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八十一章 做一辈子的太府寺卿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八十一章 做一辈子的太府寺卿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原本水位下降的华清池,经过雨水的补充,让水位上升了不少,看雨水这三两天不会停,等到了九月雨天就会更多。

今年又是一个雨水丰沛的时节,值得高兴。

对太府寺来说夏收之后还有一场秋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是在夏天收获,淮南的稻谷,辽东的高粱,豆子,柿子,甚至还有关注一下南方的橘子,八月下旬要开始种白菜,到了九月份就要开始种萝卜了。

藏书阁内,张阳放下手中的锤子,从书架上拿下一卷纸,“这就是我们骊山的制造术。”

一卷纸在地上铺开,李世民皱眉看着图纸上的细节,啧舌道:“很复杂。”

张阳笑道:“对呀,这是以前流水线初期使用的图纸,确实很复杂。”

在匠作上,阎立本或许能够看到,陛下能够看懂才怪了,说不定连上面线条标注都不懂。

终于,李世民收回了目光,“朕看到外面种着的树苗很不错。”

张阳看向藏书阁外解释道:“我打算在藏书阁种下一棵苹果树,如此一来我们家就可以有苹果吃了。”

“你们家?”

“陛下要是喜欢,将来我给宫里送一些过去。”

李世民这才满意点头,“你为何要将枝干插在盆栽中。”

“那些枝干是橄榄树的,我不能保证种一株就能有收获,我打算用它的枝干发芽多种植几株,其实就是多给自己一些碰运气的机会。”

“你这个太府寺卿做得很不错。”

“婶婶已经在做饭食了,陛下留下来用饭吧,现在我们家的饭桌上有许多新菜色,去年春季种下的许多作物,正好有了收获。”

“也好,那朕就在你这里用顿饭食。”

皇帝神色上带着一些不情愿,即便是他心里想吃也会摆出一些勉强之色。

正好是饭时,两位婶婶已经在忙碌了。

长孙皇后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心安,脸上都是笑意,不过这个孩子到了陌生人怀里,便会哇哇大哭。

无可奈何只能交给李玥,到了自己母亲的怀中,他这才安分许多。

“这孩子平时就玩闹,让母后见笑了。”李玥安抚着孩子,一边解释着。

“闹一些好,闹一些好。”长孙皇后低声讲着。

小兕子平日里都在皇后与陛下身边,现在一到骊山她就有了这么多的玩伴,小清清正带着她骑在熊背上,两个丫头玩得不亦乐乎。

李丽质与小武,还有徐慧一起帮忙处理骊山的账本。

李玥很重视徐慧的成长,徐慧很有天分,尤其是在经营之道上,她一边遥领东海母家的茶叶种植,还要时常回信给家中,父辈与母家分割之后,许多事情她都要自己想办法。

借着太府寺的名义,有了张阳的帮忙倒是可以方便许多,而东海徐氏在江南东道的茶叶种植也已经上路了,到现在有了两千余亩的山地种植茶叶,明年就能见到成果。

山地本就不好种粮食,能够用来种茶叶地方官府也是愿意的。

等婶婶端上了饭菜,这三个丫头这才回来用饭。

李世民打量着饭桌,桌上有豌豆做的羹汤,炒豇豆,还有一些白菜,苦瓜……

各式各样的菜肴,都是太府寺这一年以来的成果。

李世民吃了一口白菜,“恩,这个菜比莲菜更好。”

李治卖乖道:“父皇,孩儿时常与姐夫一起种菜。”

长孙皇后笑着没讲话,李世民大快朵颐吃了起来,肉食吃腻的皇帝对这些新奇蔬菜很有兴致。

高阳又道:“父皇,饭后还有绿豆汤。”

王公公一直站在不远处,很少见陛下的胃口这么好,今日竟然都没有饮酒。

一顿饭,皇帝吃得很酣畅,屋外的雨水依旧。

饭后,孩子们又活动了一会儿,便去午睡了。

张阳煮好了开水,倒上热茶,“陛下用茶。”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入秋之后,朕要在宫里摆宴,可以将这些菜色端出来,给朝中众臣看看太府寺的成果。”

张阳笑道:“太府寺往后需要推广蔬菜,既然在宴会上用,我希望朝中可以给我们推广蔬菜之权,让关中地方乡县可以放宽田地的限制。”

“你需要多大的田地?”

“其实只要各家各户有三五分田地能够给自家种蔬菜就可以,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情况下,而且地方要发展作物买卖,提高作物与田亩的价值。”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仔细思量着,这小子还是老样子,但凡对他有所要求,都要拿回一些代价,他的臣服只是一种交换,况且也不是真心实意的忠臣。33小说网

对此也只能长叹一口气,无奈道:“这些事,朕会考虑的。”

朝中响应缓慢,不见得天可汗有多高的眼界。

当下李孝恭想要成为一个种葡萄的大户三百亩地的葡萄,还有提前向关外要葡萄苗。

只要这三百亩的葡萄能够种出来,并且产生足够的价值,那么田亩的价值也会随之提高。

当百姓们发现田亩的价值更高,并且可以选择种植更多样的作物,如此一来或许也可以用来减缓土地兼并的现象发生。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不论是后世的王安石也好,或者是以前的商鞅也好,土地兼并的严重或严重或轻,关乎国力。

提高田亩价值,能够给地方乡民赖以生存的经济作物,而不是在粮食价格上一味地内卷。

虽说本质上或许不能改变什么。

至少张阳觉得能改善一些是一些,自己也不是什么治世能臣,论治理当今房玄龄是顶梁柱,论朝堂经营,前有高士廉后有长孙无忌。

论刚正面,作为朝堂的标杆,郑公一身浩然正气。

论兵法韬略,震慑中原各地还有李靖大将军,秦琼,尉迟恭。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独树一帜。

这世道上有太多的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