳和李玥收着晾晒的衣服。

弟弟妹妹们依旧在离开,碍于这些孩子本就在国子监很玩闹,国子监的夫子们管不住他们,在宫里又照顾不过来。

李世民干脆让孩子们留在了骊山,不管不问的。

张阳将嗮好的衣服放入箩筐中,家里孩子多,衣服也多,“你父皇是不是不要这些孩子了。”

闻言,李玥俏目瞪了一眼,“夫君这是说的什么话,母后昨日还让人送来的许多衣物与吃食。”

她还看了看四下,幸好没有被孩子们听见。

又是一阵雷声在天空中炸响,三两滴雨水落下,夫妻俩急急忙忙将衣服拿入屋中,前脚刚走到屋檐,大雨便倾盆而下。

孩子们在屋檐前坐着,看着漫天的雨水。

将衣服交给婶婶们,张阳便在屋檐坐下,捧着手中的书卷看着,书卷上记录的便是这些天礼部的事情。

许敬宗已经是名义上的礼部尚书了,虽说还没有正式的任命,他见证礼部从一个小小的三人府衙,到现在为止。

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最适合担任礼部尚书的一人,礼部上上下下都没有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